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昨天一大早北京戏曲艺术学校就来了那么多的戏迷朋友,他们有的是从通州赶来,有的是从人民大学方向或更远的地方赶来的。原定的五十人不断增加到近百人,他们是来参加由本报主办的晨报读者参观戏校、观看戏校孩子们排练《智取威虎山》选段的。

过去在台上见到演员们的一个精彩唱段,一个“起霸”亮相,令许多戏迷着迷。而演员们在幕后是如何成长的却鲜为人知。于是,当本报组织读者参观戏校的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了读者的热情关注。昨天在戏校里,原先坐在台下的观众来到了孩子们的练功室。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些男孩子在练弹板,这是《智取威虎山》中“滑雪”一场中采用的武功。孩子们练得十分认真,干净利索的起跳和翻滚都赢得了戏迷们的赞叹。在另一个教室里,一位老师带领三名小号“花脸”练扎上“大靠后”的台词表演,还有一间教室,一位“花旦”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传统京剧《小上坟》,而一批女学生还在戏迷面前表演了漂亮的毯子功,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一位带着孙子参加活动的老戏迷对记者说:“过去只是在舞台上看到演员们漂亮的武功和优美的唱腔,没想到每个演员都要经过这种艰苦的训练,这个活动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京剧演员的摇篮时期。”

随后,戏迷朋友来到排演场观看了《智取威虎山》选场的排练。被戏迷称为“四小须生”之一的穆宇虽然人不大,但在舞台上却颇具“大家风范”,往台上一站,就能压得住台,几个动作、几句唱词就把解放军参谋长少剑波的形象立在了舞台上。特别能吃苦的农家孩子王浩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栾平,与穆宇哥哥相比,他显得有点瘦弱,但在表演上却也丝毫不逊色。今年,王浩最大的收获是还主演了一部电影《娃娃唱大戏》,这部电影就是以他本人的生活为原型创作的。该片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和童牛奖特别奖,王浩本人也获得了政府颁发的优秀儿童表演奖。

演出结束后,有的戏迷非常专业地指出演出中的不足,具体到比如哪一句唱词的音调应该高,怎样说听起来更好。这些意见提得直接而且中肯,说得在场的孙毓敏校长也连连点头,还有细心的观众具体地提到灯光、音响、布景的问题。大家说:“以往都是看完戏就散场,难得和演员说说心里话。”孙校长也说:“没有大家提意见,我们怎知道观众喜欢啥样的呢?”

北京戏曲学校学生演出的《智取威虎山》是本报与长安大戏院联合主办的“激情永恒——纪念建党80周年戏剧展演”的最后一台大戏,为了迎接7月初的演出,孙毓敏校长早早地就开始带领孩子们投入了紧张的排练。而本报参与举办的戏剧展演活动也已经举办了4次读者与演员的交流活动。共有200多名读者代表参加了活动,读者的诚恳与热情给演员们极大的鼓励。北京戏校的《智取威虎山》将于7月4日、5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为建党8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晨报记者 和璐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