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各行当角色,有时因随人物需要,头上需戴绸条,有黄、蓝、白等色。白色的常作孝服,蓝色的一般用于孝服或中年病人,黄色的应用较多,常见于老人或老年患者。
老生的黄绸条,有的在帽子外边,有的在里边,这是为什么?原因之一是跟戏中换装、赶场有关。《铁莲花》中刘子忠的黄绸条压在方巾之外,一方面有助于人物的扮演,另外此戏没换装问题可以不动黄条。黄条在帽子外边便于解下来。《洪洋洞》的杨六郎,黄条在其员外巾的外边,这与换装有关,不仅是为了病容。过去杨六郎死后,把其所围的腰包(白长裙)和头上的黄绸条都解下来,搭在台中间的椅背上,代表遗体;老令公魂子用云帚把六郎领下去,表示六郎英灵上天归位。六郎的黄带在帽子外边主要是为了便于解下来,不是单纯因为杨六郎生病。
有的角色,黄绸条在帽子里边,这虽然也有换装问题,另一个实际原因是没法戴在帽子外边。《李陵碑》的杨令公戴金大镫,黄条只能系在网子上,但是在碰碑卸甲丢盔之后露出白发髻,黄条压在网子上,倒显得更合适。《南天门》曹福戴黑罗帽,情况与此相似。再有一种情况是摘帽戴帽,这就更不可又解又系了。《桑园寄子》邓伯道先是系黄条戴员外巾;逃难时,换方巾,黄条一直在帽子里边,人物和扮戏都合适方便。
(摘自 原《戏剧电影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