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捧杨捧上了天伯乐

杨宝森戏路不宽,真合他嗓音的只有苦,闷,憋的剧,如文昭关,洪羊洞,乌盆记等,他的唱确可数一数二。但象二进宫,空城计,战樊城等顶多一般,至于他的四郎探母,珠帘寨简直是自暴其短,那几句"哗啦啦"根本上不去,"数太保"更是呆板之极,毫无变化。

从唱念做打,他的唱四平八稳,守成有余。他的念平平无奇,绝比不上马连良。他的做打,余生晚矣,但从各种评论看也绝非强项,马连良面面俱全,自不用说,谭富英以战太平,定军山为看门戏,想必也不会差过杨。

从对京剧发展的影响来看,谭派自不用提,无生不学马,从奚啸伯,李少春到李宗义都多多少少受了马派的影响,但几大派中杨有很大的影响吗?

京剧艺术讲究美,梅兰芳,马连良都非常讲究从服装设计到舞台布置到演员阵容都非常讲究。给马配戏的从郝寿臣到袁世海到裘盛戎,从张君秋到李玉茹又到张君秋,小生叶盛兰,丑有马富禄,都是佼佼者,从这可看马对艺术完美的追求。相比杨对搭档的要求就差远了。50年代好容易来了历慧良,可惜疑嫉超过了和作,最后郁郁而终。(这事很多人绝对知道,只不过一片颂杨声中,无人提及而已。历慧良为人直肚直肠,干脆豪爽,天津重庆的演员都应知之甚深。) 最后一点,杨在发展和创新方面一无建树,试问他可曾发掘或创造出什么失传的老戏与流传的新剧吗?开流创派的宗师若没有自己看门宝,怎也要逊上一筹。

本贴由伯乐于2001年1月07日16:00:57在脉搏乐趣园〖原中华戏曲新闻论坛〗发表

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有人贬杨要贬下了地?(反客生)

人有通达之才,有偏至之才。但求纯一,无务驳杂。"螣蛇五足而非,梧鼠五技而穷。"孙卿论此道于千载之上,而百代之下犹有昧于此理者?杨氏能一,足以名家,何必责备于贤者。况其疏于靠把,乃由疾病所致,非自不用力。顾曲名宿记其早年靠把,皆有不同凡响之处。今人不谅其情,反成讥讽,真见世风之儇薄云尔。 世人之赏杨派者,多谓醉其韵味。殊不知此韵味乃出于其声音,其声音则源乎其精神。近俗耽于声色,而昧于精神,转不能赏杨音矣。北冥尝为文以道杨氏精髓,可谓曲尽其情。倘能到其境界,自无讥于杨氏;倘不到其境界,真无益于知音。杨氏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嗓音酣畅如醴,以甘继沙,如饮甜酒,绝非一味痛快者所能比拟。后下杨氏音色日益喑黯,而发声则一日益正大。此种精神,正卜子夏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者也。吾人耳闻其声而心感其情,此种感受,正非放任自流者所能梦见。又谓皮黄之中,惟杨氏精神得与楚骚相通。忠爱缠绵,激荡万古。惟其今人一提屈平,辄掩耳而去,不知三闾,又恶知杨氏之妙处?虽不敢遽谓三闾大夫为天下极则,然以山谷"临大节而不可夺,谓之不俗"之语考之,杨氏音声,迥非曲学阿世者所能比拟,岂其与流俗大相径庭者与?

杨氏《珠帘寨》快板"哗啦啦"三字虽有竭蹶之相,而音高亦无所低昂。倘以此类相究,则马谭奚周梅程荀尚,孰能无此?便以小谭淋漓痛快之喉,其《探母》之"弟兄们分别十五春",实属不堪。至若马连良之酣畅,或谓之"似松而实紧",此种唱法,最伤声带。即便马氏本人,其录音之中,亦没有强弩之末者在,多以潇洒掩盖,然自不能眩幻赏音之法眼。

昔年哈宝山为二路,兼傍谭杨,后为杨所感而归于杨,焉知杨不重其配角(哈嗓败乃日后饮酒受风所致)?且杨平生合作之名家亦夥,至于张君秋、王泉奎,皆有合作录音传世。所以不能为己所用者,一则缘于当时声名之盛衰(即便马连良,到后来也不能说以张君秋为配角,要算并挂),一则缘于个人之财力。

若谓杨氏无独创剧目,此最可笑者。盖不知京剧之精神,本在风格而不在剧目,共有之剧目,以风格卓绝者为上,为代表作。试问今日唱《昭关》者,几人敢不遵杨?几人敢不唱"鬼音"[哭头]?若然,必致倒彩四起!又若《杨家将》《空城计》之属,亦十生而九杨而已矣。化公共为私有,此非独创而何?正惟徒知"独创"以避免与人碰撞之徒所不能者也。

本贴由反客生于2001年1月15日00:24:08在脉搏乐趣园〖原中华戏曲新闻论坛〗发表

老爷愿死我不愿降--昂~~(反客生)

杨厉之事,众口不一。或谓杨厉失和,乃京朝派之蔑外江派也,此话颇有道理。究之杨之心中,多少有"道统"观念束缚。此其一生艺术严正得力之处,亦其一生声名淹没失算之处。成也败也,功与过与! 《昭关》凤二杨三的我都听,而且凤二的次数也许更多些。可是后来我发现凤二却有不如杨三处,教之杨三,更有英雄气短之势,每听凤二之竭蹶,便念:"子胥如此,果有复仇之能力乎?"抑其嗓音渐败之故?曩者最不可解之事,便是杨三之喑哑,如何以"伍子胥"享誉海内?后久久寻绎杨三与子胥为人之精神汇合处,乃知二人确有暗合处。浑而言之,在一"韧"字。析而言之,二人皆怀逸才,俱处逆境,吞声忍气,倒行逆施,为其理想,虽在困顿之中,乞食之列,不肯一日少懈焉。所不同者,子胥有命,生年得雪奇恨;杨三不幸,死后始享大名。此种精神,正为凤二流辈所无,并老谭小余亦无此种精神心态,故此剧不得不畏后生也。今张克此剧较小于为佳者,以张克今日成绩全赖艰苦奋斗多得(至少较于、李军、张建国眼艰苦得多),而以其才力,为俗媚所不取,遂有小于掩其声。余意张克心中,终有不忿而隐忍处,此其所以得力于《昭关》也。

至于《空城计》,窃以为杨三早年有其韵而无其神,盖其心尚未能与武侯冥契。北冥论杨三与孔明精神最为精彩,可在"冬冬锵"中查阅。至于武侯精神,或从演义,或从史籍,实则演义中之武侯,实非绝对成功人物,鲁迅讥刺为"智而近妖"者是也。而史籍中武侯,谨小慎微,绝无挥洒自如,风流倜傥之态度也。不佞师兄明心斋代茹茹管理《三国论坛》,内皆通于史籍者,尝论武侯之得失与精神,可往一观。余则当就《三国志》及后人辑录之《诸葛亮集》自加揣摩。 至于疾病一事,此是天命,非人力所能强。故取一可为京剧代表人物者,必曰梅兰芳,必曰谭鑫培。余马言高,程荀尚张云云,皆不足以当之。人故有圣有贤,圣则德才全尽,贤者德胜其才,子曰:"无求备于贤者。"不佞本以贤者视杨三,从未以皮黄中之圣人命之。聊知音者皆不以此责杨,杨亦不以此自居也。

本贴由反客生于2001年1月15日17:22:00在脉搏乐趣园〖戏曲文化论坛〗发表

杨之得兴,诚京剧之败兆也!(陈大濩)

1。我只知道在杨演出《文昭关》和〈空城计〉的所谓的鼎盛时期,这两出戏也没有成为当时唯一的演出模式或范本。到如今,京剧不兴,多少流派和剧目失传,又有多少有天赋的人热衷于京剧,有好嗓子的年青人都去唱流行歌曲了,这样一来象高、言、麒、刘、马、汪等都灰飞烟灭,这个在"中低音"徘徊的杨调(杨的情况只能称其为调,不能成派)相对而言是易学易见效果,也不会走样的。(许多剧目现在的演员是不敢闭眼瞎来的)别的流派或唱法失传了,杨涌现了,这并不能说杨的唯一流传是其本身免疫力多高只是幸运而已,至于时间,恐怕也难以为继,我们仅靠一个"杨派"就能振兴京剧,如果不是痴人说梦,便是另有目的。

2。一个兴盛的剧种不断涌现新剧目、演员是个象征。杨有他的艺术旨趣,无可厚非,但不能把他的这种追求上升到一个纲领性或指导性的原则时,我人为这是在走悖谬之路。至于所谓杨的唱腔的"精神论",我也认为没必要搞到这样的神秘化,按杨的学识还不至于真能达此境界,喜好杨的朋友根本没必要把杨神话到这个地步,否则潭余马周就没有地位了,这种说法不科学。京剧本来便是俗文化的代表,根本没有雅到高深的地步。连唱李克用都要发自精神的化,很难想象杨到底是怎样的性格。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在舞台上演他本人的演员,不是一个好演员,(切记,我说的是演员,不是唱员。现在只以唱取胜是违背戏曲演出的真理的。)如果他真如几位捧的人那样所说的高雅,他唱那样不通的老词便是掴他自己的耳光,他应该唱弹词去。所以他演李克用是演不好的,腔是使不上的,剧目也就不狭自狭了,跟他学的人便更少了。从潭到余,到杨,再到???,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现在不是谈论杨的高深伟大,独有真理的时候,也不是为杨是瞻的时候,十生九杨,对好此道之徒言是好事,对京剧则灭亡之道。真正要振兴京剧,窃以为应该对那些频于灭绝的流派和剧目实行抢救性的保存的学习,应该找一些演员进行专门的传承,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进行协调,应该象以前天津抓杨派的风格去落实,这才是对京剧做的好事。在一个杨和一个京剧面前,孰大孰小,应该清楚。对媒体或所谓有文化的同好来说,更应该为其他流派(比如马周高言汪)摇旗呐喊,不应一味地鼓吹和神话杨,在其他流派中沉淀的珍宝是一个杨及其一私之学识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本贴由陈大濩于2001年1月15日20:51:27在脉搏乐趣园〖戏曲文化论坛〗发表

慢慢也许会明白的,杨的艺术的确好!(稽古轩主)

1.杨先生的戏路不宽,是和他的身体条件有关,后来武戏不唱了,根据《杨宝森唱腔选》上说杨早年象《定军山》这样的靠把老生戏也唱。

2.关于"数太保",从录音带杨宝森唱腔选(共四盘)上的,来听的确不好听,偶然的机会,和一位老顾曲(五十年代大学毕业,人很严谨)聊,他说杨改的这几句在杨嗓音好的情况下,很好听,他听过,但嗓子不好的情况下就难听了。虽然我没听过,想来应该是这样的,以杨先生对待艺术的态度,应该不会随便改动余派唱腔的,除非自己的确有创见。

3.杨派的唱念和马派的唱念不能简单的说谁比谁强,应合乎剧情、人物,有些戏马派合适,有些戏杨派合适

4.一种东西喜欢的人多,并不能完全说明他就好,艺术尤其如此。

5.至于配角、服装等问题,我想主要是经济因素,杨生前并没有大红大紫过,以杨当时的上座率来看,不太可能有一流配角,我猜想是并非不讲究。没有富余的经济就不可能讲究这些。

6.对于艺术的发展并不能简单的说就是创新剧目、改老戏、创腔。如果能把传统的剧目加工整理、精益求精,也是发展,而且是有基础的发展。如果能在严格艺术规范下结合自己的自身条件走出自己的路或者突破、改进不合理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发展创新。杨先生崇余派,但他并没刻板教条,死学余三爷。他走出了自己的路。为后人树立了典范,怎能说杨没发展创新呢。

7.杨成名比马先生晚,马曾跻身前四大须生。马基本上一直红到去世,当然会对稍后的艺术家有些影响。杨则不然。但这并不能说名明杨的艺术就不如马的艺术。

本贴由稽古轩主于2001年1月14日17:15:12在脉搏乐趣园〖原中华戏曲新闻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