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先生曾在京剧剧本《海瑞罢官》的序言里夫子自道: "我不懂戏,也不大看戏。特别是京戏,虽然住在北京多年,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却一次也没有看过。这些年来,看戏的机会比较多了,但是总会有这个缘故,那个缘故,不能不放过机会。以此,可以说,对京戏是个道地的外行。有人笑话我文化水平低,我也欣然同意。恰恰是这样一个人,不但写了戏,而且还写的是京戏,岂不可奇怪也乎!" 那么作为一个不看京剧、不懂京剧的史学家,为什么暂时放下学术研究,去着手一向陌生的京剧剧本的创作呢? 创作《海瑞罢官》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举行。晚上毛泽东主席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湘剧《生死牌》。刚直不阿、素有"南包公"之誉的明代清官海瑞的故事引起了毛泽东莫大兴趣。四月三日晚,毛泽东没安排任何活动,而是打开《明史》,精读《海瑞本传》。4月4日上午大会上,当讲到人民公社整顿问题时,毛泽东推开发言稿,扳起右指,向与会者说起了清官海瑞:海瑞是忠臣,大忠臣!他对崇道求仙的嘉靖皇帝很不满,给皇帝的上疏中就讲,嘉靖,嘉靖,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结果惹恼了皇帝老官,被关进了大牢。后来,得知嘉靖死了居然顿足捶胸,恸哭不止。讲完海瑞的故事,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提倡海瑞这种一片忠诚而又刚直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他希望各级干部在整顿工作中,好好学习海瑞,发扬海瑞精神。

一时间,大讲海瑞成了各大媒体的热门。4月17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了专稿--蒋星煜《南包公--海瑞》;6月16日《人民日报》全文登载了明史专家吴晗署名文勉之的《海瑞骂皇帝》;9月21日《人民日报》文发表了专稿--吴晗的《论海瑞》;1959年国庆节,做为献礼节目,上海京剧院推出了许思言执笔、周信芳主演的《海瑞上疏》。受此启发,北京京剧团的马连良先生几次去北京市政府,请副市长吴晗写一出海瑞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京剧十分陌生的吴晗同志参照《明史·海瑞本传》及李卓吾《海瑞传》,用近一年时间,七易其稿,于1960年底写出京剧剧本《海瑞》。

该剧写出后很快由北京京剧团试演、彩排。演员阵容强大,马连良饰主角海瑞,铜锤名净裘盛戎饰徐阶,周和桐饰戴凤翔,敦聘老旦名宿李多奎先生饰海瑞母亲谢氏。 看过剧本,吴晗好友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提议:本剧不是写海瑞一生,而是写海瑞任江南巡抚之际为民除害,敢怒敢言,直到罢官,不如叫《海瑞罢官》。吴晗拊掌称妙,欣然提笔正式命剧名为《海瑞罢官》。

文革初期,《海瑞罢官》被无限上纲,大肆株连,吴晗、马连良等相继饮恨而亡,铸成一大冤案。 (摘自《中国京剧》杂志 2001.2)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