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京城戏姥姥张希斌聊戏,你经常会忘记她是一位年近80的老人,戏姥姥敏捷的思路、真诚的笑容、明亮的眼睛,怎么也让人无法将她和暮年联系在一起。
从5岁起就在妈妈怀里看戏的张希斌,这辈子就爱听戏,用她二女儿的话说,一没戏听准打蔫、闹病。举个例子,光是《四郎探母》戏姥姥就看了不下百遍。从80年代开始,她因为辗转民族宫、正乙祠、湖广会馆等票房,一直不改对京剧的痴爱,于是得了个"戏姥姥"的雅称。
每个星期天是戏姥姥最幸福的一天,上午戏姥姥要到北京戏校排演场听孩子们的戏,下午,直奔湖广会馆"庚扬集",和票友、戏迷在一起乐呵。戏姥姥无论在哪儿看戏,从来是自己买票,过去票价便宜的时候,她没少给那些喜欢听戏又舍不得掏钱的戏迷买票。
戏姥姥最爱看戏校孩子的演出,原来事出有因,戏姥姥说了:"戏校小演员老上台,老师怎么教,就怎么演,演得特别认真。不像有的老演员三五个月都不上台,一上台演得都发紧了。"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戏姥姥打心眼儿里心疼这些远离家乡学戏的孩子,今年8岁的王浩来自保定,6岁开始学武丑,戏姥姥每次戏散场非得给孩子买点儿吃的,这心里才踏实。
戏姥姥眼看着长大、成名成家的演员还真不少。去年,京剧演员王蓉蓉在长安大戏院有个演出专场,台上王蓉蓉唱念做打样样精彩,台下戏姥姥的泪水怎么也止不住。戏姥姥说,王蓉蓉小时候从东北到北京学戏,吃了许多苦,能有今天的成就真为她高兴。李宏图、赵永伟、王蓉蓉这些出了名的演员也没忘了戏姥姥。过去戏姥姥送到后台的炖肉、在戏姥姥家喝的腊八粥、吃的春饼,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直到现在,许多名角儿也断不了相聚在戏姥姥家。
虽说戏姥姥听了一辈子戏,但始终有自己的想法。现在人们都喜欢的"亮嗓程派"戏姥姥就持有异议。程砚秋应有的低回婉转的味儿,反而不被大家所接受就让戏姥姥搞不清楚。还有票价问题,也让她有些头疼,戏姥姥说了:"真正的戏迷都坐在一二排,票价定那么高,谁买得起?"戏姥姥还说了:"20元卖满了和200元买10张,这笔账得算算。"
戏姥姥认为挖掘整理传统戏是关键,新编历史剧、豪华大制作不过是面上的事,趁着老演员都活着,赶紧挖掘整理传统戏是正事。戏姥姥非常肯定地认为:好戏照样能叫座。 (北京日报) 路艳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