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在北京的演出已经结束了,人们除了想再次欣赏到尚能登台演出的第二代程派名家李世济、张曼苓的风采,除了想看到已功成名就的“五小程旦”集体亮相,大约更想看到程派新人的成长和更多新人的涌现。虽然在开幕式的演出中,观众只在张火丁演唱的开场曲中见到了周婧、吕洋、隋晓庆三位新人和郭伟惊鸿一瞥的短短伴唱,但在最后一天的《锁麟囊》中却有隋晓庆、吕洋两位新人和比她们早几年登上程派舞台的张巨萍各自分演其中一折。这几位小程旦怎么样?她们中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张火丁,或者都能像张火丁一样迅速成长,受到戏迷的追捧?有些老读者、老朋友对我说,这回你们得多关注一下这几个小孩,多介绍介绍新人。开戏前,我根据这几天的经验直接上到二楼在侧栏边找了个座位——这地儿太偏,一般没人拿着票来轰你。刚坐下,一位很年轻的老票友就追了过来:“这场戏应该好好写写那几个小的吧?”我突然感受到了戏迷们对程派新人那种真诚的关注,决定对这场戏的报道重点就放在这几位小程旦的身上。
没想到的是,那父子俩“势利眼”刚出来逗哏,戏院的服务员就带来位老人,叫我让地儿走人。没办法,人家有票,咱只有组委会发的记者证。起身再找座位,连最后一排也坐满了,只有800元一个座的包厢还空着。仗着胆子坐进了包厢,明知会被轰走,可万一服务员看到剧场里全坐满了,发了恻隐之心呢?薛湘灵还没出场,女服务员已经到场,话说得很委婉:“等会儿会有领导来,我给您另找个座位吧,请您理解。”我理解,跟着服务员下了楼。一进一楼剧场,守在门口的男服务员迎头就给了一盆冷水:“一楼没座儿了。”这可怎么办?“您先出去,找一下他们发记者证的人吧。”得,让人家给轰了出来。正这时,薛湘灵出来了,也没看见是谁扮的。凑在门口听听吧,服务员说不能让噪音钻进剧场,厚厚的隔音门被关死了。再一看,大堂里就跟还没开戏似的,人丛中,我没有找到发证人的身影。问问大堂里的人,说是票早就卖完了,可太想看这场戏了,不甘心,等等看还有没有退票的。原来他们都是怀着侥幸心理在等待最后机会。
戏,终于没看成,心里有种无名的懊恼。可再一想,记者要是自己掏腰包买票就不会有这份尴尬了,介绍那几位程派新人的报道也不会泡汤了。懊恼之后又觉得挺有琢磨头——剧场这么满,票这么紧张,谁说京剧没人看?没人看是吸引力不够,品牌不响。人家程派怎么老老少少的都这么有观众缘?玩意儿好呗!你的玩意儿好你也能玩儿“爆满”。我真替程派高兴,希望新一代程派也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马自愚)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