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阳曲人,曾与孙红丽同科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太刚某附属文工团,后转入天龙大厦工作,随后下海经商。丈夫在十三冶工作,女儿是杂技演员,去年奥运会期间曾参加演出。张爱萍初到饮马河演唱时,并不引人注目,她身材瘦小,在白桂英唱过《走山》后,听她唱就显得有点差距了,好在她这几年勤学苦炼,求教于武忠、阎慧贞二位老师,揣摩白桂英老师的高音发声技巧。同时她为人和善,眼活勤快,老艺术家和戏迷都对她称道有加.说爱萍是个好孩子。由于她上进人性又好,且很想拜在李月仙老师的门下,有时李老师来饮马河演出,她帮前忙后,也和李月仙老师产生感情,李月仙老师也对这个孩子诚心打动.就让她去家里说戏.经过李老师的指导教诲,她的进步很快,拿下李月仙老师的代表作《三关点帅》和《卧虎令》.去年后半年李月仙老师又把她的拿手戏《齐王拉马》教给她。目前在饮马河张爱萍很受戏迷群众的拥护。张爱萍是个极其豪爽的人,说话办事相当的干脆利落,而且且有乐于助人的风格。他的爱人经常会在公园旁静静等她演完了一起回家。

她现在的唱腔风格渐趋李月仙的风格了,忽闻飞瀑倾潭,似激流泛舟,跌宕起伏,气概不凡,节奏明快,顿挫有致。其他人唱李月仙的段子没这种气势,显得有点平淡。听过其唱《算粮》中的薜平贵,却是马湃风格的唱法,说明其对马派唱腔已融会贯通,这个薜平贵,更加激扬高亢,有生气。李月仙老师那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也在张爱萍身上体现了,如果是唱的人多,她就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唱。为了能让大家听上好唱手唱腔,多方联系曾唱过戏的朋友同学来此捧场。群众看了都是笑在眉梢,喜在心头,都说张爱萍来了就唱好了,来的是好手。

选山西经济日报:戏迷票友张爱萍是省城十大票友之一,省城戏迷对她都很熟悉,张爱萍为学好晋剧,专门拜师晋剧表演艺术家李月仙为师,是李月仙的得意门生。6年来,晋剧学的有板有眼,特别是在“交印”中扮演杨六郎表演的唱腔和动作,群众看了都说她的表演和她师傅李月仙演的非常相似。

文是太行老人,入梦游园词语

有一位优秀的晋剧青衣演员或者说中老年艺术家,叫耿忠翠。之所以这样说,是觉得她的唱腔很难得,很耐听,具有很大的独创性。

耿忠翠,太行老人很会概括:在年终半决赛时,以美妙悦耳的“十三咳腔”起板,演唱了《明公断》里秦香莲的一段“不觉得,催我秦香莲,急忙上公堂……”,一阵一阵的激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接着又在反败为胜决赛时,由“二流水”起唱,然后用难度很大的“滚白”演唱了《明公断》里秦香莲的另一段“手拉儿女下公堂,这才晴天明朗朗,一霎时乌云遮了太阳……”,直把个秦香莲唱得意恨情寒,悲恸不已。尽管耿忠翠在演唱时有些字眼显得乡音过重,如把“胆颤魂飞”中的“飞”发成了“灰”,但其演唱技巧、人物表现,包括对自己演唱音色的渲染和发声轻重的处理以及对乐队的控制,完全达到了令人惊羡的程度,这些也恰恰是现在的一些专业演员,甚至是一些已成名的演员缺少的。

耿忠翠的两段《明公断》,基本上走的是晋剧青衣程派演唱艺术(程玉英)的路子,唱到悲情处时,可谓声泪俱下,唱到痛恨处时,则又气顶牙根,特别是当唱到“我儿们可在那大堂前后左右玩耍莫要远走”一句时,板柔腔和,慢言细语,一字一顿,紧紧地把观众的心揪了起来,还未唱完,便博得了满堂彩声。尤其是在此句之前重复唱出的“进衙来”三个字,以“嗨嗨腔”润色,犹如夜莺啼鸣,金瓦滴露,显示出了极高的演唱造诣。

原汾阳鼓烽晋剧团退下来的青衣演员耿忠翠,此人极会用嗓子,她在演唱的时候用小嗓的自由转换,有和宋转转用嗓的一点风格,她演唱的《大堂》大段的滚白,声声悲彻,句句感人,就是其他专业演员演出这场戏也不敢掉以轻心,很受群众戏迷的追捧。(艺秀容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