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于魁智比杨宝森强”,这是很无聊的话,是很外行的话,也是很不敬的话。说这个话的人或是对京剧艺术知之甚浅,或是有意厚今薄古。
但为什么总会有类似“于魁智比杨宝森强”或“张火丁比程砚秋好”的论断出现呢,我觉得它背后的内容却非那么无聊,甚至是发人深省的。
杨宝森和于魁智究竟有没有可比性?
从嗓音条件上说,于魁智比其师爷杨宝森要好的多,但这是先天条件。艺术的高下不是看先天条件来判断的。否则,刘鸿声将高与谭鑫培;高庆奎将强于余叔岩;谭富英要高于马连良;而张君秋要强于梅兰芳。只听嗓音调门儿来判断好坏,说明听者还处在极肤浅的欣赏层面上,还不懂戏。
从渊源上讲,没有杨宝森就没有于魁智,因为于是师承杨派的。当然,并非说于魁智是杨宝森的徒孙,艺术上就不能超过杨宝森,但不得不承认于魁智的艺术成就来自杨宝森的艺术影响,并且尚未跳出杨的艺术影响自成体系。而杨宝森的艺术成就来自余叔岩的艺术影响,但最终杨宝森结合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化“余”为己用,形成了杨派。从这一点可以佐证现在于魁智的艺术成就还不及杨宝森。
从时代上说,杨宝森红于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并被誉为“四大须生”之一;若现在评选当代“四大须生”,我猜于魁智必也在其内,甚至可能位居为首。但谁都知道两个时代对于京剧这门艺术的巨大差异,不能同日而语,而含金量也是无法比较的。
从受欢迎的程度看。表面上当时杨宝森的受欢迎程度不如现今于魁智的受欢迎程度,但是不是因为如今的京剧界是“山中无老虎”呢?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京剧还在低谷,低水平的大环境培养不出太多的高水平的演员,乃至观众。我不太相信这个时期京剧界会无端的出现超越杨宝森、程砚秋的大师级人物,这不严肃。
从影响力来讲。无论杨宝森还是于魁智都有这很大的影响力,前者是在艺术本身上,而后者是在对京剧的普及宣传上。无论于魁智的艺术在哪个层次上,他都已成为现今最具知名度的演员,他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告诉人们京剧艺术还有希望。我一直觉得一度程度的“追星”是好事,于魁智、张火丁无疑为京剧艺术培养了新的观众群,这就必然推广了“杨派”、“程派”乃至整个京剧艺术。这就是明星的真正价值。但要注意,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新的戏迷通过对于魁智、张火丁的喜爱而更关注、了解、钻研京剧这一传统艺术。而绝不是单纯追捧,一叶障目。于魁智、张火丁们缓解了京剧界的断代现象,但他们的艺术道路还很长,京剧振兴的道路还很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听戏还不是“时尚”,还是“老土”。
无论用于魁智来贬低杨宝森,还是用杨宝森来贬低于魁智,都是片面的不公正的。我们呼唤更多的于魁智出现在舞台上,使京剧艺术在新世纪也能百花齐放而非一枝独秀;我们更期望将来的于魁智们能成为当年的“马、谭、杨、奚”,当这要有一个足够庞大和水准的艺术环境。
最后我想说的是,于魁智们也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和勇气,不能被追捧者所迷惑,更不能只听赞誉,急功近利,忙于“立派”。
有人总爱说“如果于魁智生在‘马、谭、杨、奚’时代……”可这一如果不存在,于魁智就是于魁智,他的年代是现在,他的年代听戏的人很少,他的年代唱戏要靠小麦克风,他的年代平均每年只能演出不到二十场就算奇迹,他的年代常演的剧目不超过十出;于魁智就是于魁智,他的年代是现在,他的年代京剧可以进入电视可以刻成光盘,他的年代京剧可以有交响乐伴奏,他的年代有了戏曲频道有了“票友大赛”,他的年代国家提出“振兴京剧”,他的年代又有了很多爱听戏爱唱戏的孩子们。
如果你真的爱京剧,你就会觉得争论“于魁智比杨宝森强”还是“杨宝森比于魁智强”是多么可笑和无聊,又是多么令人感到痛心和可惜。如果这就是“振兴京剧”的成果,那是另一种悲哀,那京剧离我们还很远。
京剧让我们崇敬杨宝森们,京剧让我们支持于魁智们,京剧让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曲一句、一词一调,而是博大精深的那份厚重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久已藏于内心的炎黄之子的根。我们不希望永远从唱片里和书本里了解京剧的最高水平,但现在,无论是于魁智们,还是喜爱京剧的我们自己,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面对京剧,我们都还是学生;面对传统,我们微不足道。
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有过杨宝森。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于魁智。
2003年12月27日星期六
并向红豆少主和所有网上戏迷朋友提前道一声:“新年好!”
本贴由裘迷于2003年12月27日17:54:5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