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出门在外,少有机会上网,见到了红豆斑竹转贴李先生的观点。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我个人的理解是:李先生句句金玉之言。(不是盲目吹捧。)
我想这应该是他从自己几十年艺术实践、舞台生涯的浸润中得来的经验之谈。他的话里话外无非是希望京剧的发展回复到正路上来:演员中心!回顾京剧的发展道路,某种意义上“角儿中心”“角儿本位”才造就了京剧的辉煌。从四大名旦、四大坤旦、四小名旦、乃至海派四大名旦(以至四大霉旦),他们的走红,都和这种体制有关。而今的京剧发展(或者说从建国后)引进了西方的一些戏曲理论,生搬硬套,导演制等成了阻碍京剧发展的一个巨大绊脚石,与导演制伴生的还有许许多多因素,演员(角儿)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在解放前,往往角儿本身即是导演又是演员,剧本是从属于演员的,就像《锁麟囊》,翁偶虹先生打本子,程先生捉摸唱腔,好的剧本往往都是那些有着丰富舞台经验者和角儿共同创作出来的,就像程先生称赞翁先生说的:您的剧本里面有锣鼓点!绝不会像我们今天很多外行半外行闭门造车炮制出来的!(当然我这句话可能对今天的剧作家不公平,个人看法可以商榷。)
由于角儿中心,激发了、也成就了他们的创造力!而今你演什么戏,用哪个本子,多少经费,什么形式(大制作与否),迥非演员所能左右!!
当然,爱之切,责之切,矫枉必须过正!李先生的话中还有一些是可以商榷的。演员在台上表现的确实是自己!!观众看戏是看角儿,这在某种意义上绝对没错!否则就难解释为什么有些剧中人是反面人物,典型者如《艳阳楼》中的高登,一个十足的花花太岁,但人们还是情不自禁的为他叫好、喝彩。其实人们欣赏的是杨小楼、李少春、厉慧良等角儿的技艺!侯喜瑞、郝寿臣、袁世海的曹操同样如此。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林黛玉,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于演员来说,可能一千个人演出一千个赵云!戏法人人会变,奥妙各有不同。这也是当年乃至今天不同流派同一出骨子老戏各擅胜场的主要原因。就像既有梅派的《贵妃醉酒》、同时也有筱派的、程派的、张派的《贵妃醉酒》一样,只是梅派的影响最大,露演最多,最受观众欢迎,慢慢地其他演员可能就少演,乃至不演了。
但是,大家别忘了,一千个演员可能会演出一千个赵云,一千个观众心中可能会有一千个杨贵妃,尽管可能大家进剧场是奔杨小楼杨老板、梅兰芳梅老板而来,但大家看他们的戏,是看他们演的“赵云”、“杨贵妃”,如果他们把自己的看家戏演的走了样,台上不是赵云、杨妃,而让人感觉是关羽、梅妃,恐怕观众不会买帐吧?就是当年的通天教主王先生似乎也说过:“想想事儿,找找人儿”之类的名言(由于仓促没核对原话),“找人”其实应该是琢磨琢磨人物的意思。如果没有人物,很难想象,《汾河湾》、《桑园会》、《武家坡》中的三位女主人公柳迎春、罗敷、王宝钏怎样区别?怎样不使她们成为一道汤?记得有人曾经评价梅先生和程先生所演的《奇双会》中的李桂芝(?没记错吧),认为梅先生的恰到好处,而程先生则把人物演大了,不像县令夫人,倒像知府夫人。同样还有许多相近又有差异的人物,比方《潞安州》中的陆登和岳飞还是要有区别的!我们也常能听见评价演员不符合人物身份的戏谚,诸如”妹妹武生“之类,正是说明演员脱离了角色。脱离了观众的审美期待!观众看戏、演员演戏,对剧中人还是有一个预期值,形成了一种审美期待,而一个好演员,就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这种审美期待!使得大家坚信今天在剧场看到的梅兰芳就是杨贵妃、就是胡艳蓉,程砚秋就是窦娥、就是薛湘灵。这就是角的魅力!演员的艺术创作真正是那句话:戴着镣铐的舞蹈!既要从心所欲,又要不逾矩!

本贴由二胡子于2005年12月06日22:26:22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