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老生行当的诸多流派里,当属一脉相承的谭派、余派、杨派研习者众。但是马派虽然从其形成、创立之时便收指摘,但后继者较之高、言等派却还显得蓬勃。只是凡事入门容易而得真髓难,马派亦然,这恐怕是戏迷对任何流派的传人皆有“微词”的原因吧。
马连良在那个时代的艺人中堪称大师,不仅在继承贾洪林等前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有所发展,而且兼收谭、余等流派之养分,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马派唱腔俏丽多变,做派老到细腻,台风潇洒自如,难能可贵的是其在服装舞美上对京剧的发展也有贡献,因此其自成体系的历史地位是当之无愧的。因而,继承这样一种流派绝非容易。且不说“马连良的玩意儿是根本学不了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就是要把继承与用心的模仿等同起来,其难度也是不小的。
三四十年代学马有一定成绩的如李盛藻、言少朋、王和霖等先生影响不小,然也存在明显不足,何况当今健在的后学者呢?现基于我看戏的浅薄见识,分别简要谈谈我对冯志孝、张学津、安云武、朱宝光、金福田几位马派传人认识:

(一)冯志孝

在我看来,冯志孝学习马派是下了苦功的,成绩也是最明显的。在建国后享名的马派传人中,冯志孝享名最早。60年代初,冯以倾心马派的艺术热情下全力学习马连良,很有些味道。加之冯身处中国京剧团,得李少春、袁世海等提携,不仅学马条件得天独厚,而且自身长处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据我外公云,冯志孝登台实践《淮河营》时,袁世海配演刘长为其增色不少,但冯的表演也确有令人翘指之处:举手投足让人觉得很有马连良的味道,特别是许多细微之处也和马一般无二,引来不少彩声。只是冯彼时唱腔稍显飘忽,令人觉得潇洒的层面未及而鲜嫩的方面尽露,是为不足。
马连良在1961年收徒冯志孝、张学津是经过考察的,同时这也是马的明智所在。一个流派能够传承下去与否的关键在于继承人。当时马连良早期的诸位弟子或改行为导演,或奉上级指示继承别的流派,这些情况促使其抓紧时间挑选并培养自己的艺术接班人。冯志孝出身梨园世家,加之酷爱马派,是理想的人选。作为冯本人来讲,嗓音高亮,颇有马年轻时的优势;肯动脑筋,伺候老师时对马的演出仔细观摩,又多了几分学马的资本。所以,1961年至1964年的四年时间,奠定了冯志孝传承马派艺术的根本基础。
文革时期,冯志孝与杜近芳合演了《红色娘子军》,虽名气不能与童祥苓等人相提并论,却也在那个艺术枯萎的特定年代得到了难得的艺术实践机会。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伴随着全面恢复传统戏,冯志孝上演了大量马派剧目,为振兴马派做了一定贡献,他经常演出的《清官册》、《十老安刘》、《群英会》、《借东风》等很具马派风范,从而确立了他在那个时期作为马派代表的地位。 予生虽晚,然90年代中期看过冯志孝的《清官册》、《淮河营》、《四进士》,近几年多次有幸在人民剧场等地观看过他的《龙凤呈祥》,其饰演角色无不细腻传神,台上动作皆有准谱,实属不易。他在音配像中的表现极好地说明了这点,可称严丝合缝,足见他学马功夫之深!顺便说一下,有的演员今天演的和昨天不一样,后天演的和今天又不同,一看便是没有传授过的,反而自称什么创新,真是可笑。
近些年冯志孝演出甚少,除晚会清唱外便是逢重大节日与名家们合演《龙凤呈祥》,颇显单调。而且,冯志孝(包括张学津在内)在这出戏里大多是不赶鲁肃的,令人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我一直欣赏冯志孝的艺术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冯按照老师的叮嘱结合自己嗓音高亮的特点,学习马连良二十年代末嗓音大好时的特点,同时并不在“舌头”上下太大功夫。但是,冯志孝的缺点也不能说不明显:马连良念白“一顺边”的缺点冯志孝也是如此,唱腔缺乏厚重而偏求俏丽,做派有时有些“孩气”(借用一位网友之语,意即活泼有余而凝重不足)。据说冯志孝不收徒,这对流派的继承也是无益之举。
此外,冯志孝一直热心捐助希望工程且不声张,其艺术家的心胸亦昭然可见。

(二)张学津

张学津是1941年生人,今年62岁。他学马派之前在戏校从余派名家王少楼先生学习,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基础。和冯志孝同入马门后,侍奉老师左右,连学习带熏陶更是进步不小。
1969年,张学津进入上海京剧团演出革命样板戏,直至八十年代初恢复传统戏时才得以充分展露艺术才华。当时上海方面对张学津也很重视,由他出演了《苏武牧羊》、《清官册》等马派戏,观众对他的成绩也很认可。我本人收有1981年他在上海录制的唱腔专集磁带,剧目计有《借东风》、《赵氏孤儿》、《淮河营》等,声音、气口、劲头酷似乃师,让人尽情领略了马派特色。我以为这盒音带是张学津至今灌制的最佳版本。
回到北京后的张学津似乎并没有再上层楼,随着《画龙点睛》的广受好评便一度消沉了。近来观看孙毓敏的回忆录《我这两辈子》在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因,但说的也很闪烁,并不透彻。大概也是不堪回首之故吧!直到90年代初,音配像工程的全面启动才使人们又一次领略了张学津的艺术水平,也给了张学津展示自己钻研马派成就的最佳舞台。在其父张君秋、师兄迟金声、马崇仁的指教下,张学津比较圆满地为大部分马派剧目配像,使观众在欣赏了马派艺术的风貌的同时也公认张学津的做工达到了较高的水准。综观他配演的剧目,我认为以《胭脂宝褶》、《打鱼杀家》、《串龙珠》、《三娘教子》等最为传神精彩,以《三顾茅庐》最为平平。
张学津嗓音自2000年前后开始塌中,现在已经非常明显。许多人基于他在音配像中为马先生当年的演出配像便直观以为张学津的嗓音现在仍很好,这直接导致看完张的演出后大失所望。张学津有时在晚会或庆祝仪式上清唱几句《四进士》或《清风亭》尚还能对付,然彩唱《甘露寺》则力不从心了,非当年所比。今年看其出演《大唐贵妃》的暮年李隆基,神形兼具,惜嗓音已有力竭之感。马连良先生晚年嗓音虽然日趋暗淡,可未似其弟子之程度也。

(三)安云武

曾记得数年前安云武曾在央视的《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节目中出镜,回忆马先生对其的教诲,表现出继承、传承马派之决心很大。我看安的戏不多,包括《乌龙院》、《黄金台》、《甘露寺》及《河东狮吼》,反觉《河》剧甚有新意。盖该剧为孙毓敏、安云武等量身而作,短小风趣,且安云武演出了一些马派特色。
安云武演戏的优点在于他的戏戏路明确,使人一望而知是遵马派路数,台风力求潇洒,缺点是略嫌做作,表演的痕迹过浓,念白停顿处理不好,即使是马连良亲授的《白蟒台》也令人觉得平平。我总以为学马派重要的不光是学“流水”,“散板”、“摇板”更显功力。安云武的“摇板”尚可,“散板”却差得多。

(四)朱宝光

朱宝光青年时代在天津学戏曲,曾得杨宝忠先生指点,1971年调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70年代后期起,朱宝光不断得到马连良亲传弟子王和霖的指教,从王学习了《打鱼杀家》并以书信、录音的方式加工了《游龙戏风》、《黄金台》、《武家坡》等戏。难得可贵的是,朱宝光注意挖掘一些冷戏,这些戏同样是马连良当年上演的,现在已经濒临失传,如《江东桥》、《渭水河》、《九更天》等。1984年10月,王和霖与李鸣盛在宁夏分别正式收徒朱宝光、李崇林。后王和霖返回北京居住,长期住在朱宅,对朱宝光更是悉心传授;叶少兰等名家对他也是大力扶持,因此,朱宝光学习马派的条件较之一般人是得天独厚的。
综观朱宝光的马派艺术,做工、唱工发展协调,擅演剧目数量较多。我多次观看朱宝光的演出,感觉他在第三代马派演员中可居首位。不过,朱的缺点是唱快板、流水时,包括念白时,有吞字、倒字的现象,让人听不清楚或听起来吃力,是为大忌。
据云朱宝光人品很好,无旧戏班演员的习气,对二、三路角色及龙套角色的演出也很专心;此外,他助人为乐,心胸坦白,待人诚恳,无愧于解放军文艺战士的本色。这在当今的文艺界是极少有的。

(五)金福田

金福田老先生今年八十高龄,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倾心马派艺术,年轻时也曾先后从王和霖、奚啸伯先生的学戏。金福田虽为票友,在当今马派领域可占一席之地,盖其自身练功不辍之故。每在北京东城文化馆演出时,金先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他嗓音清亮,身段标准,尤其《苏武牧羊》、《赵氏孤儿》、《三娘教子》等水准不在冯、张之下。此次票友电视大赛,金先生的出色演出让人从内心深处为这位老人家喝彩,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

时下马派艺术尚不景气,继承尚有困难,发展更是奢谈。我在写此文时多次心有慨然。本想多写,可水平有限,文笔不好,请各位感念我对马派的喜爱而不加深究。如有兴趣,可发邮件至p19p@95777.com共同探讨。

本贴由石跃于2003年11月08日20:12:1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