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是“以歌舞演故事”,既然有“歌”,就必然会有音乐作者参与创作。晋剧诞生之初,与其他剧种一样,是歌者与伴奏人员合作进行“歌”的创作,并持续了很长时间。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特别是戏曲艺术“导演制”的确立,独立进行音乐设计的音乐作者便应运而生了。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晋剧舞台上的刘和仁、吴同(张家口)、李静波(现在内蒙古)等,都是晋剧新创剧目的音乐集大成者。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田少华、田晋平、任新宁、吴新民、岳永明等,代表了新一代晋剧音乐创作的主流力量,孟文正是目前这支青年音乐创作队伍中的佼佼者之一。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戏曲艺术发展中与舞台欣赏过程中,观众普遍知晓各路戏曲名家,而往往容易忽略音乐创作等幕后英雄,努力挖掘和客观宣传音乐创作人员,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戏曲爱好者了解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数部叫得响的晋剧音乐作品
孟文的成长路子比较扎实,启蒙学艺在晋中艺校完成,毕业后进入晋中地区青年晋剧团操琴历练,多年给晋剧青年表演艺术家史佳花伴奏,参加了许多重要评比演出活动,后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深造,并到上海戏剧学院全国青年戏曲作曲研修班进修,打下了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坚实的基础。
晋剧《金断雷》是孟文正式走入音乐实践并获得演奏成功的开始。该剧由史佳花主演,剧本源自京剧演出本,音乐主创是晋剧资深名家刘和仁,而孟文恰恰是该剧的琴师,一方面他亲身体会了刘和仁的音乐创作风格,直接感受了晋剧在新时期的音乐创作走向;另一方面他通过操琴实践,也开始在酝酿如何把自己的音乐积累与向老师们学习的体会变成创作现实。
时间不长,孟文便主创完成了晋剧《风雨行宫》的音乐创作,这个戏由董美珍主演,先后被山西省小程玉英晋剧团、太原市实验晋剧院等院团以同名剧目推广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专家也是赞誉多多。2003年冬,86岁的山西文化界老领导、“人民艺术家”寒声看了演出后提笔给孟文写道:“《风雨行宫》的音乐设计好就在既有创新又保持了晋剧声腔美,戏曲音乐就是‘半稳态’‘声腔制’音。”
孟文在所在剧团站稳后,很快承担了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新创农村题材现代戏《远山那片绿》(亦名《走进绿林》)的音乐创作,由余芳主演。这个戏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应该是2000年以来新创农村题材现代戏比较成功的剧目之一。整台戏的音乐风格流畅清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首部反映养老生活的晋剧新编现代戏《守护夕阳》也是孟文的音乐主创,这部戏由吴爱卿主演,其他角色由一批退下来的老演员出演,题材好,人物形象鲜明,该剧不仅入选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而且获得了10余项全国大奖。
此外,孟文还陆续主创了改编传统戏《三义亭》和新编古装戏《周国大夫》《大唐女人》等剧目的音乐,分别由李建国、王珍茹、乔月香等主演,都是他在音乐上下了功夫,付出了心血,被专家给予好评的剧目。
音乐创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孟文是土生土长的晋中人,在天性中就刻就了晋剧的音符,懂得晋剧四大件的演奏规律和音创原则,包括各种晋剧板式和各个晋剧曲牌在晋剧音乐组合中的功能与作用,但怎么让“这个根”随着时间的跨越而实现枝蔓常青,必然是他这一代戏曲音乐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你去欣赏由孟文创作音乐的新剧目的时候,不管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都能感觉到他在试图寻找着新的突破,而这种突破,不是单纯求新的突破和标新立异的突破,而是一种融会贯通的突破,一种扎根泥土的突破,许多时候的音乐构思,超出了观众的想象而又觉着是那么的亲切如故,似曾相识又不曾有过,应该是孟文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点。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其音乐创作一直处于传统与创新两者“较劲”(或胶着)的状态,有的人希望回归传统,有的人希望大胆创新,有的人希望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不管哪种观点,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从业界到观众都能感觉到戏曲艺术在改、在变,尤其是地方戏,曾经有一度时间,都在放大胆子尝试新创剧目大投入、大制作,仅就音乐创作,有的揉进了交响乐,有的揉进了歌曲,有的揉进了秧歌甚至说唱剧等其他音乐元素,在一时半会儿并不能充分说明创作对错的环境中,去静心欣赏孟文的音乐创作,你会发现他的综合能力,也就是他能把各种非戏曲音乐元素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而又不失晋剧母体音乐的基本特色,也就是他自己说的“任何时候晋剧的四大件都不能丢”。现在回过头来总结这种坚守与创新并举且融合的颇具影响的音乐创作“定力”,真的还是基本上都能站住脚的。他的综合能力一个是因为他熟悉当地的山曲、小调,熟悉当地的民歌、秧歌等,他能够化其有为其无,让自己的音乐创作新而不怪,赏心悦耳;一个是因为他上学期间得到了诸多优秀老师的培养,毕业后又接触和观看过许多前辈名家的演出,知道戏曲声腔与戏曲音乐在艺术传承中的重要性。同时,又很重视了解戏曲青年观众的赏戏心理和审美愿景,这就让他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了用武之地。
作曲与演唱一样,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只有这样,你的成功几率才高,你的作曲和演唱才有市场,才能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才能流行开来并流传下去,孟文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如由他主创音乐的《风雨行宫》中有一段“依依惜别泪眼望”的男女对唱,整个曲调深沉而不失明亮,规整而又流淌着新潮,以至其他几个演出院团推广演出时,都唱出了鲜明动听的音乐特点,特别符合一个皇家浪儿与汉家女子一见钟情而又不能走到一起的剧情内容;又如同一个剧目中的“为救娇儿求阿哥”“十六年听儿将娘一声唤”等唱段,还十分注意了流派特色的运用,对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宣泄剧中人物情绪和增加剧中人物的声腔美感发挥了重要作用。移植新编古装戏是这样,新创现代戏也是这样,如《远山那片绿》中有一段“羊鞭一声崖上响”的小生唱段,你说不在行当内,它在行当内,你说它在行当内,它又绝对不是那种框死了的行当唱法,时至今日想起来,都觉着非常新鲜和愿意反复去听。
孟文的音乐创作与音乐实践,包括音乐改革,大多数是成功的,也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和好评。戏曲音乐人不是完全独立的歌曲音乐人,他必须服从创作团队的整体策划,还得兼顾剧目主要演员的嗓音条件和群体演员的综合实力,好在孟文做过业务团长,有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这就使得他能够如鱼得水地得到编剧、导演、主要演员和所在剧团的支持和倚重,加上他自己的勤奋好学,自然也就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能在业界和观众中初步叫得响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
自己掏钱出书普及晋剧音乐
2017年11月《孟文戏曲音乐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内容丰富,共分6个部分。其中,新编晋剧古装戏选段、新编晋剧现代戏选段、移植晋剧古装戏选段、移植晋剧现代戏选段、新编晋剧戏歌(秧歌)类选段5部分,共入选121个唱段,且除去第5部分以外,全部唱段都标注有晋剧板式,说明他的音乐创作底线始终被定位在了晋剧母体音乐范畴之内。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音乐论文选,收入了他自己的一篇《〈大唐女人〉音乐阐述》,也能从中大致看出来他对一个剧目进行音乐创作时的人物分析与总体构思,包括对表演与音乐如何配合的理解和流派声腔如何揉入新的声腔的把握。
在书中还有晋剧音乐资深名家、也是孟文的师傅刘和仁为本书做的序,文字不长,却彰显出了这位著名晋剧音乐人对孟文音乐创作的肯定和评价,还有序里面那隽永耐读且有学习价值的文化解说。
有人问过孟文,业内人出书多数是申请专项经费或寻找社会资助,你自费出书来自什么动力?孟文说,平时没有太多业余爱好,工作上有了一些积累,出书看似花了一些出版费用,但总想着把它集中起来,奉献给那些热爱戏曲艺术的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票友传唱和娱乐需要,而且也算是对我自己钟爱的晋剧艺术的一个回报。
《孟文戏曲音乐集》出版后很抢手,电话求购者络绎不绝,不到3个月时间,初次印刷的1000册,连赠阅在内,已经所剩无几。孟文说,有喜欢的就赠阅,能吸引一个是一个,尤其是票友需要,没有二话,立即贴上费用邮寄。目前,他正在抓紧时间整理其它音创剧目的一些唱段乐谱,希望再版时能补充进去。
孟文简介
孟文,山西介休人,国家一级演奏员,晋剧琴师,会唢呐,擅二弦,通音律,晋剧音乐艺术家刘和仁弟子。参加工作以来,多次参加各级戏剧评比展演活动,并获得“文华音乐创作奖”“群星奖金奖”和山西省“杏花音乐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家和省级大奖。
孟文(左)与老师刘和仁在一起。
寒声先生为孟文题的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