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晚有幸在太原南宫剧场看了一场由晋剧名家闫娅祯、李明星、张之平联袂主演的传统古装戏《清风亭》,感觉很好。

这台戏从音乐和唱腔的设计到演员的表演,以及文武场的演奏水平都非常精彩。真的是一流的演员、一流的乐队,一流的演出效果,一流的团队!端的是省级院团水平,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闫娅祯与李明星、张之平的演唱与表演都是响当当的,名家水平自然没的说。

闫娅祯是目前我省晋剧界曲指可数专工老旦的名家,她的最大特点在于表演极富激情,唱腔和表演都极具表现力。剧中张元秀之妻捡到儿子的喜、疼爱抚养儿子的慈、失去儿子的悲、儿子忘恩负义后的愤都让她刻画的生动感人催人泪下。

《清风亭》写薛荣妻妾不和,妾周氏生下一子,被迫弃于《清风亭》,被以磨豆腐为生的张元秀老夫妻拾得,取名张继保。老俩口老来得子,格外珍爱,把继保视若掌上名珠心头之肉,含辛茹苦,抚育成人。十三年后,张继保在清风亭被生母周氏带走。张元秀夫妻思儿成疾,每日到清风亭盼子归来。张继保得中状元,路过清风亭小憩。张老夫妻前往相认,但张继保却忘恩负义,不肯相认,把老夫妻视作乞丐,拿出二百钱要打发了事。老婆婆悲愤致极碰死在亭前,张元秀悲愤而亡。张继保也被雷电劈死。

这出戏是一场悲剧。揭露和鞭挞的是张继保虚荣、虚伪、卑鄙和忘恩负义。故事是感人的,但我觉得这个戏中《清风亭·认子》一折的情节不合情理。

张继保因在南学受同学羞辱,不愿再去上学,而张元秀望子成龙心切,气急之下要责打儿子。张继保夺门逃出,父子二人追逐至清风亭。在这儿巧遇张继保的生母。在一番家常理短式的父子追逐与周氏护子的对话和问答中,张继保的生母感觉到继保就是她的亲生。而这个感觉仅仅是张继宝保道出的生辰八字。

戏中曾题到张继保身有胎记,并且有继保母亲舍弃儿子时的亲手血书。这俩件理应成为张继保母子相认的铁证。而继保母亲却没有要求验看这俩个证据,认子过程显得草率。而张元秀竟然也在与继保生母偶然相遇的一俩个时辰中一番舍与不舍的交流后就同意把养育十三年、亲不够的儿子恭手送还给了继保的亲母。这一决定竟然又是在张元秀老伴即不在场又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在张元秀老伴眼巴巴地盼子归来的时候,张继保却屁颠颠地跟上他满身珠光宝气的亲娘走了。

抚养孩子付出最多的是母亲。“儿子是妈的心头肉”。这是剧中反复吟诵的两句话。再说张元秀老俩口花甲之年才得一子,视如己出,是割舍不得的心头肉。元秀老汉说送就能送了?不知回去是如何向老伴交待的。张元秀老俩口感情深厚几十年都以兄妹相称,张元秀也深知养子在老伴心中的份量,焉能不与老伴商谅轻易就做出了送孩子归他亲母的决定。而且立刻不等,马上走人,真是情理不通。即使老人是为了孩子的前程和将来考虑,但亲情割舍也需要当事人有个思想和心结转变的过程。这倒便好,豪宅与寒窰、富贵与贫穷、当下由十三岁的娃娃去选,走与不走由你挑!感觉真正是荒唐。当然,官宦富贵之家有培养教育孩子的条件,但亲情割舍却是超越任何情感的大事,即使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也应该给老俩口一个接受的过程。如何能这样草率呢!我不知是元秀草率还是编者草率!

当然好戏毕竟是好戏,但编故事也应符合常理,经的住人们推敲!

汾水长流
作于二0一八年四月十一日

晋剧《清风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