荀慧生故居北屋

作者:常斌

众多京剧大师虽已驾鹤西去,但一些大师们曾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居却保留了下来。
北京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梅兰芳先生1951年从上海回到北京后就一直居住于此,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在梅先生故居的朱漆大门上首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匾额"梅兰芳纪念馆"。在纪念馆的门口摆放着矮柜,工作人员在此出售录音磁带、CD唱盘、京剧脸谱等纪念品。
梅兰芳纪念馆展厅内珍藏着梅先生各个年代的照片,其中一幅梅先生出生地的照片把记者引到了铁树斜街。这里原名李铁拐胡同,梅大师就出生在这条胡同101号。现在此院门前修建了两座厕所,左为女厕所,右为男厕所,中间用拱形的"月亮门"连接。院内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女同志讲,院里一共住着7户人家,当问及门口的厕所是何时盖起来的,她讲:"不清楚,反正我搬来时就有了。"
望着梅先生的出生地,我眼前又浮现梅兰芳纪念馆里那红漆的圆柱、彩绘的廊沿,更想起了院内的柿子树、苹果树还有海棠树,据说它们寓有"事事平安"之意。
位于椿树下二条一号的尚小云故居已归了国家,现为宣武区椿树派出所,据尚小云的家人回忆,1950年尚先生将房子卖给了国家,举家迁往西单居住,而房东则是长安戏院的杨守义。
在尚先生故居,院内的建筑布局仍然保留着北京传统四合院的风貌。现任椿树派出所副所长的陈金禄先生是著名琴师徐兰沅先生的孙女婿,他告诉记者,尚先生院内的布局未动,没有另盖新房子,前段时间谢园等演员还在这儿拍过电影。冬天,民警们围着暖气取暖;夏天有时有的房间要漏雨。
椿树往南不远的山西街甲13号即为荀慧生故居。荀先生当年常请内、外行的朋友来此就自己的表演提意见,一时胜友如云。据宣武区政协副主席马铁汉回忆,他60年代初曾就《诓妻嫁妹》中韩玉姐为书生张少莲辩护的一句念白给荀先生"提意见",念白原为"他本是懦弱书生",马铁汉认为用"懦弱"形容张少莲不够妥帖,建议改为"文弱书生",荀先生愉快地接受了马的建议,并写进了日记。
荀慧生先生的院内有两株大树,一棵是柿子树,另一棵是枣树,居住在故居北屋的荀先生女婿崔惟民说,这是荀慧生先生50年代栽下的,现在已经长大了。北屋前悬挂着不少鸟笼子,今年已65岁的崔惟民讲,养鸟是为了退休后能够老有所乐,另外给院子增加一点生气。崔惟民说,自己不仅养鸟,还养鸽子、狗和猴子,说话间,一只黑狗突然叫着窜进屋内,吓了我一跳。崔先生笑着说:"没事,不咬人的。"
据崔先生介绍,此地的户口两个月前也"冻结"了,可能也要面临拆迁。
今年7月31日的《文汇报》报道,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陈旭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讲,目前北京仅被列为国家、市、区等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就有32处,而假设每个名人故居都进行保护的话,有关部门根本没有这个财力和人力。不错,我们是没有很多的"财力"去保存故居,可近些年铺天盖地地建起来的"酒家"、"皇宫"、"娱乐城"、"微缩景观"、"地狱奇观"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换句话讲,我们缺的真是钱吗?(未完待续)

(摘自 原《戏剧电影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