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戏台有名角
梆子响亮,铙钹铿锵,在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排练场内,谢涛一身便装,正在指点《杀宫》演员跪步要领。排练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月16日要到孝义进行下乡演出,谢团长差不多天天都要来这里进行指导。
作为研究院的名誉院长,谢涛还带着该院青年剧团。剧团每年下乡演出达300场。30年来,她和演职员工一样,到农村的戏台上唱戏,住小帐篷,粗茶淡饭,从未间断过。
下乡演出的辛苦不言而喻,但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命的人而言,却是一种享受。“观众非常真实,看到你出色的表演,他们会脱口喊好,若看到你失误时,也会毫不客气地发出嘘声。”谢涛感慨地说:有一次,演出刚结束,一位老人走过来说 “你唱得真好,俺送你一把枣”。质朴的农村观众真的很让人感动。我有今天的名气,都是他们给的,只有在下乡演出中才能看到真实的自我,感受到晋剧的热度。
下乡演出,寒暑无阻,作为舞台焦点的主角,自然不能依天气冷暖而增减衣服。数九寒天,戏服下顶多穿件保暖内衣,遇上砖台还好,若是搭台,架板下的抽底风让人受不了,演员们一下台,便是先抢着猛喝几口热稀饭;酷暑天气,几个动作下来便是一身汗,为不影响戏服效果,里面会穿上塑料衣,看上去神清气爽,其实浑身上下早像蒸过一样了。
剧团年轻演员接着向记者描述:每次下乡都在四五天左右,所以下乡演出的时候,除了80多位演职人员外,光是乐器、菜篮子、面案子等就得装满满两大卡车。演出期间,白天还好说,晚上大多是各自扛着铺盖钻进自己的小帐篷里,如果赶上学校寒暑假,可以把教室里的课桌一拼,能伸直了身子睡个囫囵觉。谢老师和我们一样,并无例外。
傅山、范进、丁果仙……谢涛塑造的许多人物让人感动,而在戏外,有更多的故事让她动容。每当回想起张家口小姐弟的两封信,谢涛就禁不住泪眼朦胧。第一封信这样写道:谢老师,我们都很喜欢您,尤其是我妈妈,就想听晋剧《卧虎令》,能不能给我们寄张碟呢?数月之后,谢涛接到了小姐弟写来的第二封信:谢老师,当时是我妈妈得了肺癌,想听您的戏,很感谢您圆了她的一个梦。虽然妈妈现在已经走了,但她是听着这段晋剧,带着满脸的幸福走的……
谢涛的爱人陶臣说:常年的练功演出,谢涛身上有了许多病痛。记得有一次去古交,因为她腰痛,受不了颠簸,司机只好慢慢开车,居然走了三四个小时才到。当时并没有安排她的戏,但当地观众都想听她唱,她硬是打起精神满足了观众的愿望。那一年,她在法国演出时左手无名指骨折,大夫嘱咐一个月内别乱动,可是一个星期不到,由于正赶上要演《傅山进京》,她取下石膏,便上了舞台。
谢涛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当时真以为无名指不重要,后来发现,握惊堂木时竟用不上力,这才觉得五个指头功劳是平等的,离了谁都不方便。就像我和同事、和观众一样,离开同事我只能唱独角戏,离开观众,就失去了被欣赏的机会。
只要自己能走得动,唱得响,就不会舍弃广阔的乡村舞台,因为那里有太多值得感动的人和事,而且晋剧艺术需要传承和发扬,这是我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我不舍得放下,不舍得离开。采访结束时,谢涛再次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