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94年四川举行的名家名段演唱会上认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从那时起我由一个京剧盲成为一个票友,并在电台主持戏曲节目,其间得到了于先生的关心和支持。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我们又重逢了。每天他既要接受记者的采访,还要接待专程前来酒店拜访的戏迷,除步履蹒跚的老戏迷外,中青年观众占了多数,他热情地和每一位来访者侃侃而谈,毫无名家的“架子”,使大家感到他平易而谦和。10月26日下午在与票友联欢时,于先生当场清唱拿手好戏《上天台》、《三家店》唱段,让蓉城戏迷大饱眼福。

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有奋斗拼搏的历史,于魁智也不例外。当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向全国招收五名插班生(其中只有两名老生名额)。这个消息使他高兴得撤夜难眠,可惜沈阳京剧院却不肯放行,最后在父母支持下,瞒过院负责人,从沈阳站立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应考,不料到北京离考试日期还有四天。由于举目无亲,只有白天到中国戏曲学院练功吊嗓,晚上则以北京火车站候车室的长椅为床,饥饿时买几个火烧充饥。为了寻求深造的机会,什么苦他都吃过,又哪怕是挨饿受冻呢?初试那天,他以现代戏《箭杆河边》和传统戏《空城计》的唱段获得了考官的一致青睐,当即决定他不用复试便被录用了。学习期间先后得到了前辈李世霖、王世续、叶蓬等先生们的精心传授,1982年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初到中国京剧院的头三年,只能担当配角。在这期间他一面利用演出之便观摩学习,一面加紧练功吊嗓,时刻为自己将来的演出做准备。1985年袁世海老师率团赴鞍山演出,一次偶然的“救场”机会,袁老师破格叫于魁智担当关羽一角。由于平时专心观看过红生戏,他便大胆的答应下来。在仅有三天时间里,他从字幕上记下唱词,跟随团导演学习身段、唱腔,公演时竞奇迹般获得了同行和观众的好评。

从那次“救场”之后逐步增加了演出的机会。在袁世海、李世济、杜近芳、刘长瑜、冯志效、杨春霞等前辈艺术家的指导和关心下,使他的艺术水平逐渐提高。与老艺术家的多次演出中,使于魁智放开了眼界,剧艺日增。同时在杨(宝森)派著名老生名家李鸣盛老师亲授下,他懂得了如何掌握杨派的气口与神韵。并学会了《乌盆记》、《文昭关》等多出杨派传统名戏,艺术不断走向成熟。

于魁智像一头拓荒牛,在京剧这块土地上顽强的耕耘、收获着。从1987年起先后荣获全国青年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第一名,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94年1月又成为第一届“中国京剧之星”。到今日跻身于京剧名家之列的于魁智除参加中宣部、文化部组织的重大演出,还先后到香港、台湾和美国演出,大获成功,盛况空前,为弘扬京剧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3年5月随中国京剧院首次赴台,令台湾的观众大为倾倒,被誉为“最具有票房魅力的文武老生”。这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被评为“1995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十杰青年’”。1996年,在山西静乐县老区演出时,看到当地的孩子们在露天上课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当即捐出数万元资金修建了一所“魁智希望小学”。

于魁智始终坚持以精品意识奉献给观众,站在而立与不惑之间的他,用近两年时间、投资17多万元,精心录制发行了《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录音带,其中包括《杨家将》、《失空斩》、《伍子胥》三出大戏的的全部唱腔,这些均为杨宝森先生开创杨派艺术的看家戏。于魁智在盛年把杨派的经典之作继承下来,充分展示了他清醇、酣畅、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演唱风格,堪称艺术精品。于魁智是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位自己投资录制音带的,并以此作为对杨宝森先生诞辰88周年纪念的献礼。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此举措上充分体现出来。

在继承杨派艺术的基础上,虚心好学的于魁智又力争把李少春先生的艺术继承下来,这些年他先后上演了李少春的《打金砖》、《响马传》、《野猪林》等,社会反响不错,凡是公演几乎场场爆满。今年底,他将在现代京剧《白毛女》中前演杨白劳,后演王大春。特别王大春的人物形象及唱腔设计,将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祝愿此剧公演成功。同时欢迎这位跨世纪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早日带着他的好戏,来成都进行专场演出,蓉城的广大观众也盼望这一天早日来到!

作者信箱:jingjupanfeng@sina.com

转自《清凉茶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