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到丑,再从丑到美,日前在宝山区委党校上演的新编京剧《奇女无容》中,女主角“无容”每次下台,两分钟后再上台已是另一张面孔,令不少戏迷又是赞叹,又是好奇:平时至少要勾画半小时的花脸,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这要归功于化妆师姚钥(左上图左者 吴旭颖 摄)。

在侧台,姚钥摆了张抢妆用的小桌子,左边是画脸的妆品,右边依次摆好头饰、假发。所有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他闭着眼睛都能取用,这为迅速换妆打下了基础。演员一下台,他便带着四名帮手,如同维修人员给F1赛车换轮胎一样,动作迅速又有条不紊地给演员换妆。一人负责头发,一人负责衣服,他和另外两人则负责最重要的妆面。但人手再多,手法再快,现场勾花脸也是来不及的,姚钥为此绞尽脑汁。

最初,“换脸”用的是面具。在一次演出中,主演马佳表演“无容”的表情变化时,面具竟脱胶了,令她心惊胆战。得知要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奖,马佳便找到“老搭档”姚钥倾诉面具带给她的压力。成为化妆师以前,姚钥是舞蹈演员出身,这使得他对演员的心情尤其感同身受。听到这个问题,他当即便决心要重新设计“花脸”:“这是化妆师的职责,决不能影响演员发挥。”

相隔千里,长期在上海工作的姚钥与身处黑龙江的马佳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线上沟通,研究设计方案。要继承花脸的传统,又要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可以迅速换妆,又不能影响演员表演。姚钥凭着自己二十多年的化妆经验,精心设计了最终的“花脸”。

这套“花脸”的材料是他翻遍各处,最后从家装市场里淘来的。它是种软装潢材料,表层是布,里层是皮革,皮革比较亲肤,用化妆胶粘在脸上比面具牢固许多。但到了下半场,“无容”还要由“花脸”变回“俊脸”,粘牢的皮革一揭,原本画好的油彩都被带了下来。经过反复尝试,姚钥发现,事先在皮革内侧也画一层油彩,揭下来时,就会有不少留在演员脸上,能减少对妆容的破坏。之后再迅速补画一些,就看不出粘过的痕迹了。

“花脸”样式的设计,姚钥也改了许多稿。“虽说是扮丑,但戏曲舞台上的丑是象征意义上的丑,丑也要‘丑得好看’。”他综合了传统脸谱和文身画法:额头的花纹从眉心开始延伸,符合京剧花脸的画法,与“无容”的男装扮相完美配合。脸颊上的花纹则向内收敛,又显出妩媚的女性特征。最后,他将整片材料按照花纹的形状修剪成单独几条,面积减少了,粘在脸上既不阻挡视线,也不影响表情,远看更是像画在脸上一样自然。

除了《奇女无容》,姚钥还为参评本届文华奖的另一部作品《太行娘亲》担任化妆师。他表示,能够在首次落地上海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为各地院团提供助力,是莫大的荣幸。(记者 吴旭颖)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