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电影《江姐》的首映活动上,一头卷发的张元冲着一位同样一头卷发的年轻女记者笑着打趣说:“最近老能看见我,你们是不是都烦了?”也难怪张元这么说,在短短的一年中,他一口气拍出了《我爱你》、《江姐》、《绿茶》三部风格迥异的电影。
动机源于感动
谈到被无数人问及的拍摄动机,张元坦率地说,最初的创作冲动源于一位朋友拿来的中国京剧院复排的《江姐》演出录像带。以前对京剧一知半解的他,突然被这部戏的现实意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打动了,同时,打动他的还有主演张火丁,她唱腔、音韵的质感远远超过了许多流行音乐。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江姐的形象和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有意义,而在信息时代,通过京剧也仍然能够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
这是一部非常现代的电影
一些人认为,所谓京剧电影,包括这部《江姐》,只不过是用胶片对于舞台表演的一种记录,导演的主观创作空间会被大大的限制住。对此,张元认为,自由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自由空间里创作更有意思。他并不认为这部电影是单纯的记录,而是在处理每个光线、每个画面、每个镜头、每次剪接时,都有导演的感觉融入其中。这部电影,就是用电影的语言将京剧艺术的魅力加以展现和重新放大。
年轻人会喜欢这部电影
谈到票房和观众的受众面,张元充满自信,这部戏的票房绝对不会差,而且年轻观众肯定会喜欢。
张元说,他自己就是在拍戏的过程中渐渐迷上京剧的。在片场,他总是坐在监视器后面,一边拍戏一边欣赏着国粹艺术。剧组中的许多原本根本不懂京剧的年轻人都和张元一样不知不觉地迷上了京剧,现在每个人的家里、车里都有不少关于京剧的磁带和书籍,一位化妆师,更是在拍摄时每段都在下面跟着唱。张元说,看看这就是京剧的魅力,所以在今天拍这样一部电影的确很有意义。
已经接到了柏林电影节的邀请
《江姐》在片头和片尾的字幕中都采取了中英文双语的方式,显然,张元想把这部京剧电影推向海外。而这部电影从开拍那天起就一直备受国际艺术机构和个人的关注。
拍戏的时候有一个日本公司的老板,本来是来谈《我爱你》的日本版权的,可在排演场一坐就到了夜里12点半。那天正在拍彭松涛就义那场戏,他不懂中文,感动他的是表演形式和音乐节奏。德国戏剧节主席贝尔哈斯是第一次来中国,看罢《江姐》的演出,他说,江姐就是中国的圣女贞德,既是英雄又是充满爱情的女人。他立刻邀请中国京剧院参加6月21日在科隆举行的世界戏剧节,在科隆教堂广场前演出。这也是中国革命题材的戏剧首次亮相国际级主流戏剧节。
不久,法国的艺术节,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艺术节等等都向《江姐》发出了邀请,而最近包括柏林电影节在内的诸多国际电影节也向张元和《江姐》伸出了热情的手。(记者
赵爽)
人物链接
张元简历
1963年生于江苏,祖籍南京,自幼学习绘画。1989年北京电影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被联合国授予文化和平奖。
主要作品:电影:《妈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大奖);
1992年的《北京杂种》(获瑞士洛迎诺电影节特别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1996年的《儿子》(获鹿特丹金虎大奖与最佳评论奖);《东宫西宫》(正式入选1997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奖、获意大利托米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以及斯洛文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8年的《过年回家》(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等四项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数字电影《金星小姐》。
2002年《绿茶》、《江姐》、《我爱你》纪录片:《广场》(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意大利国际民族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1999年的《疯狂英语》(获米兰电影节最佳影片)。
(摘自 《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