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合团屈己让出大轴
赴矿区带病坚持演出

北京市文化事业管理处正规化以后,改组为北京市文化局,从王府井霞公府迁往西长安街北京电台原址办公。文化局成立后,第一项任务是调整剧团组织,于1953年到1954年建成:以李万春为团长兼主演的北京市京剧一团;以谭富英、裘盛戎为正副团长兼主演的北京市京剧二团;以张君秋为团长兼主演的北京市京剧三团和以吴素秋、姜铁麟为正副团长的北京市京剧四团。这四个团为民营公助剧团。此外还有梅、尚、程、荀四位的名字命名的四个流派剧团,马连良京剧团,杨宝森的宝华京剧团,赵燕侠的燕鸣京剧团,李元春、李韵秋的春秋京剧团,等等。当时京、评、梆子、曲艺演出单位,加在一起有50来个。各演出单位争相挖掘传统戏、排练新编戏,而且效率极高。如果超过半个月出来一出新戏,那就算慢的了。所以那时"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贯彻得极好,戏曲舞台迭出新品,显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为了加强阵容,繁荣剧目,1956年,谭富英、裘盛戎决定把北京市京剧二团与马连良京剧团合并,由市文化局为之定名为北京京剧团。谭富英先生甘愿把大轴戏让给师哥马连良来唱,一则自己在前边唱压轴戏,二则把属于蹲底的角色让给马先生。比如这个团新建成时所演的《群英会、借东风》,就是谭先生扮鲁肃,马先生扮孔明;《十道本》,则是谭先生扮李渊,马先生扮褚遂良。以后还演全部《杨家将》,谭先生扮杨令公,在前边演《碰碑》;马先生扮寇准,在后边演《调寇、夜审》。1956年末,北京市直属戏曲团体年终汇报演出时,马、谭、裘三位以新排的《三顾茅庐》参加,三位分饰孔明、刘备、张飞,仍以马连良为主。此后,他们与张君秋商议,把北京市京剧三团并入北京京剧团,主演便为马、谭、张、裘"四大头牌",形成在北京乃至全国阵容最强的剧团。合并之初,他们排出了阵容空前强大的《秦香莲》,马、谭、张三位分饰王延龄、陈世美、秦香莲,裘盛戎扮演包拯。他们还想:一定得排一出四个人拴在一块儿的新剧目。于是找到在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负责出版《京剧汇编》的老戏剧家潘侠风。潘老提供了一个《八义图》剧本。原为上下两集。经过与导演王雁商量,压缩为一晚演出,由马、谭、张、裘分饰程婴、赵盾、庄姬、屠岸贾,改剧名为《赵氏孤儿》。后来,因为裘盛戎演屠岸贾不对工,改演魏绰。屠岸贾由张洪祥扮演。这出戏参加1959年的北京市戏曲团体汇演很得好评,许多人认为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了程婴那段"娘子不必太烈性"的名唱段。

关于这出戏还有个悲剧性的插曲:这出戏被本市和外地许多剧团学习演出,影响极广。害人的"文革"时期,江青指出这是个复仇主义的戏,得追究编剧和演员的责任。当时四大头牌已成"反动权威",王雁也因别的问题打入"黑帮"一伙。由于剧本改为《赵氏孤儿》之名,编剧变成王雁,有关方面向他追究责任,他说:"这出戏是潘侠风编的,我只是导演。"于是潘侠风被以"反动文人"的名义揪了出来,挨批挨斗。潘老哭笑不得,说:"我太倒霉啦!演出广告、节目单、出版的剧本,上边一概没我的名字,所有名利我一点没沾着;没想到出了问题,得由我负责!我上哪喊冤去!"

1960年,北京市剧团支援外地。李万春的团,被班禅要到西藏,建立西藏自治区京剧团。吴素秋的团,去了沈阳,建立辽宁省京剧院。赵燕侠的团,与北京京剧团合并。该团成为拥有五大头牌的王牌剧团。尽管赵燕侠的年龄、艺龄都比谭富英先生轻许多,谭先生同样把大轴戏让给她。合团之初,谭先生主动提出:"我在燕侠同志前头演吧!"由此以《晋楚交兵》在前边演,由赵燕侠在后边演大轴《辛安驿》,便传为梨园界礼让、团结的佳话。

1961至1963年,北京京剧团到唐山矿区演出,每次去都要演几个月。谭富英先生又是主动请缨,一马当先。当时供应十分紧张,主副食欠缺,营养跟不上。谭先生仍然一丝不苟,不论在大小场合,同样卖力气。处处得到观众的赞誉。不想在临近结束前几天,由于过度劳累,在演出时突然感到心脏不适,血压升高、两耳发蒙。但是他不声不响地咬牙忍痛,把这场戏坚持下来。下场后赶紧吃药。剧团的领导和当地负责人都劝他提前回北京,说:"您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还有后边几天,就让别人演吧!"谭先生十分坚定地回答:"五十步、一百步,都是逃兵,我还是全始全终吧!"(未完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