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是一位全能演员,对余(叔岩)、杨(小楼)两派艺术有过一定深度的造诣。既能演老生戏,又能演武生戏。在老生中,既长于文老生,又兼长靠把武老生;在武戏里,既长于靠把武生,又精于短打武生。除此之外,他还擅长猴戏和红生戏等。另外,他在编剧、唱腔创作等方面,也有相当的素养。可以说,李少春是京剧史上难得的一位奇才。
我觉得李少春,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艺术成就,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一、 他有十分突出的天赋条件。无论是扮相、身量、嗓音都好。
二、 他有高标准的艺术追求。他总是把眼光盯在当世最好的演员身上,从余叔岩到杨小楼,再到马连良。都是生行的翘楚和典范。
三、 他有十分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磨砺。
四、 他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求新意识。他一生的拿手剧目真可谓是“三并举”了,传统戏如《战太平》、《闹天宫》;新编历史剧如《将相和》、《野猪林》;现代戏如《白毛女》、《红灯记》。
那么,这样一位空前绝后的艺术家。为什么没有能立派呢?为什么“李派”一说总是会引来争议呢?我认为也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尚未完善的艺术理念。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裘盛戎等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确了自己艺术上的方向和取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并不断完善成熟;而李少春的艺术的思想却并不完备,甚至是多变而常常前后相悖的。从史料上看,他似乎希望尝试所有当下流行的东西,他似乎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包括来自政治方面的)。李少春直至晚年的文字中,仍然表现出其艺术思路的模糊,和艺术理解上的“赶时髦”心态。这些不确定的,带有很多妥协的不确定的艺术思想,很难对其艺术成就形成令人完全信服的理论依托。正所谓,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没有“舍”的决心和智慧就没有“得”的可能。当然,并非李少春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的条件和经历使他有太多的选择和可能。同为学余的杨宝森,正是因为自身条件的极大限制,才逼出了“杨派”的路数。如果杨宝森没有败嗓子,可能一辈子就是个“不合格的余派老生”(杨宝森自嘲原话)。如果李少春能多活十年、二十年,也许他的探索就不单能开花,也能结果了。可惜他并没有很早的意识到“舍”的道理,可惜他五十六岁就被迫害至死。一位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没有时间走完距离流派大师的那一步之遥了。
二、杂而不纯的艺术风格。天才的李少春没能尽早的明确艺术上的取舍,因此他的表演也没能真正意义上展示出自己应有的个性。“唱、念、做、打”都很均衡也都很出色,但又都不绝、不独特。另外,无论是他的表演技巧还是他的代表剧目,都存在这一个艺术误区:就是以为把所有好的东西都凑起来就一定是更好的。其实并非如此,1+1未必能大于2,好的艺术往往是做减法的,而不是加法。一幅画平均的堆砌了所有的颜色,并不会漂亮;一支球队汇集了所有最大牌的球星,也并不一定最强大。
三、继承上的困难与尴尬。流派总是要“流”的,要有人去继承。李少春的天赋太好了,舞台经验太丰富了。后来者在现今的京剧大环境下,继承的难度可想而知。新中国后立派的“杨”、“裘”、“张”,都是入门易精深难的,相比之下李氏的门槛太高了。如果只是这个原因,也不会成为根本的理由。因为金少山也是这样的,可“金派”却形成了。另一个问题在于,李少春的艺术受到“导演中心”戏剧理论的影响,逐渐偏离了余、杨的原有表演体系精神,过于“刻划”人物而遗失了“角儿”的本色特点。究竟是根据自身条件塑造人物,还是根据人物特点改变自身?李少春显然选择了后者。
无论如何,李少春是优秀的。他的影响也至今未消,各个生行流派演员都在演他的戏,《打金砖》、《野猪林》、《白毛女》成为经典。而李少春游离于典雅与通俗、“取”与“舍”的艺术迷茫也仍在继续。他所探索的,没有找到的答案,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答案。而肯定的是,大多数认为,不会再出现第二个李少春了。究竟是演员的体附“人物”的魂,还是“人物”的形附演员的神呢?成为李少春的艺术探索留给后人的终极思考。
本贴由裘迷于2006年5月28日14:56:47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