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随着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京剧艺术的振兴,一些在"文革"中被列为所谓"革命样板戏"的现代京剧,或是选场、或是全场相继恢复演出,在今年的全国首届京剧戏迷票友大赛,有的人的参赛剧目就是"样板戏"片断。这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以前看着"样板戏"长大的人会更有感触,还有过去几乎没看过京剧的年轻人也觉得新鲜。应当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剧目在"文革"时是属于让耳朵都听起了茧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却基本上与舞台极少有缘,而如今又"阔别重逢",理所当然会令广大观众产生兴趣。其实,这如同"文革"结束不久,许多传统京剧又重返舞台一样。不过,我还是有一种"有梗在喉"的感觉,要对当年曾叫做"样板戏"的剧目,实话实说上一番。
首先,我认为不应再把这些现代京剧称之为"样板戏",更不该在前面冠上 "革命"二字。记得在那腥风血雨的"文革"中,要演这些戏吗?那就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决不能"跨越雷池一步",唯一的办法只有亦步亦趋地照着葫芦画瓢,用当今最前卫的词来形容那就是"克隆"。顺"样板"则昌,逆"样板"则亡,必以"反革命"论处(事实上已有许多人在当时就为此遭到严重迫害)。人所共知,世界上根本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人也是这样,甚至双胞胎也是各有不同。就京剧而言,虽是同一行当,但嗓音、长相、特长等也是人有各异,怎么能说你就是"样板",其他人要演就得完全如法炮制。借用相声的一段笑话,他李玉和脸上有两块疙瘩肉,那你也得有。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有道是:一千个人的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说起京剧的表演和演唱来,也必然是"春兰秋菊,各有其芳",各自从自身对剧情、人物的不同理解,又从各人所具备的特点出发,在演出中进行再创造。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如一出《四进士》,周信芳和马连良虽都分别扮演宋士杰,但演出来各有各的特色:周是憨厚老辣,马是诙谐舒展。1950年,翁偶虹与王颉竹把《将相和》的剧本完成之后,当时的新中国实验京剧团的李少春、袁世海剧组和太平社的谭富英、裘盛戎剧组同时分别排练,两台《将相和》一时瑜亮,各有千秋。另外,首都实验京剧团的奚啸伯、苏维明,继之是李万春、景荣庆;还有明来京剧团的徐东明、郭元汾;进步京剧团的李鸣盛、王泉奎。翌年,马连良从香港回京后,又应邀到东北与袁世海合演了《将相和》。戏中的不是唱词、唱腔也是各有不同。此后,李少春还学习了马连良的蔺相如一些唱腔。戏中廉颇的脸谱也是因人而异,仅袁世海与裘盛戎的就完全不同。《除三害》这出戏,取自传统剧目《应天球》,袁世海与裘盛戎都先后演出,但完全是两个本子。他俩扮演的周处不仅戏词、唱腔迥异,而连脸谱也不一样。戏中那位规劝周处改邪归正的老人,前者叫时吉,是个普通的百姓,后者则是新任太守王浚。
至于京剧的生旦净丑各行当,日积月累,也形成了许多各具艺术魅力的流派。比如"四大名旦"就是梅、尚、程、荀四大流派和后来的"四小名旦"的张派;老生就有老新"四大须生"和"南麒、北马、关外唐",拥有余、言、高、马、谭、杨、奚、麒、唐各流派;现在的花脸就有金、裘、袁等流派。假如那时就有"样板"的话,京剧岂会形成和出现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
再者,我认为"样板戏"彻底违背了艺术规律。高尔基主张:文学是"人学"。而以此推而广之,凡文艺作品也必须是"人学",主要表现的是人,人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还有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复杂思想感情。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样板戏"却搞的是什么"三突出",剧中人物根本不是有血有肉,而是典型的脸谱化、公式化、概念化。纵览所有"样板戏"中的女主角(包括次要的女角),她们的丈夫或是未婚夫从没有出过场。《海港》的方海珍可能是大龄未婚女;《杜鹃山》的柯湘也是单身一人独往独来;《沙家浜》的阿庆嫂似乎有丈夫,不过是"跑单帮"走了;《红灯记》一家三口"本不是一家人";《智取威虎山》的原著《林海雪原》本有女护士的一段爱情,也遭到了封杀……。总之,"样板戏"中的人物只知道抓阶级斗争,从不食人间烟火,更谈不上什么儿女情长,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三是"样板戏"对于有意学习京剧的人,能起到误导的恶劣作用。实事求是而言,这些戏的不少唱腔还有伴奏都很优美动听。其实,这也是当年广大京剧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很多唱段的设计,都恰如其分地融入了一些优秀流派的腔调和韵味。再加之"文革"中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听学唱"样板戏"还是相当严肃的政治活动,同时对于老百姓而言也算是一个消遣,那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现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尽管当年早已听厌,而今又久违重逢,就如同吃够了细粮又想突然换换胃口吃点粗粮那样。这乃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倘若认为会唱几段"样板戏"(而对传统京剧是一窍不通)便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还觉得自己就是戏迷票友,一激动还想参赛获上个大奖。像这种情况,在各级票友比赛中都出现过。就说这次全国戏迷票友大赛吧,有位彩唱《红灯记》李玉和"狱警传"的参赛者,他在台上连唱带舞完全是"克隆"的"样板"。唱毕,他还胜券在握的自我介绍:他还能把当年谭元寿的《沙家浜》郭建光学得很像。可待到回答京剧知识题时,就无措于手足了。"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一句,这是广大戏迷非常熟悉的马连良的《借东风》唱段,而他根本不知,当然就更不会唱了;在大屏幕播放言派的《卧龙吊孝》,他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参赛者岂能算票友?依我之见,他连最普通的戏迷也算不上。要知道,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是我们的国粹,要学习她,就得化上一番大气力,还得有一定或是较高的文化底蕴。切不可学东郭先生去"滥竽充数",其结果必定是贻笑大方。要是追根究底的话,那便是"样板戏"误导的后果。
因此我认为,今后应不再使用"革命样板戏"或"样板戏"的提法,还是称作"现代京剧"为好。在这些现代京剧中,类似"智斗"、"打虎上山"、"痛说革命家史"等选场的唱腔、做工都很出色,可继续作为保留曲目经常演出,但一般情况下则不宜演出全剧。还可对这些戏中的一些不合情理的情节和念白、唱词等进行修改。我们的京剧艺术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众多的老一辈艺术家又创立了各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流派,这都应很好地予以继承和发展。要学好京剧,一定要下苦功努力学习传统戏,这样才能奠定好基础,否则那就是舍本求末。现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我们既要很好地学习、继承并整理加工改编传统戏,还有创作现代题材的剧目和新编古代戏 ,只要如此坚持不懈,深信我们的国粹--京剧在新世纪必将重现辉煌。 (2001.10.29)

吕铭康:青岛市少年宫编辑部 (邮 266012)
兼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道京剧节目主持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