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盖衣”是程派本戏《碧玉簪》中的一个重点片断。昨晚,程派名家迟小秋,先以一段舒展流畅、张弛有致的南梆子,将张玉贞,左思右想,无从猜测,难于得出结论的心理过程,揭示得细腻而又有分寸。接着,一段段柔美哀婉、矜持有度的内心独白,又表现了张玉贞,夜静更深,顿觉寒冷,怕丈夫受冻,几次想给盖衣,但又几次犹豫、彷徨、再犹豫、再彷徨。把张玉贞即体贴丈夫,又担心被误解、自讨无趣的复杂心情,渲染得层次分明,细致入微。待到全剧结束,真相大白,面对丈夫的赔礼,迟小秋饰演的张玉贞,又表现得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更显出了官宦之女的大家风范。至此,我也被程派名家迟小秋的精湛演绎深深地感动了。
今夜,月清风冷,寒气依然,静夜中我再生梦幻,随想连连。我已然化作了美丽、纯真、善良、矜持的张玉贞,看衣、取衣、犹豫、彷徨、再犹豫、再彷徨。为我忠贞不渝的京剧艺术,三盖寒衣。
一. 《碧玉簪》这出戏,是金仲荪老先生为程先生创编的第一出戏,移植于南方的地方戏。从地方戏到京剧,跨越了两大剧种,虽同属戏曲,但艺术上又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出《碧玉簪》,它既是一出程派本戏,有着极其鲜明的流派艺术特色。然而它更是传统的,更是京剧的,因为它遵循的是传统京剧的艺术规律,彰显的是传统京剧的艺术风格。《碧玉簪》这出戏,也是程先生与金仲荪老先生成功合作的开始,以此,程派经典剧目在金老先生的笔下好戏迭出。 我感觉,金仲荪老先生创编的这些程派经典剧目有两大特点,一个是为剧中剧中女主角设计的唱词非常的精美和典雅,一个是为剧中以丑角应工的各色小人物设置的语言又非常的朴实而无华。《碧玉簪》中的陆少庄和顾媒婆是这样,《荒山泪》中的王四香和崔德福是这样,《春闺梦》中的李信和孙氏也是这样,即使在《文姬归汉》中,金仲荪老先生也设置了李成、张四这样以丑角应工的小兵丁。精美典雅的唱词,并不是雅得让人理解不了,并不是雅得让人连字都不认识。朴实无华的生活语言,也不让你感到他们在耍贫嘴,也不让你感到他们俗不可耐,也不让你感到他们拖延了戏剧节奏。正是这些剧中以丑角应工的各色小人物朴实无华的生活语言,引领你静静地听,细细的品。去欣赏,去品味那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程派唱腔,去体会,去感悟那程派唱腔中精美典雅的文字。这些个以丑角应工的剧中各色小人物与剧中女主角,相得益彰,互为衬托。
二. 在对程派剧目的欣赏过程中我发现,从京剧传统老戏到这些程派经典剧目,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的京剧观众,很难找到它们之间有多少明显的差别。在我看来,这些程派经典剧目,除唱腔是属于程先生的,其剧本结构、故事框架、叙事方法、人物设置,等等好多的方面,都是属于传统的,都是属于京剧的。也正是程派剧目的这些特点,使得这些程派经典剧目与那些诸如《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玉堂春》一类的传统骨子老戏一起,在今天原本已经不景气的京剧舞台上,还在为京剧艺术支撑着门面。也正是这些剧目,还能够日久弥新,久演不衰,显示着传统京剧艺术顽强的生命力。
我感觉,传统的京剧骨子老戏,就是指那些从徽班进京,到徽剧于其他剧种的融合、蜕变而成为京剧,又在京剧各大流派诞生之前的京剧老戏。传统的京剧艺术,是因为有了以清王朝皇室成员们为代表的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确立了他的国粹地位。又经过了以达官贵人、士大夫阶级为代表的文化精英们的加工和改造,——提升了他的艺术品味。而不断的得到来自乡野民间,市井民俗,平民百姓们为他充实着的乡土气息和生活共识,更使他始终保持了鲜明的平民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歌颂的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他们宣扬的也不是封建的迷信和糟粕。他们承载的是文化,承载的是传统的民族文化,承载的是以儒、释、道、墨、法为代表的国学思想,但凡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无所不在其中。
罗婴公老先生、金仲荪老先生、翁偶虹老先生所创编的程派剧目,遵循的是传统京剧的艺术规律,彰显的是传统京剧的艺术风格,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向传统骨子老戏一样,承载了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实际上,从传统骨子老戏到程派的经典剧目,有发展,也有创新。但这种发展和创新,是建立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京剧传统的骨子老戏深悟理解基础之上的,两者之间是一种不带任何印记的自然过渡。
在今天,有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是承认还是不承认,不管你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一方面《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玉堂春》一类的传统骨子老戏久演不衰,逢年过节,开幕庆典,都要拿出来应景,支撑门面。另一方面能保留到今天京剧舞台上的程派经典剧目,数量还是很可观的,而热爱程派艺术的戏迷票友和观众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这些难道还不够发人深省吗?因此,对于传统骨子老戏,对于大师们的经典作品,我们应该加倍的尊重他,加倍的爱护它,力所能及的保持它的本真和完整。
三.让我们再回到北京长安大戏院的演出现场,演出是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幕的。为报答观众的盛情,程派名家迟小秋加唱一段〈春秋亭〉的二六。并深情的表示,今后要与北京京剧院的同仁一道,为京剧程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听来令人振奋,令人欣慰。
我感觉,有一出同样是南方地方戏的《双玉蝉》,很适合被京剧移植。剧中女主角曹芳儿悲苦凄惨的一生,也很适合程派名家迟小秋用京剧的程派艺术风格去演绎。另外,琼瑶笔下的《哑妻》也是个很不错的题材,用程派的声腔来演绎方依依无言的呐喊与抗争,绝对是一位颇具挑战性的戏剧人物。还有,白先勇先生的《玉卿嫂》,演员用京剧的唱、念、做、打来表现角色从期待到破灭、从愤懑到情感的迸发,演员演来一定会很过瘾。再有,我一直觉得《红楼梦》中的秦可卿,也是一位非常适合迟小秋用京剧的程派艺术风格去展现的艺术形象。
以上的这几位女性形象,都是具有程派经典剧目中同样有悲剧色彩的悲剧女性。所不同的是在他们身上更能折射出当代社会、当代人们更为关注的家庭伦理、性爱婚姻等热点话题。如果,程派名家迟小秋用京剧的程派艺术风格去展现她们,用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去塑造他们,深入的挖掘,大胆的刨析这些人物内心深处最为本质的那一面,遵循传统京剧的艺术规律,彰显传统京剧的艺术风格,秉承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我想,这样的京剧作品,更能换来广大京剧爱好者和广大京剧观众的热情与期待,更能迎合当代社会和当代各界人士更为广泛的关注与共鸣。
有报道说,“正处于演艺成熟期的迟小秋对程派的继承,已经从描摹层面进入到探求境界”,看过《碧玉簪》的精彩演出之后,我深有同感。并由衷地希望迟小秋在继承、描摹的同时,在探求的境界里大显身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也属于程派的,更属于京剧的戏曲新作。

本贴由青龙桥于2006年3月05日08:42:12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