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是山西的地方戏,也是张家口的地方戏,深受张家口人的喜爱。上世纪前半个世纪张家口汇聚了大量的名伶,他们人人怀有绝技,个个有拿手戏,为张家口文化发展写出了历史的一页。

一、卓越的表演塑造出逼真的人物

老艺人们牢牢把握剧情和剧中人的特性,塑造了一个个形形色色的剧中人物。盖天红在《金沙滩》中所饰的杨继业,“手儿里拖上杨大郎,龙棚里去见真君王”感情激昂,催人泪下,字字打动人心;刘明山在《明公断》中“杀庙”一场,在韩琪的刀下拉着儿女跑来跑去,腾的一下跪在地上,不住地叩头求情,受到观众的同情;刘宝山在《天水关》中饰诸葛亮,他沉着稳重不慌不忙耐心说服姜维降汉的表演,塑造了经典的诸葛亮形象;刘玉山在《西厢记》中,把张生的那股酸溜溜的书生气表现得十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玉婵在《柜中缘》中饰刘玉莲,将岳雷藏到柜子里,和她哥哥耍娇和随机应变的表演,显示出了一个可爱的小丫头情怀;筱桂桃在《百花点将》中饰百花公主,把公主出场时的庄严郑重、以及威风凛凛的女中豪杰的气魄表现了出来;李子健在《拾玉镯》中饰孙玉姣,她见到傅朋时的含羞卖媚的表情,十分到位;郭寿山在《火焰驹》中,把艾千到边关报信时的趟马舞台艺术;王正魁在《杀江》中,把萧恩不屈不挠的精神;张宝魁在《凤台关》中,所饰张秀英的圆场功、靠架功、把子功精彩的表演;白翠香和郭凤英在《锁双山》中,郭凤英饰高俊宝见到刘金锭的比武招亲的牌子“好你丫头不害羞,锁双山前卖风流”唱罢用枪直刺,白翠香饰刘金锭不慌不忙地接招,二人像玩耍似的一场戏战表现了双方爱慕的心理活动;筱桂芳在《黄鹤楼》中,展现周瑜威风不可一世的傲气;懿连春在《反徐州》中,表现所饰的徐达在大堂上,百姓们状告完颜龙横行霸道草菅人命,身为州官不能为民伸冤的为难心情;牛桂英和董翠红在《二堂舍子》中,刘彦昌和王桂英对两个儿子谁去抵命一场争论,深刻地反映了各自的内心活动;崩头红在《困雪山》中,表现了韩献忠忠公体国、痛恶权奸的性格;小金钟在《三击掌》中,展现了王宝钏有骨气、有志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宁可三击掌断绝父女情也不悔婚;九岁红在《八件衣》中,表现了杨知县错断了案子后悔莫及的心理;董士元在《黄逼宫》中,表现了大王进宫后气冲斗牛、全身没有一处不在颤抖的动作;二大头在《打瓜园》中,表现了郑子明打不过看瓜瘸子陶洪时,气得直跺脚,蹲在那里呼呼大喘的样子。

二、独特的绝技丰富了舞台艺术

表演艺术独特是张家口名伶的一大特点。在《候相官采花》中,黄德胜所饰的候相官被姜秋莲从山坡上推到山沟里摔断腿,一般人都是跪着下场,他却是以屁股着地,四肢抬起,用肩膀的扭动带动身子,从台口一直扭到下场。

河南红的马鞭花、甩发、宝剑半出鞘以及宝剑穗花三技一齐上之功是他的绝招,换脸谱是他又一个绝招,他扮演《乌玉带》中三大王时,在鼓乐声中走过场,边唱边用热毛巾擦脸,一段唱词唱完,转眼换成了净脸。

杨胜鹏在《金沙滩》中,表现韩昌披着斗蓬上马,先用手摇了摇马鞭,抓住缰绳,纫蹬翻身,骑在马上,然后来了三个大转身,表现了蒙古马的野性。接着,身子在马上摇了摇,大鞭子一抖,亮相,三步转身,马鞭一甩,做出种种优美身段。

蔡有山唱腔粗犷、高亢、深沉,保留了花脸传统唱腔的精华。他架功好,擅于长靠武打,人称“勇猛武净”。他演《大名府》中芦俊义,采用厚底靴,两高桌,台掼,垛子叉,使芦俊义有胆识有智谋的英雄气概跃于舞台。演《白马坡》每次大刀下场,都是一个造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表演艺术,敦痴而不凝带,洒脱而不失稳重,风雅而不狂放,层次分明,形象饱满,刻划细腻,细节逼真。他演《定军山》中的黄忠、《凤鸣关》中的赵云、《过巴州》中的张飞,三个人物都很勇,但黄忠的勇是不服老的勇,赵云的勇是勇敢善战的勇,张飞的勇是粗中有细的勇,各具风采,韵味不同,演来得心应手。他在演出中,既抓住了英雄的共性,又突出了不同的个性,来表演他们的共性。

张秀英,演出《哭灵牌》,把刘备的哀怨焦灼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吸引了观众,人们沉浸在剧情中,和主人公一起流下悲痛的泪水。当乐器停了许久,人们才从悲哀中解脱出来,塞外人赞称其为“晋剧一葩”。

刘俊美,演出《盗仙草》中的白素贞,亦静亦动,舞台上的表演可谓从容自如,武打招式更是干净利落。她在《辛安驿》中,女扮男装,把赵美容表演得声情并茂,让人叹而叫绝。

吴本贞在《五雷阵》耍拐子、梢子、幡子三子是他的绝艺。耍拐子似像耍双刀又不是耍双刀,舞动拐子,配以下腰、蹦子、朝天蹬、倒扎虎,上下飞翻,左右飘荡,煞是好看。幡子是五雷阵中独有的一种耍法,因为幡子比较高大不容易舞动,难度很大,现在已经失传。
  水上漂演《回荆州》中孙尚香斥责东吴八员大将时,字字犀利,如吐珠玑,表现出了一位骄贵郡主的威严气魄。在演《祥麟镜》“失子惊疯”时,疯而不野,痴而不呆。演《王婆骂鸡》中王婆泼辣风趣,刁蛮诙谐,乖张无理,使人发噱。清晨起来发现少了一只鸡,坐在门口破口大骂,唱出了骂鸡独有的唱腔,“木匠吃了我的鸡,锛的斧的劈死你”。《西厢记》中红娘妩媚狡黠,乖巧活泼,聪慧俊俏,天真可爱。在“拷红”一场,他伶牙利齿,能言善辩,把一个仗义勇为的慧婵表演得活灵活现。
  
三、超群的艺术荣获了高度的评价

有的名伶因表演突出得来了相应的艺名,张玉玺唱戏有威,气魄非凡,出场亮相活像一只雄狮,故名“狮子黑”杨登科在《伐子都》庆功宴上,因表现子都的几个翻跌动作得名“子都生”郭寿山嗓音像铜铃一样得名“金铃黑”王自安踩着跷子从三张高桌上斜翻下来得名“凤凰旦”赵科甲在《取洛阳》中把马武扮得活,演的真,得名“马武黑”萧亮在《看兵书》中把王彦章脸上的蛤蟆耍活了,得名“彦章黑”王玉山,在舞台上扮女性飘洒如仙,走起碎步轻捷似漂,得名“水上漂”郭凤英在《小宴》中,饰吕布,翎子功耍得活龙活现,人们称她“活吕布”小二宝在《空城计》中把诸葛亮临危不惧,成竹在胸,潇洒沉着的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叫他是“活孔明”“赛诸葛”。

张家口的晋剧名伶不但在张家口唱得很红,而且还名震北京、天津和清朝皇宫。“晋剧鼻祖”候俊山艺名十三旦,入皇宫为内廷供奉,颇受慈禧、光绪赏识,曾馈赠黄马褂、戏装、上方服馔,五品顶戴,传说慈禧还认候俊山为“御儿”,赐字喜麟。小二宝进宫演出,慈禧先后赠给他红色宝珠,翡翠玉扣板,象牙玺和各种行头。刘德荣入宫演出,慈禧送了他一顶凤冠,一件蟒袍,以示嘉奖。

小二宝、刘德荣、灵芝草、白旋风、天明亮被观众称为“晋剧五仙”。小二宝、齐白生、元元生、豺狗生被称为张家口晋剧的“四大旗竿”。李子健(小牡丹花)、刘明山(五月鲜)、王玉山(水上漂)、张宝魁(筱吉仙)被称为晋剧的四大名旦。

电影《打金枝》是建国后第一部戏剧片,受到了观众的称赞,其中五位主要演员有四位是张家口的,丁果仙饰唐王、牛桂英饰沈后、郭凤英饰郭嫒、王正魁饰郭子仪,四位都是解放前张家口的演员。

四、收徒传艺发展晋剧事业

早在上世纪初,察哈尔省张家口救济院孤儿所将一些适合学戏的孤儿选拔出来,成立了戏剧班学戏,培养出了蔡有山、尚自强、张玉玺、刘文泉、阎珠等三四十名名角,自成为一个戏班子,在“民乐会馆”演出,也轰动了一时。

黄德胜成立了“德胜班”。说是戏班子,实际上是一所戏校,收有一百多名徒弟,连演戏带教徒。其中成为名角的有:王胜武、刘胜忠、候胜忠、张胜林、郝胜魁、杨胜鹏、张胜通、方胜武等人。

国民党时期张家口又在上堡成立了一个“西北戏剧学校”,由李子健任校长,也培养了一些演员。

过去一些老艺人也收徒教戏培养出了不少的人才。张宝魁教出的徒弟有:筱桂桃、筱桂林、筱桂红、筱桂莲、筱桂珍、筱桂芬、筱桂苹、筱桂梅、筱桂娟、筱桂君等。子都生教出的徒弟有:筱金婵、筱金梅、筱金枝、张美琴、刘仙梅等。刘玉富、高文翰、河南红等艺人也收了不少的徒弟,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解放后党和政府很重视晋剧事业的发展,察哈尔省委宣传部长胡开明和郑季翘提出成立少年晋剧团,1952年8月26日《察哈尔日报》登载了招考简章,提出以发展我省晋剧事业,培养戏剧人才为宗旨。时任省文化教育局副局长省文联主任的郭汉城亲手筹划组建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1952年10月1日正式成立,聘请了专职和兼职的教师:盖春来、高国梁、任焕章、筱桂桃、刘明山、刘玉山、张庆云、赵科甲、南定银、崔德旺、董士元、杨艳芳、田月楼、李春来、刘玉婵、王桂兰、金金奎、孙文升、何玉楼、刘胜跺、郝胜奎、刘连湘、许万恒等。还邀请京剧名家萨和章、葛英芳、赵承玉、张少池、刘连香等传授独门艺术。还派人到山西学习,拜山西的表演艺术家为师。戏校培养出来的尖子有:韩淑英、杨秀琴、牛学贞、李增香、史全武、吴比、张秀元、张桂英、王世鲁、王秀岩、白应芳、何英章、成淑玲、李景,还有乐队的吴同、李进德、刘佑民等。

近年来万全区又建立了一个戏校,得到了山西表演艺术家王爱爱、苗杰等人重视,传授技术。

解放后在张家口,除了老一辈艺人们继续为新中国献艺,又出现了大量的后起之秀。上世纪五十年代张家口的晋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市区有晋剧一、二、三团,青年晋剧团,各县都有专业剧团,农村有业余剧团。各个专业剧团阵容整齐,名角甚多,除了演一些爱国的、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和压迫的,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有民族意义的老戏,还改编了不少的传统老戏,如《蝶双飞》、《万福宝衣》、《复郢都》、《龙城二娇》、《太阿剑》《梳妆楼》等,还演了不少的现代新戏。张家口的剧团还到山西、内蒙古等地巡回演出,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使张家口的晋剧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精彩的演出也受到了山西、内蒙古和京城人民的喜爱,得到了文艺界及媒体的好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