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声情并茂”来形容戏曲演员唱得好。但真能做到声情并茂,可真不那么容易。王万梅天赋一条好嗓子,音域宽,音色宏亮,但她丝毫不卖弄,她的唱朴实无华。她的每一句唱,无论是快,是慢,是高,是低,是甩腔,是停顿,处处都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感情,处处部在“情”中。
她的唱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这才称得起是“声情并茂”啊
演出剧目有《下河东》、《秦香莲》、《打金枝》、《女中孝》、《芦花》、《教子》、《三喜临门》、《齐宫外史》、《龙风坪》、《海港》、《龙汇颂》、《杜鹃山》等。
所获奖项: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万梅,晋剧表演艺术家。
《下河东》之“旌旗飘号角鸣山摇地动”,表现的是的罗氏在丈夫遇害后,校场点兵,赴国难报家仇的情景。
下河东
剧情介绍:北宋年间,赵匡胤率兵亲征河东,错杀大将呼延寿廷,险遭奸相欧阳方暗害。真相大白之日,赵悔恨莫及,呼延夫人罗氏以大局为重,不记前嫌,亲自发兵救宋,终于杀敌除奸,取得了斗争胜利。
王万梅,晋剧表演艺术家。
《下河东》之“就为你糊涂不明信奸佞”,表现的是罗氏率兵河东解围后,数说宋王薄情寡义,残害忠良的情景。
王万梅的老师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 ,是当年中路梆子名驰京晋的老艺术家说书红的徒弟。说书红的门徒很多,有9个得意高足,称为“九英”。程玉英为九英之首,自创一派,她的“嗨嗨腔”名噪三晋。最得意的门生就是王爱爱和人称小程玉英的王万梅。这两人师属于程玉英,而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都是当今晋剧舞台上的第一流著名演员。
在三晋大地上,至今还有“宁肯跑的丢了鞋(读音孩),不要误了程玉英的嗨嗨嗨”和“宁肯跑得厥煞(累死),也不要误了程玉英的哭嚓(指悲剧)”程玉英就是以唱情著称。
王万梅16岁拜在她门下。她课徒甚严,尽管王万梅有一条好嗓儿,但程老师还是要求她每天练声,指给她发声的部位,要她练丹田气,练脑后音,练鼻腔、胸腔、脑腔的共鸣,练气息的自我控制。程老师说:“演员不能光凭嗓子喊,那样难以持久,唱几年嗓子就不行了;更严重的是光放高音,唱不出情来。演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嗓子,根据剧中人物感情的需要,自如运用,才能持久,才能受听,因此就要苦练。”王万梅刻苦练嗓,40多年来,每天早晨都练,从不间断。不短的努力,才使她有了这么一条颠扑不破、运用自如的好嗓子。
??程老师不仅要求她练嗓,而且要求她练基本功。程老师指导她练功,可不只是走走圆场,舞几下水袖,而是拿顶、下腰、涮腰、甩腰、踢腿、压腿、抢背、吊毛、蹿桌子、打把子样样都要练。他们没有练功房,唱到哪儿练到哪儿,主要是在舞台上练。师徒天天一起练,一练就是20年。万梅练蹿桌子,除了蹿过舞台上的桌子,还要在桌子上加一个二尺多高的铺盖卷,蹿过去走抢背、走吊毛。程老师说:“万梅虽然是学青衣,以唱为主,但是我们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没有基本功可不行。就拿我们旦行的坐来说,屁股要悬空,只能用一侧的腿根挨着椅子边,这就必须提气立腰,这样才显得精神,好看;屁服一坐实了,气就容易泄,神就容易塌。就这一坐,没有腰功可不能行。站也是一样,也必须提气立腰,收腹挺胸,没功就站不下个样子。一坐一站,尚且如此,动起来就更要看你的功了。”我们看王万梅的戏,她每一身段,每一台步,都那么美,让人每时每刻都得到高度的艺术享受。万梅的体形并不好,中午发胖,是个不利因素,常常使演员在舞台上的美感受到影响。而王万梅台上台下判若两人。在台下她可以说是五大三粗,豪放粗犷,然而在台上她却轻盈飘洒,灵活俊美,透着那么一股秀气文静。难怪文艺界开座谈会时,有人就坐在她身边,却在打听谁是演王春娥的王万梅。看个出来,真看不山来这其中究竟有何窍门?王万梅的回答是:“这就是练功的好处了。我在台上,腰腿灵活,肌肉松弛,能够做到步履轻盈,腰枝婀娜。再加上老师告诉我要注意身体的角度,不给观众身体正面的形象,就可以藏拙。直到现在,我还每天早起练功,练腰练腿,还练水袖。”程玉英的水袖功,是向京剧大师程砚秋学来的,加以变化丰富,用在《失子惊疯》等剧中,很有特色,又教给了王万梅的。难怪王万梅无论是排新戏,唱传统戏,要什么有什么,敢情是她在自己的艺术锦囊中储存了那么多的宝物。这可非—日之功,料没有对艺术执著的追求,没有吃苦的精神,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是很难做到的。
??王万梅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这首先是她有一份好老师。她拜师时,程老师正在壮年,也正是程老事师的艺术鼎盛时期,小万梅有万梅有机会观看老师在舞台上所有所有拿手戏的表演。她学得那么像,拜师三年就博得“小程玉英”的美称。这种模仿十分必要,没有初步的模仿,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创造。王万梅迈出的第一步是扎实的。这是她成功的基础。但是,模仿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攀浮艺术的顶峰,还必须善于捕捕捉多方面学习的机会。“十年浩劫”中,王万梅演过不少“样板戏”,由于请话剧导演来排戏,她开始懂得分析人物、掌握人物的内心感情,从理论上理解了当初程老师所说的“王春娥和王宝训不一样,不能把什么戏都演成一道汤”的真正含义。也以后的演出中,她不再是“刻模子”式了,而是学会了根据人物的需要运用程式和安排唱腔,这使得她在艺术上有了一个飞跃。
1983年,王万梅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第四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在讲习会上各剧种的老师教技巧,专家们讲理论,不但使万梅开扩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艺术修养方向得到了提高。学习结束回到晋中,她把学到的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创造,使自己演出的戏闪耀出新的光彩。
衷心祝愿王万梅能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在艺术鼎盛时期,更多地收徒传艺,担当起承亡启下,振兴晋剧的重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