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戏曲表演艺术自诞生以来,历千年之不变,一直在传播着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愉悦大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发挥着“高台教化”的社会作用,影响着大众的处世习俗,从一定意义上引导着人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知和扬弃。晋剧是山西晋中、吕梁、晋东、晋北乃至河北井陉、张家口和陕西榆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流行的地方剧种,百余年来产生过一代又一代优秀戏曲人才,丁果仙、王爱爱、谢涛等就是这些优秀戏曲人才中的杰出代表,她们的表演艺术与优秀文化传播紧密相连,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成为名扬全国的优秀文化播手。

谢涛

戏剧舞台上的谢涛。

谢涛

生活中的谢涛。

违背父命走上从艺道路

谢涛,祖籍山西左云,出生于太原,从小生活在梨园家庭。父亲谢子龙是戏曲教育工作者,生前为国家离休干部,早期就投身革命文艺工作;母亲张翠英是晋剧花(艳君)派旦角演员,上世纪80年代曾因在晋剧《杨门女将》中成功扮演佘太君而轰动剧坛。虽然父母不希望谢涛学戏,但遗传基因和耳濡目染,导致她违背父母之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艺校学习,从此走上了从艺道路。

进入艺校后,老师给她分行当分在了旦行,但随着学艺的深入进行,她却渐进体会到须生行当也许对她会更适合一些,遂被母亲领着拜在了须生表演艺术家李月仙的门下,成为晋剧马(兆麟)派表演艺术的新一代传人。

学习须生行当要远比学习旦行难度更大,不仅需要在演唱上过关,而且还得在肢体上揉碎骨头的练习各种基本功,但她始终没有退缩过,也没有犹豫过,顽强、好胜的劲头,似乎是天生的性格,就这样咬着牙一部一部地把老师传授的代表剧目都拿了下来。

文化传播从习演传统戏开始

文化传播始于传统戏演出,以晋剧《芦花》《三关点帅》《齐王拉马》《深宫情恨》《杀驿》《舍饭》等经典剧目为主打,持续在晋剧流布地区传播着优秀文化所指向的忠善与奸恶,通过在戏曲舞台上塑造闵德仁、杨六郎、齐宣王、皇子、吴承恩、朱春登等人物形象,一次又一次告诉观众,历史从来都是扬善惩恶,从来都是善恶有果,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也许忠奸善恶一时难辨,是非曲折一时难分,但历史都会最终做出公正评判。

从晋剧《丁果仙》开始,谢涛走上了传播优秀文化新的层次,通过戏曲表现形式,把晋剧前辈艺术家丁果仙的主要人生经历与艺术成就呈现在了舞台之上。这部戏,也让谢涛从马派演唱方法开始走入对丁(果仙)派声腔的尝试,其中还有对旦行声腔的实践,并参加全国角逐,顺利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接着排出了晋剧《范进中举》,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一次以整本演出形式在晋剧舞台上看到范进人物形象,这个戏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后,轻松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并被法国戏剧同行邀请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戏剧节。晋剧“范进”不仅轰动上海,而且走出国门,为谢涛传播优秀文化打开了一条南北联络的通道,并辐射到了法国演出市场。

晋剧《烂柯山下》改编自传统剧目,揭示了穷书生朱买臣一心只读圣贤书,弄得家无滴米可进,却屡试不中,导致妻子悲声怨起、提出分手的一段民间传说。后经修改,着重突出了朱妻崔巧凤对朱买臣的深厚感情以及朱买臣对“马前泼水”羞辱妻子的醒悟与自责。这出戏,表现了故事人物的人性美,从唱腔风格上也对之前演出《范进中举》形成的唱法进行了“固化”。

晋剧《傅山进京》的诞生,标志着谢涛在优秀文化传播方面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这部戏在全国影响很大,许多专家、许多剧种的同行都在刮目相看,学术论文频发,不仅屡获大奖,还拍成了数字电影,让山西文化名人傅青主再一次从历史中走了出来。这部戏不是单纯的优秀文化概念,引发了许多深层次的治国理政思考,许多唱词与戏文竭尽祖国优秀文化情感抒发,包括给晋剧文化传播荡起了一股清风。

坚持创作是文化传播的活泉

走到此时,一些关心谢涛的人劝她歇下来,但她带着对戏曲艺术的高度热爱和文化传播的责任担当,又投身到了晋剧《连亲百万家》《上马街》《紫穗槐》《布衣于成龙》等一系列的创排之中。

晋剧《连亲百万家》反映的是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问题,对县乡村换届有一定的社会指导意义,就其艺术的主要变化,是谢涛反串旦角扮演了剧中的一位女村党支书。上演之前,当地新闻媒体做了重磅报道。

晋剧《上马街》是用本土人才创作的本土故事,谢涛在剧中以老旦身份出演一位齐奶奶,富贵的样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上海参加国际艺术节颇获好评后,在返回途中组织了巡演,受到多地其他剧种观众的欢迎和赞扬。

晋剧《紫穗槐》是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门打造的晋剧作品,故事也是选自本土民间实况,借助戏曲舞台把它演绎出来,也让省城太原的演出市场火了一把。谢涛在剧中扮演女主人公,情节编排上有很多看点,容易在观众中产生共鸣。

之后,谢涛又集中精力主演了新创排的《布衣于成龙》,这部戏产生在举国上下向腐败行为严厉惩处的当口儿,在之前又有京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并有两个晋剧院团对其做了移植,而她却另辟故事途径,综合新的人物创造进行了大胆尝试,并闯入在陕西西安举办的第11届中国艺术节展演。这个戏不是直接的反腐戏,它截取了于成龙被免职期间,在招抚“义民”过程中的责任担当。上演之前,有观众担心,她本人也担心会不会陷入傅山的人物形象塑造,但这种担心随着该剧的诞生和她自己在人物创造上的努力,被自然消除了。

文化传播依然在《布衣于成龙》的演出中流淌着,她通过舞台上的于成龙告诉观众,大义可担当,何需沉湎于个人恩怨之中,只要心系江山安固,怜惜百姓疾苦,狠刹社会歪风,必然会带来个人与事业上新的跃升。轻舟扁叶回乡去,来年又是黄金甲,这是这出戏结束时呈现给观众的文化场景。

电视“冲刺”让传播再发力

山西卫视以《走进大戏台》为依托开辟《伶人王中王》栏目后,谢涛参加了第二季赛事,8场预赛,2场决赛,10次出场,把她自己的舞台技艺串了起来,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她自己从艺以来的舞台实践积累。晋剧观众感慨的不是看她演出的痛快,而是赞扬她与其他剧种的知名演员平起平坐的勇气,其他剧种的观众则更多地是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晋剧的最新创作成果,见证了晋剧正向全国市场蔓延的多种尝试与努力。

《伶人王中王》中的谢涛,每一次出现,都是一次文化传播,其间包含了继承戏曲传统文化、张扬戏曲创新文化以及挖掘与呈现戏曲文化灵魂的努力,她把范进、朱买臣、傅山、于成龙的同一文化血脉而不同人物性格串了起来,竭尽人文气质与气场,最后以反串晋剧经典保留剧目《打金枝》中的升平公主在“打宫”前的一段心声表白“头戴上翡翠双凤齐”收官,与京剧名家孟广禄并列为第二季赛事第一名,而她在表演中所呈现出来的唱念做表,连同文化意境,永久地留在了电视画面之中。

如今,早在10年前就提出的“谢氏唱法”已经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有些唱段已在青年演员与省内外票友和观众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外省观众提到晋剧就会自然提到谢涛,谢涛成了继丁果仙、王爱爱之后而新生的又一张晋剧名片。谢涛在优秀文化传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应该不只是晋剧向前发展的骄傲,更是她个人努力传播优秀文化的见证,晋剧需要这样的创新型人才,文化传播同样需要这样的创新型人才。

脚下的路是走出来的

在与观众接触中,谢涛不拘于诸多艺术成果带来的殊荣,总会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在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和戏友群,她会在一些关心戏曲艺术的观众微信圈留下自己的思考。她说:“谢谢多年来的关注与支持,更要感谢对演员创新的理解与认可,脚下的路是走出来的,走错路不怕,怕的是不敢迈步。”她也很重视对青年演员的培养与宣传,当大家谈论到晋剧武生演员王日飞主演的《伐子都》时,她说:“王日飞是一位难得的晋剧青年演员,条件很好,基本功扎实,为人朴实低调,更难得的是视戏如命。”随后还发出了3个点赞表情和3朵鲜花表情。

在新闻媒体面前,不管是接受央视戏曲频道的采访,还是在山西卫视《百家戏苑》的专访,都能侃侃而谈,用流畅的普通话语调,把自己的从艺经历以及对晋剧舞台的实践状况与思考无保留的倾吐给全国电视戏曲观众。出于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2017年春节来临之前,还挤出时间配合央视做了一期专题节目,“繁忙”“停不下来”,这几个字似乎是谢涛的代名词。

此文结束的时候,耳旁不由得又响起了谢涛与“晋剧皇后”王爱爱在戏歌《千秋梨园情》中歌唱的唱词与旋律:美滋滋的杏花酒酸溜溜的醋,提神儿的鞭炮压岁的钱,各人自有各人的爱,老山西最爱这生旦净末唱念做打,听得过瘾,看得舒坦,脸蛋蛋笑来心窝窝甜,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

听着这无边心曲,依然感受到的是谢涛在优秀文化传播中行走的浓浓情意,有一种说不尽的赏戏愿景……

相关链接:

谢涛简介:

谢涛,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晋剧马(兆麟)派代表人物李月仙弟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奥运会(北京)火炬传递手,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现任山西省剧协主席、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由其主演的《范进中举》《傅山进京》《布衣于成龙》等剧目在全国影响很大,不仅屡获各级各类奖项,而且颇受全国戏曲观众与文化艺术界所推崇和喜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