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
由文化部教科司指导、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和戏曲艺术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深见杯戏曲专业学校京剧校际联赛”东北地区复赛已于日前落幕。其中,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学生表演的《卖水》、《火判》荣获了一等奖。据悉,此次大赛是为解决京剧偏弱的部分行当人才匮乏而专门组织的,在北京、天津、辽宁、山东等地的艺术院校及戏曲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据悉,本次联赛还将于元月在北京举行汇报交流演出和颁奖大会,希望能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对戏曲教育的关注,调整戏曲人才均衡发展与剧院、团人才需求的关系、扩大艺术人才培养的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本次大赛评委组组长、荀派传人孙毓敏。采访中,孙毓敏还不时地边做动作边哼唱,足见这位老艺术家对京剧的痴迷,同时,她也表示了对京剧现状与发展的担忧。
记者:您能谈谈举办这次校际联赛的初衷吗?
孙毓敏:作为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我一直关心着戏曲教育的现状和形式,有些事真使人心焦。前些日子,我受全国政协京昆室的委托,到各地艺术院团走了一圈,剧团不景气为什么?缺人才啊!我发现剧团中有的行当如大青衣、大武生、唱功老生等人才济济,热门行当的演员都会那么几出戏,排着队等着唱,而像花旦、小生、做功老生、文丑、架子花脸和武花脸等吃功费力的行当就不怎么“吃香”,有翻打跌扑专长的武戏演员更缺,具有戏曲特色的技能、技巧、绝活也面临失传。这些行当因不受重视缺乏后备人才,出现了京剧剧目越唱越少、人才发展路子越来越窄的现象。从戏曲教学角度来看,这些行当的教师和学生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不爱学,老师也不想教这些“费力不讨好”的行当。这样剧院所需的行当后继无人,而我们输送的人才人家并不需要。我就想我应该为这些“弱势行当”的老师和学生做些实事,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
记者:在此次大赛中,您对这些中等戏校的学生有何评价?
孙毓敏:有些学生的表演还是很不错的。比如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学生张潇涵表演的《卖水》就很好,老师智秀琳教的到位,学生学的也好,这孩子的眼神、动作都完成得规范、到位,交待得很清楚,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火判》的表演也挺好。不过,这次大赛中也看出一些学生表演时无表情,动作也很呆板,但我认为这不是学生学的不好,应该说是老师教的有问题。
记者:此次大赛是专为那些“弱势行当”举办的,您认为这样可以收到一些成效吗?
孙毓敏:这次比赛的院校是以中专生为主,因为这是戏曲人才培养的打基础阶段,对提升中专教学的含金量会有一定的作用。共有8省市的10个学校参加了比赛,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一些学校“弱势行当”的老师纷纷反映,终于有人来关心“弱势行当”的教学了,这是在中等戏曲学校专业教学中展开的一次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活动。他们还表示要好好干,把好苗子、好学生推举出来。我认为,这次比赛,对全面推进戏曲教学、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均衡培养戏曲人才及艺术院校间经验交流都有积极的意义。“弱势行当”人才缺乏是京剧教学的软肋,不尽快引起重视的话,就会从专业向业余靠拢了(业余演员有好嗓子也能唱),剧目也会越来越单一。
记者:除了有些京剧行当较弱外,京剧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孙毓敏:我认为教师断档、水平不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这次比赛中就能看出来,一些剧目的方案比较老,有的指导教师比较年轻,自己本身就没学透,看着录像就教戏,自然质量差了。老师就像饭馆里的大师傅,没有好老师,学生也被糟踏了。京剧是一种形体艺术,教戏也是个学问。老师要先学会怎么做,然后分解开教给学生,最后再连贯起来。我感到对青年教师要进行再培训,要找名师指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另外,我还想号召那些有舞台经验的演员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振兴京剧,培养后备人才做些贡献。
记者:对于京剧的振兴,除了培养人才外,是否也需要培养观众?
孙毓敏: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理解、保留和发展京剧应该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京剧要发展,除了培养京剧人才外,京剧的观众也是需要培养的,我认为从启蒙教育开始,就应向孩子们宣传京剧的知识,使更多的年轻人学会欣赏京剧。不久前,北京就搞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受到了不少学生的欢迎。
记者:在倡导市场化的今天,您是怎样看待京剧的创新和发展的?
孙毓敏:现在有些改革创新把京剧肢解得太厉害了,造成了京剧话剧化、唱腔曲艺化等问题,所以我认为京剧的创新改革和京剧的保留工作要同步进行。 (记者 文继红)
(摘自 《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