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初,到文革以前,塘沽京剧的演出还是经常不断地。除一些俱乐部的演出外,塘沽有一个营业性的京剧团。挑班的主要是著名武生演员小盛春。常演猴戏,很为观众欣赏。但在文革时死在一个花园的荷花池中。其后还有著名京剧武生演员董文华、旦角尚明珠等在塘沽演出。他们是著名梅派青衣董圆圆的父母。尚明珠则是香港著名梅派票友李尤婉云的妹妹。董圆圆在梅葆玖教导下,成为当前著名梅派传人之一,后面还将介绍。
在60年代初还有,清河农场文教队业余京剧团,在塘沽剧院演出。这本是一个右派分子等反动人员改造的单位。但对外不称“劳改”,只是业余京剧团。这里的演员绝大部分都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和受过名家指点的北京名票。比如老生叶盛长即是有名的富连成班主叶春善的第五个儿子。(曾名叶世长),叶盛章、叶盛兰都是他的哥哥,著名的京剧演员。主要青衣演员就是梅派青衣赵慧娟,扮相、嗓子、做派不错。花脸连振东,曾经过侯喜瑞的指点。武生兼武净郭世华是中国戏曲学校的毕业生。还有几位老生、小生及武戏演员,则分别出科于“荣春社”和“鸣春社”。另有部分票友也各有宗法,具有相当的水平。他们经常演出不少老戏、本戏。不久,与他同一个单位、同样性质的丑角演员方荣慈也被送到了清河农场劳动。叶盛长打听到情况,向负责人提出建议,把方荣慈调到剧团来,以充实阵容。此后,又有一些北京的京剧演员因为各种情况而被送来。其中,最有名的要算马连良之婿、著名武生演员黄元庆了。
那时我工作很忙,看过几次,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叶盛长、赵慧娟等主演的“戚继光斩子”。据说这是李万春首创的戏。叶盛长在塘沽演出非常受欢迎。确实是科班出身,有着深厚功底,因而唱做俱佳。
这里根据资料介绍,顺便提一下叶盛长的妻子,谭福英的妹妹谭秀英。谭秀英是对叶盛长非常好的妻子。例如叶盛长被送去劳动教养的前一天,把那辆英国“凤头”牌自行车擦了又擦。他走后,谭秀英用布把那自行车裹得严严实实,放在顶柜上。对孩子们说:“你们谁也不许动,这是你们爸爸最喜欢的东西了。”
在叶盛长劳教的四年时间里,家中一点经济来源都没有了。一个女人带着八个孩子可这么过?他们唯一的儿子叶金援说:那时给自己最深的印象,就是母亲坐在椅子上,一边抽烟,一边发愣。儿子问:“妈,您又在想什么呢?”谭秀英答:“我在想今儿咱们吃什么?明儿咱们卖什么?”吃饭的时候,能听见母亲说:“今儿咱们吃电扇。”孩子们心里明白,母亲这是把电扇卖了。过些日子,又听见母亲说:“今儿咱们吃耳环。”孩子们心里明白,母亲把自己的首饰卖了。
丈夫获罪,子女受苦,谭秀英没有丝毫的离恨之心。这个从来不抛头露面的女人,为了等丈夫、养孩子,找到街道工厂,当了一名采购员。
1960年,叶盛长因演出劳累和心情郁闷而突发心脏间歇症。农场领导通知了他的妻子,谭秀英接到电报,即匆匆上路。一个30多岁的瘦弱妇女,背着几十斤重的衣物食品独自行走。路长,夜长,她深一脚,浅一脚,一盏路灯也看不到。夫妻相见,泪水涟涟,俩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劳动教养期满后叶盛长回到了家,那辆英国凤头牌自行车还在。
在中国京剧院二团,他唱了几年的戏,登台的机会不多,都是配角。“文革”乍起,叶盛长便从配角变为陪斗,斗三哥(叶盛章),他陪着;斗四哥(叶胜兰),他陪着;斗当权派,他也都陪着。
1978 年,叶盛长的右派问题获得改正。他以清白之身开始了新的演艺生涯。1980 年,叶盛长随中国京剧院赴香港,回到广州做汇报演出的时候,他在舞台上翻了一个“抢背”,当时就深感不适。待演出完毕,便突发了脑血栓症。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和锻炼,他的左臂和左腿居然恢复了大部分功能,原来的糖尿病也大为好转。痊愈后的叶盛长曾说:“如果没有妻子这个‘家护士’的严格管理,自己的病是肯定好不了的。”
生活就是这样,有一点温馨,就常有更多的苦涩。1985 年,谭秀英病倒了,检查的结果是白血病。一家人都吓傻了。临终那一刻,谭秀英对丈夫说:“看样子我得走了。撇下你,我真有点不放心。往后,你要多注意身体,多活几年……”她吐露的每一个字,都是用血泪凝成。牢牢绾在谭秀英心上的情结,渐渐松开,走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因身体不支,叶盛长彻底告别了舞台。他希望活到2004年,富连成建班100周年。但是他没有做到,2001年故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