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欲雨而无雨的阴冷的秋日,一个至今也没闹清是20世纪最后一年还是21世纪第一年的模糊的年头儿,一个喧嚣浮华的时代!《梨园周刊》没了。确切的说,是名虽存而实已亡了。轻飘飘的,静悄悄的,打着“改版后将会更好、更贴近戏迷”的幌子!
至今我还不能忘记《周刊》的热闹,《周刊》的冷清,《周刊》的“信誓旦旦”!和《周刊》的“背信弃义”!
所谓热闹者,她曾主持了“五小程旦”的投票产生;她曾广开言路地展开过多个讨论,既有专家的“一家之言”“龙门阵”,又有普通戏迷的“戏迷角”;还曾有免费征友的小栏目,使得虽远在东西南北,却为着同一个“目标”的“同志”们能够相识。所谓冷清者,在她的版面中很少有广告,几乎是没有??这在一个公开发行的报纸来讲,可不是“景气”的表现。所谓“信誓旦旦”者,她曾声言要做“全国戏迷的知心朋友”、“全国唯一一分公开发行的彩色的戏曲报纸”。……想《梨园周刊》在日,我是说作为一个有自己的邮发代号的、有许多版面的报纸而在的日子里,何等的可爱,多么的可亲。手中虽早有《中国京剧》,但仍不能替《周刊》之美。
可是如今……具往矣!
一入“信报”深似海!
“信报”就是〈周刊〉的“后身”。“改版”后的德性。“改版”后的《周刊》,已“浓缩”、沦落(!)为“信报”的一两个版面了。我的因《周刊》而结缘的戏友同志们,无一不为此而感痛切,而凄惶,而悲愤!谁还再把“改版”后的〈周刊〉引为“知心朋友”?!具往矣!~
一入“信报”深似海,从此戏迷是路人!!
我的一位北京的戏友说,所谓“改版”后的“周刊”,所谓“信息量更大”“实效性更强”,都属无稽!??所增加的信息和“实效”都是些北京戏迷即使不看该报也能知道的演出信息和票价情况,而这些,对外地戏迷来说,非但无用反增许多吃不到“葡萄”的感觉。而原来的许多能使各地戏迷都能觉得有趣、受益的版面和栏目,则偏被“改”掉啦??既云愿意永为戏迷的“知心朋友”,难道不知道戏迷们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信息量?什么样的“实效”?!
我的一位上海戏友说,偌大的北京和上海,所谓的经济和文化都很繁荣和先进的大都市,从此后,共同成为连一份专门的京剧报纸都没有、都容不下的地方了!而倒是杭州还有份《百戏斋》、泰州还有份《京剧票界》~!
这两种报纸,可都是戏迷票友自办的呀!~~若论赢利,恐还不如《梨园周刊》赢利吧?若论赢利,人家早就不办京剧类的报纸啦。倒也不会在临了儿临了儿的,还“标榜”要与全国戏迷做“知心朋友”呢!:
我的另一北京戏友分析:才一年零九个月吧,《周刊》就黄了。这其中肯定另有“经济”以外的别的内幕原因!!否则,她完全可以先涨涨定价嘛!戏迷读者们是会理解的。《中国京剧》不是从原来的6元涨到10元了!
可这其中到底儿有什么内幕原因呢?:
之后,我开始接触网络,一开始就陆续的找到许多有声有色有个性的京剧网站和论坛。才知道京剧在网上还有这么好的“阵地”!才知道京剧是可以这样“振兴”的!!才知道,用这样方式振兴京剧的斑竹们,其实都是业余的京剧迷、其实都是年轻人!!!~~他们办这样的网站或论坛,全是出自自己的爱好!全是非赢利的。他们不但要搭上自己的时间,有时还要“倒贴”上自己的钱!他们图的什么??
自从接触了这些京剧网站和论坛,对《周刊》的“哀思”倒淡了许多,可是,越发痛恨起她的“变节”了!
而今,再翻阅或者整理旧日的《周刊》时,我的心里还是会暗暗地生出些“冷月葬花魂”的寒意来!~~:
( 奴今葬花人笑痴?
如今,又是秋日,《周刊》之名在而实亡至今已是一周年了。且,又是欲雨而无雨的天气!谨借秋风一缕、秋雨数丝,以诔《梨园周刊》!
哀悼
或提前哀悼
我心中的一切的 >
精神、物质的绿洲!!
本贴由悼绿轩于2001年10月03日11:23:51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怀念《梨园周刊》!
看您说起《梨园周刊》也勾起我的怀念。我是从82年《北京戏剧报》创刊开始就订报了,后来改成〈戏剧电影报〉,最后到〈梨园周刊〉我总算看到了戏曲的一点希望。改〈信报〉后我也定了半年,最后气愤不过,狠心抛弃了。近二十年我精心的保留了该报所有的戏曲版面,仔细翻翻真好比戏曲的百科全书。尽管有许多不足,但也是戏迷唯一的希望,与〈中国京剧〉等杂志有相等作用。这份报纸走过的路,我们是一清二楚。如今电视都能有个戏曲频道,北京这个戏曲的根据地就没有一份专有的报纸,什么信报,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简直是欺骗读者,尤其是深爱戏曲的被人认为是最少的一部分读者。
本贴由急急风于2001年10月03日15:36:1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