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罗序文 通讯员 刘翔

荆州市总工会文化宫京剧票社,一个纯民间社团组织,63年不倒,被誉为“永不打烊的京剧票社”,为丰富群众生活、弘扬传统艺术提供了一个永不闭幕的舞台。

身居陋室 其乐融融

22日下午1点,票友们陆陆续续来到票社。每周一、周四下午,是票社固定的唱戏时间,票友们只要有时间都会来。

票社在工会运动场一角。走进大树下一扇矮小铁门,走廊墙上贴满照片,是票友们与京剧名人名家的合影。走廊尽头是票友们唱戏的地方。“戏院”约5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半做舞台,一半摆满座椅。票友多是老年人,最大的90多岁,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待文武场老师到齐,大家操起家伙,亮开嗓门,大声唱起来。台上两位老爷子拿着话筒唱《二进宫》,嗓门大、中气足,6位乐师伴奏,敲锣打鼓拉二胡,摇头晃脑,入神得很!台下20多人坐看表演,不时鼓掌叫好。

票友60人,多是荆州城区的,也有几位来自外地,其中一位来自石首,一大清早赶头班车过来,就为唱一场,其他票友都主动让他先唱,唱完了好让他赶末班车回去。

一群老人,为共同了爱好走到一起,虽身居陋室但其乐融融。票友李本盛说,票社条件艰苦,他们乐在其中,都把唱戏当盛会,每周两次,常年不断。

五代接力 票社不倒

京剧票社负责人王丽今年50岁,是票社第五代掌门人,30岁入社学戏,成为全国知名票友,2011年获得全国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银奖,还到过“票友圣地”北京长安大戏院表演。

王丽介绍,票社建立于1953年,先后更名为职工京剧队、京剧协会、京剧团、京剧票社。票友们以戏会友,说戏唱戏,相互帮助。今天张家有喜,大家都去唱戏祝贺;明天李家有难,大家都去帮忙解困。票社就像一个大家庭,排解了社员因退休、下岗、丧偶等造成的孤独寂寞,丰富了大家生活。

票社是票友们的家。2014年票社搬到文化宫,房子破旧不堪,走道狭窄。票友们你一锹我一袋,清理房屋;装修时,你从家里带木板,我从家里带幕布,慢慢把房子收拾干净,像个剧团。

为改善票社环境,票友们自觉捐赠,多者上万元,少者几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票友吕枝坤觉得自己唱不好就不上台,主动做后勤,每天按时开门,烧水扫地,几十年如一日,不计报酬,就为听戏。

自筹经费 弘扬国粹

票社墙上有张表格,那是票友所交会费清单的,60人,每人200元,用于水电费等日常开支。

王丽说,票社没有经费来源,乐器道具都是票友自己购买,大家依然积极参与公演活动。每年票社都送戏下乡、慰问部队等,还进机关、企业、学校、福利院等单位义务演出。

每次演出成本不小,租服装、车辆、社员生活等,资金都是票友自己凑钱解决。票社规定:一场演出下来,所有成本折算成每分钟多少钱,上台表演时间长的票友多出钱,时间少的少出钱。王丽说:“这完全是票友自己赞助自己,赔本赚吆喝,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乐意,大家图的是自己开心。”

为演好节目,票友平时认真训练,吊嗓、走子圆场、练水袖等基本功,都由资深票友教学。教唱老师、琴师、鼓师等,分文不取。王丽说,这一点很多票社都做不到。

星星之火 正在燎原

王丽说,京剧票社高峰期有120多人,因场地小,无法容纳,一些票友自己组团发展。目前荆州有20多个京剧社团,牵头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票社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获得不少奖项。全国总工会、全国政协京昆室到票社考察,授予“全国优秀票社”称号。湖北恒隆集团每年资助2万元。荆州市总工会免费提供场地,还给予一些经费扶持。

京剧是国粹,发展至今,无论从票友数量还是观众规模来看都是小众的。王丽说,没有群众基础,艺术终将消亡,只有把基层票友规模扩大,才能把京剧艺术传承下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