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里,身为戏迷,比之旅游、购物、餐饮、看球等更能引起兴奋的,莫过于皮黄视听享受上的满足。当沏就一杯龙井新茶在手,再启动数码音响,立时传出友人送来两盘由台湾“皇龙文化事业”策划出版的京剧交响“神乐”CD,令我涌上“此曲只应天上有”般的美妙感觉,人们往往想象“外面世界很精彩”,其实居家静心听曲,照样可达心旷神怡境界。那么,就得看具体内容如何。
这两盘京剧交响乐光碟,一为当今台湾著名青衣魏海敏演唱梅张二派选段、一为大陆当红男角张学津、陈志清、于魁智、言兴朋、叶少兰演唱选段。从出版编号知,乃十年之前出品;又据歌者声音质量可掂量出,俱为各人最佳竞技状态的真实写照。关键在从选题、策划、编辑、配器、演奏、录音、合成、包装等,每一道工序的执行人,严格把握,无一疏漏,显示了共同的精品意识、审美趣味、艺术火候与合作默契,也凸现了海峡两岸菊坛名家挖掘国粹遗产、开辟创新蹊径,勇攀合作颠峰的非凡目光、胆略、功力。故而保存如此来路身价的音响资料,绝对是一件无可争议的超爽乐事。
去年中国京剧杂志刊有笔者《今日京剧太沉重》拙文,曾对京剧节闭幕式上“交响乐伴奏清唱专场”的实际效果提出质疑,旨在引起组织者重视不分曲目不论流派而同配以庞大交响乐音响、客观上束缚住演员的千篇一律现象。还不是一样的交响乐伴奏么,何以今天友人和笔者反而津津乐道这两张CD光盘呢?详思细想,交响乐毕竟为工具,乐器和形式本身无罪,问题难在实际操作人的合理布局剪裁与有机调动运用。由于没有标明究竟是大陆还是台湾交响乐团的演奏,但是魏海敏和张学津等的唱腔,用交响乐伴奏听来相当和谐立体丰满、富有层次光彩、具纵深感和震撼力,完全是锦上添花的效果。同样取得成功经验的例子,还可以追溯到以往一些京剧现代戏音乐创作。尽管这两张光盘,在今天看来已是一份迟到的惊喜,相比之下,就很难能可贵。
魏海敏与美丽的言慧珠老师有几分相象,听她梅派《贵妃醉酒》、《凤还巢》八段唱腔,处理大方细腻,风范中正雍容,妙音暗香袭人,酷似乃师葆玖先生;后面居然意外地囊收她的张派《状元媒》四段选曲,可见其尊崇君秋先生,勤奋研习、规范移步的意志,不亚于孙毓敏老师当年学张的痴迷精神,不禁让人回忆她在沪演出《四郎探母》、《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全然不同表演风格的多面技艺身手,不愧为当今宝岛国剧艺坛领军人物。
一旦找准交响乐与京剧的切入点,通过实践将作品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对京剧艺术发展无疑是大大有利。于魁智、李胜素去年新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由当地爱乐交响乐团伴奏的《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选段,令老外听众如痴如醉,惊叹不已。京剧为在欧洲掀起的“中国热”加了温,说明缩短当代世界人们之间的距离,多么需要京剧这样一座精神文化沟通的桥梁,我国领导人再三声言,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有益于全世界共同进步繁荣。和平崛起的内核,就包括了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的大力弘扬、对外交流。京剧艺术每一从业人员,难道不应该感到文化交流任重道远、跃上新世纪大舞台的身正逢时,大有可为?
2006年5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