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北京共有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北京戏曲学校,以及北京戏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新成立的北京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等4所专业戏校。戏曲专业的学费并不比影视、音乐等专业的学费低多少,但报考戏曲方面的学生仍不在少数,完全是“校方市场”,像北京戏校就表示,由于老旦学生过剩,近年将不再招收这个行当的学生。此外,各地戏曲剧团每年都要委托戏校为他们代培学生,这也是戏校的一个主要生源。
记者了解到,现在北京戏校已打破普通学校按年度招生的惯例,学生的主要来源是随来随报名。这种招生办法选择性很强,符合培养戏曲人才的规律。前来报名者全是小戏迷,像如今颇有名气的小老生穆宇进戏校时才5岁。他从3岁半就喜欢上了京剧,听起京剧录音来如醉如痴,一旦家长把磁带收起来,他就不吃不喝,眼泪流起来没完没了。另一名小老生陆地圆,从小就跟着在云南京剧院工作的父亲,简直长在了剧院里,6岁时进了北京戏校,现在是赫赫有名的“四小须生”之一。还有许多小孩在进戏校前,就有一定功底,按老话说,这属于“带艺坐科”。像“三王一汪”中的小丑王浩,6岁时就是带着跟头进的北京戏校。
著名戏曲评论家和宝堂先生分析认为,戏曲的特性决定它不可能成批地招生,这样选择的学生质量也不可靠,而很多戏曲名家都是出自于“插班生”,像张学津、李玉芙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当年都是北京戏校的“插班生”。现在北京戏校似乎又重复当年富连成科班所采用的梨园行传统招生方式,而富连成科班正是由于培养出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京剧大师因而在京剧史上久负盛名。
记者 吴焕 (摘自《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