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京剧脸谱,一城唱念做打,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让2004年年底、2005年初的上海的空气里都弥漫着京剧的韵味,但曲终人散之后呢?
犹如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短暂的辉煌璀璨之后,仍是漫长的、无人关注的黑暗。虽然15天里名流云集、掌声如潮,但欢颜遮掩不住悲切,一次“伪高潮”,并不能改变中国京剧这一“国粹”的没落。
探讨中国京剧没落的源头,会发现,那是民族文化自信力的没落。
洋快餐热 中国茶凉
“并非危言耸听,京剧和它代表的民族戏曲文化在今天已面临生死关头!”江苏省文化厅一位处长在京剧节研讨会上列举京剧困境:演出锐减、观众冷漠、队伍萎缩、后继乏人、从业人员待遇低下……
昔日,京剧作为全民艺术深入人心,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能来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然而,今天京剧的观众圈却越缩越小。专家认为,京剧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失去吸引力,除了京剧自身需要改革外,还不能忽视一个关键因素:当今流行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态——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屐、对带洋字的则趋之若骛。
中国京剧团副团长宋关林说,当下国内的文化大环境对京剧生存发展非常不利。来上海之前,北京所有的剧场都在演出英美、法、加拿大各国的剧目,热闹非凡。他来到上海,又发现上海最好的剧场在演出西方音乐剧,而且一演就是一个多月。
而代表中国京剧最高水平的中国京剧院,居然找不到京剧演出的舞台——元旦春节,是京剧演出的旺季,但是今年年初,中国京剧院找遍整个北京,也没有剧场愿意承接“无利可图”的京剧演出。最后,京剧的“贺岁”演出只能在演出市场最清淡的“黑色三月”挤进剧场。
宋关林说,眼下京剧是国内演出市场的弱势艺术,而京剧观众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与时下占领国内演出舞台的西方演出相比,京剧的门票太低了,往往只有三五十元,“因为京剧观众多是老年人,消费水平低。”
他叹息道:“就像愉快而疯狂地欢迎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中国人对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方文化产品也是趋之若骛。”
中国京剧院今年在北京众多的大学生中演出,不得不打出这样的广告:
“同学们,吃惯了比萨饼、麦当劳,你们不妨也品味一下中国茶吧!”“懂一点京剧,有一点中国文化底蕴,会让你们在和老外交谈、交往时多个话题,多些面子……”
据称,“广告效应”相当良好。
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说,京剧的问题、京剧的尴尬,如同滴水见太阳,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这是因为,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发生了危机。在观众放弃京剧的现象背后,是传统艺术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
一位专家说,看一看中国的房地产广告,就知道了如今的“媚洋”心态——都在标榜“美式生活”、“英式小镇”、“欧洲生活的艺术”,一些楼盘,也都冠名为“柏林XX”、“巴黎XX”,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老房子,则被无情摧毁,“不能住到国外去,就恨不得把国外的建筑模式与生活方式搬到中国来!”
在这种“媚洋”的文化大环境下,走向没落的传统文化,又何止京剧?
京剧改革盲目“崇洋”
穷则思变,这几年,中国京剧界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也涌现过一批优秀剧目,但不少改革者在鼓吹“艺术创新”时,却忘记了艺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迫不及待地将西洋艺术嫁接到京剧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
吉林省长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冬冰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一些近年来一些所谓“大制作、大投入”破坏了京剧艺术的写意性,“百年多来形成的京剧特有的表演手段几乎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尽都是在舞台上筑台——各种形状的台上台、长方形台、半圆形的、坡形的、阶梯型的、可移动的、直入天幕的高台甚至旋转型的,还有二层宫殿形的,甚至把舞台整个装置成一座小山村……”
徐冬冰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都表示过京剧的表演手法是写意的,不能乱用布景,否则,演员就成为陪衬。他叹息道:一些“大制作、大布景”的戏里的演员,不也正成了布景的陪衬吗?传统京剧中的服装、道具、靴鞋、盔帽甚至刀枪把子几乎都抛弃不用,代之以专门设计的近乎写实的宽袍大袖,长长的拖在地上的裙裾、披风、带尖带勾的靴鞋,武士们束发高冠或新制盔甲,龙套则被数十名手执长矛的武士取代,不用圆场,而一律以正步姿态过来过去。为壮气势、气氛,不时还要加上各式集体舞蹈,形成了人海战术……
从荷兰皇家莱顿大学赶回上海参加京剧节的留学生朱小苏也批评说,一些新编剧目“水准令人不敢恭维”,音乐荒腔走板,唱词对白粗浅,让京剧的优雅古典荡然无存,规模庞大的交响乐团伴奏,几乎淹没京剧鼓点;话剧腔泛滥成灾,侵蚀传统戏曲的“留白”、“写意”之美……
他认为,“京剧创新,都说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可如果把传统京剧的原汁原味都弄没了,年轻人并不爱看。”
迟刚是河北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一个京剧“发烧友”,他赞同京剧改革,但“有些改革不但对京剧无益,反而会有害。不但不能吸引新观众,还会丢掉老观众。”迟刚听过用钢琴伴奏的《锁麟囊》,听完后脱口而出“什么玩意儿!”
艺术创新为何成了糟蹋艺术?徐冬冰引用了《程砚秋文集》中的一段话:“(一些领导)喝了几年洋墨水,学了一些西洋戏剧理论新名词,对旧剧一窍不通或只知其皮相,却又喜欢对京剧指手画脚,总想用西洋的一套来改造京剧……”
外国人比中国人更能欣赏京剧?
耐人寻味的是,在国内陷入生存困境的京剧,却在国外大受欢迎。
天津剧协副主席、天津艺术研究所所长刘连群的女儿刘佳是南开大学汉语言学院的青年教师,在日本留学期间,有一次各国留学生联欢,都表演本国的传统民族艺术,刘佳出场时,联欢已近尾声,大家正要三三两两散去,但刘佳的京剧表演一下将大伙儿镇住了——刘佳唱了一段《霸王别姬》,边唱边舞剑,日本人在看表演时很少鼓掌,但那一次因为中国京剧,8分钟时间里,3次热烈鼓掌。
“这件事可能解答两个问题:第一,中国京剧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什么样的?第二,外国人究竟喜欢中国的什么?东方风韵,是一些时尚的东西没法比的!”刘连群感慨说,“京剧美不美?京剧在今天、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审美价值?……这些问题在国内争论不休,而在那些掌声中却都豁然开朗了。”
“老外,比许多中国人更能欣赏京剧的古典魅力!”上海京剧院一位演员记得,随团赴巴黎参加今年“中国文化年”演出时,巴黎歌剧院盛况空前,三层剧场座无虚席。“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我从来没有听过如此震撼的掌声,掌声淹没一切……”
更令他难忘的是,当中国京剧演员走进剧院餐厅用餐,在场的法国人竟全体起立,送上长时间的掌声。“老外”的真诚热情,让京剧人的艺术自豪感油然而生。
的确,就连今年在北京上海轰动非凡的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展,也谦虚地向中国传统艺术致敬。法国文化年法方主席、法兰西学院院士让·皮埃尔在展览致辞中写道,莫奈、西斯莱笔下的河流和天空如此写意,如此面向生活,“正如中国绘画大师用毛笔渲染出的极致色彩”。
上海德村文化研究所所长曹世潮说:“西方对我们最有需求的,是我们的文化、历史、艺术、景观,而这些东西正在受到我们自己的摧残,别人最欣赏的东西,恰恰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以为别人最发达的东西,也是别人最喜欢的东西,错了。”
守住贫穷,也就守住了希望
“如果中国人都讲英语,认同英国人的价值观,按英国人的方式生活——那还叫中国人吗?”曹世潮说,他强调:文化是最后的国防。
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流氓兔、蜡笔小新、敢达战士迷住了中国的孩子们,天书奇童和齐天大圣孙悟空几乎已成为中国动画制作的绝响……;日剧、韩剧,加上美国当红肥皂剧《老友记》、《性与城市》,风靡中国城市中亿万青年,学生白领人人争睹……;
演出界热炒“西方名团”、异国风情,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舞台艺术成了明日黄花。也有例外,“女子十二乐坊”能引起国内关注,纯粹是因为先在东瀛日本走红,“出口转内销”……;
在不久前上海的一个论坛上,诗人余光中痛惜国人本末倒置,中文还没弄通顺,却抱着英文日读夜啃。他说,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怎不令人痛心疾首,绵延数百年上千年的文化辉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黯淡失色。文化创造力不足,文化产业不发达,文化自信更是一落千丈。
而重振文化自信,需要守望传统艺术的人们愤发图强,更需要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有清醒认识。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在民间,需要有大量资金注入并扶持传统艺术团体。
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并努力提高其国际影响力,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家汉语战略开始启动,一所旨在推广汉语教学的"孔子学院",相继在海外建立。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出了六点要求,其中一点就是“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不断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
而在民间,许多极端清贫的京剧人,和更多寂寞的、传统艺术的“守望者”仍有信念:守住了今天的贫困,也就守住了明天的希望。
“我们这一代京剧人在接受时代严峻的挑战,传统戏曲艺术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活动上,京剧名家李胜素说,对今天的京剧人来说,最要紧的是要像梅、周两位大师一样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持清醒认识,看重自己,不妄自菲薄。
在京剧界称得上是“弱势群体”的武戏演员,清贫、沉默,但是敬业。在本届京剧节上首度亮相的“武戏擂台赛”上,22岁的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学生冯蕴主演《百草泉》获得金奖。她说,她热爱京剧,“虽然现在京剧市场萧条,但我们每个人要从身身做起,刻苦练功,总有一天会吸引观众的。”
徐冬冰说,如果京剧界都能像武戏演员这样,不因清贫而放弃事业,那么未来京剧面临新机遇时,不会因为人才匮乏而失去重振机会。
“京剧是民族文化精髓,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梅派京剧的台湾弟子魏海敏说:“虽然现在我们面临时代快速的变迁,速食文化的充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像梅、周两位大师一样坚定自己的艺术理想、文化选择,中国文化放眼国际是指日可待的。”
(记者:孙丽萍 肖春飞)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