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树棻合作)写她自己父母周信芳和裘丽琳由恋爱结合到十年浩劫中双双遇难丧身的长篇纪实体小说《伴飞》已在《小说界》1985年第6期发表。这对于我们想了解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生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值得一读。对于周、裘两人的情况,我一无所知,提不出什么意见,但从作者描写的细节中,却被我捉住了一处破绽。 原来裘丽琳第一次看周信芳的戏,是在上海丹桂第一台,周在《鸿门宴》中扮演张良,小说中描写裘丽琳那天看周信芳的戏,"一撩帘子,场上就是个满堂彩,以后一直彩声不断,我也就这样一眼不眨地直看到了散场和谢幕。"按是年周信芳30岁,周与梅兰芳同庚,都是中日甲午战争那年诞生的,那么裘丽琳看戏当在1924年间,其时戏曲舞台上根本还没有谢幕。
谢幕是从国外流传过来的,起初只见于话剧和歌唱会上,那也是在30年代后期了。京剧谢幕要迟到40年代在上海才逐渐推行起来。有人说抗战胜利之后,梅兰芳剃掉胡子重新粉墨登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散场后观众仍依依不肯离去,梅便启幕答谢,此乃京剧谢幕的开端,此事我未作考证,只好姑存一说。但就在这个时期,有两位京剧名演员不愿谢幕的事,我是亲眼目睹的。一位是盖叫天,他的个性古板,开头不习惯于来这一套,所以戏毕落幕就推出一块"敬辞谢幕"的牌子,表示婉却;又一位是程砚秋,他做事认真,考虑谢幕时自己是以演员本人的身份还是以剧中人的身份来出现好呢,一时拿不准主意,他在尚未想通之前,就不愿轻举妄动。因而盖、程两位的谢幕更要比别人晚一些时候。据此可见,凡是新鲜事物由发生到普遍盛行,总会有一个认识上的曲折过程。正因为当初一度出现过这样抵制谢幕的现象,我可以肯定京剧谢幕已经是40年代的事情了。
我指出这一点作者在描写细节上的失误,并无否定全书真实性的意思。我还记得50年代的电影《战上海》,这是一部写上海战争的片子,可是拍摄的南京路镜头,在路面上居然出现了当时没有的人行横道线,即使是这么一点小疵,也使观众感到别扭,不舒服,留下了不真实的印象,其实这一点美中不足,拍摄时如稍加注意,是容易避免的。因而本文举谢幕为例,只不过想提醒年轻作者遇到历史题材,在具体细节上,千万要防止"想当然"或"马虎过去"的写法。
(摘自 魏绍昌 著 《戏文锣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