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即科泛,指剧中人物的动作;“诨”指诙谐逗趣的话。“插科打诨”多指即兴性质的,往往是把当前的热点问题或流行的话头穿插到与之毫无关系的戏剧情节中去,这些与全剧的情节进展或思想倾向发生矛盾,引得大家一笑。传统戏这种表现手段与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中的“间离效果”有一致之处。演戏的与听戏的要保持距离,也使看戏的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是在娱乐、不要完全沉溺在戏曲情节之中。
京剧中丑角、花旦等行当即兴性质的“插科打诨”很多,有时甚至用以测验这些演员知道的多少、艺术水平和机敏程度。可以举出无数例子来说明。
《甘露寺》中乔国老的家人乔福到刘备、赵云住所,劝他们到甘露寺相亲时要内穿铠甲,外罩礼袍。刘备听了很感谢他,赏他十两银子。乔福得赏十分高兴,说一句话就值十两银子,荆州来的真是大方啊!于是,他把这句话向刘备再说一遍,又得了十两银子。他不由得赞叹,荆州来的人真是大方啊!他想从赵云那里再得到一些赏赐,又把此话向赵云说一遍,赵厌烦地说:“罗嗦了!”乔福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说:“他不是荆州来的,是非洲来的啊!”观众哄然。
“文革”当中全国大演样板戏,当时有个剧团演《沙家浜》“智斗”一场时,演阿庆嫂(按:阿庆嫂如照传统戏的行当来看,她是花旦,许可插科打诨)的演员忽发奇想,擅自“插科打诨”,增加一句话。在阿庆嫂向刁德一让烟时,加了一句“烟不好,阿尔巴尼亚的。”当时“阿尔巴尼亚”是中国仅存的最亲密的朋友,是“欧洲社会主义明灯”,也是不能说三道四的。中国政府慷慨地给了阿尔巴尼亚很多援助,几乎是有求必应的,而阿尔巴尼亚却没有什么回报给中国的。有一年突然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阿尔巴尼亚香烟,琳琅满目。它装潢讲究,外观很漂亮,在当时看来甚至有些贵族化,它们与装潢简单土气的中国烟摆在一起显得十分突出;可是由于阿尔巴尼亚烟是土耳其烟型的,中国抽得不习惯,所以卖得很贱,大多卖一角五六分钱一盒。它的价格与外观甚至包括阿尔巴尼亚在中国的地位一对比显得很滑稽。“阿庆嫂”这句“插科打诨”表面上是个笑料,实际上它能启发观众许多遐想,有些未必是表演者想象到的。不过那时是“四人帮”专制时期,听说演员以篡改样板戏和诬蔑"社会主义明灯"的罪名被判了七年徒刑。“插科打诨”也是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的。

(摘自 《生活时报》,有删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