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以下简称"《刘》剧")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排演了六本,引起了轰动,形成了"刘罗锅现象"。2月22日由《中国京剧》杂志社、北京市文化局、北京京剧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联合召开了研讨会,就该剧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研讨。《中国戏剧》、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戏剧》主编王蕴明和北京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秦华生主持。
一、"贺岁戏"与文化市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琳认为,从风格上说,《刘》剧摆脱了京朝派的凝重,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愉悦感,贺岁的意味很浓。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刘文峰认为,《刘》剧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获得了最佳的票房收入,有多方面的原因。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放在先并取得成功,使观众产生了欣赏同一题材京剧的愿望;众多著名演员的加盟,吸引着广大的京剧爱好者;而且演出是在北京人气最旺的长安大戏院,上演时间又选在春节前后的文化消费旺季,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戏剧》庚续华说,《刘》剧在出来之前,通过媒体的大量宣传,市场的运作机制很现代,很成功。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丁汝芹说,《刘》剧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京剧商业属性的重新探索,以商业娱乐形式应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在春节期间打出贺岁牌,三年推出六本的连台本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符合市场化的规律,京剧自有生存的希望。其实"商业文化"一说本身并无贬义,商业化能刺激创作的发展。
二、关于连台本戏问题
刘文峰认为,从历史上看,连台本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演出形式。它需要相当的物质基础,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有热闹的场面,诸多名角的联袂演出等要素。以此来进行衡量,《刘》剧是一个成功的连台本戏。中国戏曲学院编审陈培仲认为,《刘》剧前后故事情节缺少连贯性,与其称连台本戏,倒不如称为系列剧更为恰切。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吴乾浩说,该剧称系列剧更为恰当,是用贺岁这根线穿起来的。类似以前的节令戏,是还戏于岁。《中国文化报》副主编徐世丕说,《刘》剧三年迈了三大步,六本都在舞台上立起来了,市场效益已经显现,专家和观众也都认同。北京搞这个连台本戏,给全国的文化厅局趟出了一条好路。北京市文化局一把手亲自策划,亲自抓,一直做了下来。又有主力剧院全力运作,邀请了一批专家、名编剧和有实力的演员加盟,为振兴京剧做了实事。北京搞连台本戏虽然比上海晚,但后来居上,规模更大,效果更好。这些都为振兴京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连台本戏研究不够,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三、强烈的喜剧风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所长刘祯认为,《刘》剧的喜剧性是建立在对历史题材的政治性、对抗性进行解构基础上的。虽然刘墉与和ÿÿ代表不同的力量,有对立性的一面,但细节上的喜剧色彩比比皆是,使这种对立在喜剧手法中得到消解。现代语言和调侃的使用,更为该剧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喜剧风格。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周传家认为,《刘》剧融合了歌颂喜剧、性格喜剧、批判喜剧、情境喜剧等,甚至吸收了闹剧的一些东西,是对传统喜剧的发展。北京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秦华生认为,在戏剧事件和剧中人物行动中展示出的荒诞性,构成了本剧主要的喜剧成分,脱离了浅薄的搞笑,使该剧显得比较深刻。
四、对历史题材故事的"正说"与"戏说"
薛若琳认为,在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中,有"戏说"与"正说"之分。《刘》剧介于二者之间。其主要事件并非史实,但演绎的却是很严肃的故事,主要人物在历史上又都实有其人。在娱乐地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主创人员阐释了他们对这段历史和这个故事的观点,应该称之为"乐说"。吴乾浩则说,首先,《刘》剧不属于"正说",但也不同于"戏说",可称为"嬉说"。戏曲评论家龚和德说,写古人有历史化和非历史化之分。中国传统戏曲基本上是非历史化的,顶多是半历史化的。"正说"和"戏说"都可以,不存在哪个意境高,哪个意境低的问题。《刘》剧是非历史化的,属于"戏说"类,不一定要用新的名词去解释,"戏说"这个词完全可以用。秦华生提出,为了历史剧有观赏性和戏剧性,有剧场效果,就需要大量编造。从某种意义上看,历史剧都属"戏说"范畴。
五、京剧是平民化的通俗艺术
龚和德认为,京剧原本就是精致化了的通俗艺术,它的精致表现在唱念做打以及音乐、服装等方面,而其文本始终是通俗的。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京剧的俗化之路被阻隔了。《刘》剧在京剧的俗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朱文相认为,在走向市场的同时,还戏于民是《刘》剧的成功经验之一。刘祯说,京剧原本是大众的、平民的艺术。但是自从它被冠以"国剧"之后,就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甚至成了教化、载道的工具。《刘》剧冠以"贺岁",是对载道观的一种消解。北京剧协秘书长杨乾武认为,《刘》剧虽然在平民化方面进行了努力,仍需深入。戏剧有人物、性格、价值等多个层面,应该在更深的价值层面实现平民化。北京艺术研究所博士薛晓金认为,《刘》剧是一种流行的时尚之作,是通俗的和多元的。传统的批评理论对其束手无策。理论界应该寻找批评流行艺术的理论支点。
六、《刘》剧在艺术上的继承与革新
龚和德说,《刘》剧把京剧传统的艺术特色与现代包装相结合,整体样式上有宫廷般的豪华,同时与京剧的古典美结合在一起。此外,《刘》剧的舞美也很有现代感,背景的山水画采用了灯箱的形式,使人明显地感觉到了现代气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刘彦君认为,《刘》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现代感与戏曲本体特征的一种有机的结合:第一,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放大了形式因素而不是内容因素。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哲学界解构主义的流行,内容对人们精神上的影响逐渐弱化,形式因素被艺术领域的人们所重视。《刘》剧中那些伴奏、唱腔、服装等纯属京剧形式的东西吸引着人们,给人以感官刺激,给人以心灵冲击。第二,《刘》剧在演出过程中放大了过程因素,弱化了结果。一桌二椅被放大为亭台楼阁,一两个检场人被放大成十几个,满台的检场人推动着满台的亭台楼阁,在满场流转,展示了京剧形式的一种艺术景观。第三,强化了剧场性。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一会儿跳进,一会儿跳出;一会儿是演员,一会儿是角色;剧情一会儿是代言体,一会儿是叙述体;一会儿剧中,一会儿剧外。这种剧场效果既是一种对现代感的追求,又是对戏曲本体的一种回归。
七、《刘》剧的理论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所长王安葵说,刘墉与和珅之间的斗智,与乾隆皇帝的左右周旋,非常符合中国老百姓的审美需求,虽然《刘》剧没有传统的连台本戏中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但刘墉的聪明机智吸引着观众,使之看完前一本后欲罢不能,还会产生看下一本的兴趣。其次,前后六本中有4个演员演刘墉,5个演员演乾隆,4个演员演格格,这种几个不同流派的演员演同一个人物的做法,把握住了中国戏曲但求神似,不求形似的美学特点。陈培仲认为,该剧的主创人员有话剧界、戏曲界的众多精英,海峡两岸的名家新秀,体现了京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中国戏剧》副主编安志强认为,北京京剧院通过该剧的上演,与剧院建设联系起来。特别是五六本,全部由本团演员担纲,不仅演出了新的剧目,也培养锻炼了年轻演员。其意义不可低估。《中国戏剧》主编王蕴明说,《刘》剧的成就超出了一般一个剧目的成就,要从中国京剧发展史的角度认识它的价值,从艺术院团的改革、经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认识它的价值。其最大的成功是开放意义和创新意识。(张燕鹰,《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