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晋剧《龙兴晋阳》在厦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演出……此剧为山西唯一入选剧目,也是参演的两台民营剧团剧目之一。“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新编历史晋剧《龙兴晋阳》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季国平博士如此评价。
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一个成立仅5年的民营剧团,何以能在强手如林的戏剧节上赢得“彩头”?这要从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嫦娥说起。
领军人物
砸掉“铁饭碗”抱起“泥菩萨”
胡嫦娥,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现任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天命之年的胡嫦娥,成长于晋剧盛行的清徐县,自小进入戏校拜师学艺,工作在国有剧团。2000年,胡嫦娥获得戏剧演员艺术上的最高奖项“梅花奖”,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国有剧团团长,事业进入黄金期。
胡嫦娥的戏剧艺术生涯可谓顺风顺水,可她常发“奇想”:能不能自己“独立”带团,面向市场搞晋剧创作、晋剧表演,这样既能常年为大众演出,又能带出一批晋剧人才。想到就做,2004年,胡嫦娥放弃了国有剧团稳定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自筹资金组建了嫦娥艺术学校(现为戏曲人才培训基地),创办了艺术团。
胡嫦娥在全省公开招聘优秀晋剧演员,严格按劳分配,将演员的收入与剧团的效益挂钩。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剧团建立培训基地,自办艺术学校,成立了戏曲表演班,请专业老师系统传授戏曲理论和表演技艺,并按9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开设文化课。在胡嫦娥的积极争取下,该团演员与国有艺术院团一样可以参加专业考级、职称评定,为年轻演员解除了后顾之忧。剧团还率先在全省民营院团中同演职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办理“三险”,实行劳动工资协商制度,制定了青年演员奖励办法。
胡嫦娥大胆有力的举措,加上自己在戏剧界的名望,吸引不少青年才俊慕名而来,逐渐成长为剧团的名角。胡嫦娥身体力行,每年随团下乡演出200多场,经常带病坚持演出,成为山西为普通百姓演出最多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之一。
一阵“大刀阔斧”,胡嫦娥抱着“泥菩萨”顺利过河。
质量意识
精品迭出屡创佳绩
在人们印象中,民营剧团装备简陋、演技低劣,大多是“草台班子”,登不上大雅之堂。“民营剧团不能自己看低自己”,嫦娥艺术团台风严谨,舞台艺术讲究,灯光设备齐全,乐队成套建制,演出更加讲究“质量”,从不糊弄观众。
艺术团建团不到一年就获得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戏剧汇演的所有奖项,并得到评委会 “省级剧团、大家风范”的高度赞誉;在山西省第十届“杏花奖”的角逐中又成为最大赢家。几年来,嫦娥艺术团相继推出了《莲花庵》、《杨门女将》、《宫变》、《芦花》、《逆子伐》等享誉三晋的精品剧目。
2008年5月,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又现大手笔,承担太原市文化惠民工程重点项目——大型新编历史晋剧《龙兴晋阳》。公司召集国内、省内著名专家把脉论证,在主题立意、音乐唱腔、舞台设备、灯光背景、演员配置等方面都体现了大气、大雅、大义、大度,展现了山西民营剧团发展的最高水平。
今年,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参与的由山西历届晋剧“梅花奖”获奖演员组台演出的梅花版《打金枝》,创造了中国戏剧史上“六朵梅花”同台绽放的佳话。国庆节前,作为中宣部、文化部选定剧目晋京参加“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演出”活动,赢得满堂喝彩。中国剧协称赞:“民营剧团干了件惊天大事。”
服务村庄
上矿山进山庄入农家
“民营院团源自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这是胡嫦娥经营剧团的重要理念之一。办团第一年,胡嫦娥和剧团演员赴革命老区陕西绥德演出途中,道路崎岖,遭遇车祸,胡嫦娥小腿骨折。但休息不到两个月,胡嫦娥再上绥德,一瘸一拐地为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演出。
“只要是羊能上去的地方,人就得上去;只要人能上得去,戏就要上去。”5年来,胡嫦娥和剧团深入到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河南五省区数十个县、近千个村落,深入到偏远的山庄窝铺、矿山坑口,3个演出团每年下乡演出1500余场,5年来共演出6000余场,使1000多万观众近距离地领略到晋剧的魅力。
剧团所到村庄,主动为百姓加演剧目;经济条件差的小山村,剧团就不收老乡一分钱,免费义务演出。这样的公益性演出占到剧团总演出10%以上。这一定程度影响了剧团的收入。“能让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的基层群众,看到自己喜欢的戏,我们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胡嫦娥坦露心扉。
经过5年不懈努力,当初的“晋阳艺术团”发展成为集“梅花晋剧院”、“杏花晋剧院”、“戏曲人才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由当初投入的100万元达到目前的2000多万元;演职人员由60人增加到240人;获各类奖项共计71个,其中全国奖17项;年收入达到75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成为山西民营艺术团体的领军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