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近郊,有旷野山岳之气者,数天平山为最!数十年间世事变迁,遗迹颓废,更增添几分古朴、沧桑之感!
大凡游天平山,留给人心中,红枫秋叶,山岳和古迹与农田、果林、苗圃、零星村舍相接,一望无垠,自然和谐,一派郊游佳境,令人心旷神怡!
今岁夏日,友人相约登天平去哉!数载未去,小车停止道旁,下车一看,农家小路,狭窄不堪,破落街坊,小店门面数间。少不得有买卖人兜售杂物,邀客用餐。山呢?见连绵围墙,背首恰有一入口处,门面是园林入口通用式样,票界一人一十八元!
既来之,且进之!一进又一进,新修小庙二、三间,里面不知何方请来土地、剥落旧佛,“百衲破衣”,难详此乃何方神道;吊不起拜佛求仙之愿。更无有什么扁额、楹联,一看属“多快好省”产物,硬撑场面。
待走完新修“景观”,周边方是旧场景,多了几多间小吃店,还围了一点东倒西歪栏杆,有垂头丧气小马一二匹,供摄影道具,算是活物,余者枯叶满径,陈灰厚积,门票收益无助管理。总算山上树林尚青翠,那是得日月精华,大地灵气,与强凶霸道的人类勿搭界!
行进半山腰,坐青石闲聊,环顾四周,孤山野林,与田野、溪流无端隔断,犹成围困垓下之势。下山归家去也,留得一点怅怅曰:别了,天平山!
山野园林化,约是时兴又一命题。城市扩展,近郊山林辟近,用苏州当年士大夫情趣,围旷野山林,恰似草原雄狮,山岗猛虎,进了栏栅一般,是孰取?不孰取乎!笔者总觉得,改变虽未必不可,但是应合乎天然,近乎人情,一种模式百般套用,根据不外乎:“总为钱财收拾起,何忌天然受伤残”,违背自然和谐,殊为可惜!
以上述情景引伸戏曲,戏曲本是一种人生娱乐,京剧,出自民间,平民百姓自娱自乐,少不得还有盼清官,助民生,除恶霸,解冤狱的祈愿。同时娱乐也成了一部份人的谋生手段,过去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成名之初,当然也不例外。这原本旷野山林般的京剧,嗣后渐入庙堂之高,处世历人渐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态,自早岁进京作皇家供奉,晚今更捧为上宾,尊为国粹,离却平民百姓渐远,名角影响,这多米诺骨牌相靠,潜移默化,不自觉对这门行当越说越玄,这个动作似太极,那个形态如飞天,手指儿一挽兰花指,名家示范当是敦煌那边来,艺术升华当得喝采,但若忘却根本,也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当年鲁迅有些话是出于偏废,但多少印证,今贵妃,明天女;朝散花,暮醉酒,闹到后来,“折腾中被掀了台面”,还汝二分面子,唱八本样板戏去罢。戏曲过份地紧跟潮流,虽则其中有几多无奈,但长久看来,未必是幸事。
坛上近期论争中,尊辈长者才思敏捷,见地特高,笔者增长不少见识。首肯有京剧行内老先生,不耻下问,屈就网站小论坛。此话怎讲?君不见有几个名人和场面上有席位者,愿放下架子,与网友共商、切磋乎?此为一。
既然自知网上见识,为“廊庙之高才”所不屑,那么我辈更应自尊、自重、自爱,因此,有先生们能认真摆开见识,笔者特别敬重。此为二。
铺垫以上,有先生提到“形而上学”,这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观念,用得实在是好!网上研讨,很易堕入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而终身司职于戏的老先生,表达意思我辈很吃力地,基本上揣摹出来了,文字表达未必到位。因此,若就事论事地去对待,就又犯了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毛病,争斗不息,大上其当也!此为三。
京剧是戏曲,不同于戏剧,与绍兴戏也不能比,这绍兴戏晃悠晃悠上场门出来了,而京剧,按着板眼,踏着锣鼓,程式化特苛,也正因为此,《拾玉镯》大姑娘好演,小姑娘也可以演,毛丫头好演风情万种。也正由于此,很容易越说越玄乎!这节骨眼上,研讨京剧技艺者,不涉及敏感底线,就更应该深入浅出,客观分析,让别人看懂。应该探索事物的本源!
而把一种艺术当成一种信仰般地追求,是可钦佩的。但是一旦陷入繁琐的考证,信仰形同宗教般的虔诚,也许这就成了一把双刃剑,或者是盲目地崇拜,紧固了自己本应活跃的思维,而另则,艺术在偏狭的思维方式中,本身消亡得就更快。时下有一些现象,似某报告文学作家对《红楼梦》秦可卿的“追索”让人迷惑。误导来自四面八方,艺术大有可能成为渺小的危险。连旷野的山丘都要圈起来,很值得我们的深思!
别了,天平山!天下之大,有的是可登之山。而京剧只有一门,老祖宗两百年雕琢,一桌二椅,少添家什,偶技艺于平淡、含蓄中为上佳。兜了一个圈子,似又回到“简单的,也许是最好的!”上头去了!人生苦短,看懂京剧这门艺术,笔者还得不断学习!
本贴由鹧鸪天于2005年12月03日01:07:35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