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是晋剧的第二故乡。我是个戏迷,从小就爱看晋剧,还常爱唱几口儿。记得上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张家口有许多戏园子(现称剧场)。正如人们所说的“大境门,大清河,店铺商号戏园子多。”当时戏园子和戏班(剧团)不分家,晋剧很兴旺。

那时的张家口是俄、蒙通商的要地,曾有“华北第二商埠”(旱码头)之美称,山西人在这里经商的很多。所以,家乡戏曲受其牵引,在张垣得到了发展。山西的名艺人纷纷来张垣谋生演出,如盖天红(李景云)、毛毛旦(王云山)、小二宝(薛宝昌)、李子健、天明亮(董玉山)、子都生(杨登科)、凤凰旦(王治安)、狮子黑(张玉玺)、一声雷(杜占魁)、筱吉仙(张宝魁)、二女子(王桂香)、大妞妞(田桂珍)、元元生(常玉洪)、女十七生(马福仙)、筱果子(马秋仙)、筱金枝、筱金婵、筱金喜等名演员。他们分别在张垣桥西“大兴园”、“小兴园”、“吉庆园”(俗称“旧园”,后改“裕民”)以及以唱对台戏闻名的“中和”与“永和”戏园演出,在梨园和广大观众中享有盛名。至今人们提到这些表演艺术家,仍赞口不绝。

我常到东关的“旧园”和南营坊的“同德”看戏。在“同德”演出的是戏霸赵步桥的班子。赵步桥是山西清徐县人,年轻时在张垣演戏,“同德”戏园就是他和票友集资盖起来的(后来他投靠日军当了汉奸,欺压艺人,毒害人民,无恶不作。解放后被处决)。赵依仗权势,把好多名演员霸到他的班里,所以,“同德”的阵容很强大,各个行当都是双梁双柱。胡子生是十二红(刘宝山)、懿莲春(乔玉仙)、一千红(王喜云)、正工青衣是郭兰英、牛桂英、水上漂(王玉山);文武小生是十一生(郭凤英)、筱桂芳;花脸是彦章黑(肖亮)、王正魁、侯胜忠;花旦是郭美英、王巧云、刘玉婵,刀马是白翠香,彩旦是白牡丹(钱寿山),以及名丑金金奎、斜眼丑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和表演绝招,真是名流荟萃。

那时我还在市郊农村里。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日场看了白翠香主演的《辛安驿》、十一生主演的《小宴》(《凤仪亭》一折),懿莲春主演的《九件衣》,夜场又看了牛桂英和南定银演出的《女中孝》,刘宝山主演的《献地图》。一个比一个精彩,赢得掌声不断。不久,听说郭兰英要登台演出《算粮》,我和十几位乡亲,起五更从农村跑了20里路,赶到“同德”戏园排队买票。郭兰英在剧中扮演王宝钏。她扮相美,做派好,唱腔音色韵味浓,声情并茂,婉转动听,声声感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那时她才14岁。不久,评赞这个班子的顺口溜在张市城乡流传开了:“彦章黑的‘吼’,水上漂的‘走’,白翠香的‘扭’,十一生的翎子像风摆柳。牛桂英唱得观众眼泪流,郭兰英唱红了张家口!”

晋剧兴盛时期,好多名演员我只是听说,没有看过他们的演出。据说上世纪50年代初,晋剧大王、须生泰斗丁果仙和表演艺术家程玉英、冀美莲、方月英来张市演出过《打金枝》、《秦香莲》、《空城计》、《芦花》等戏,场场暴满,盛况空前。可惜当时我出差不在,没能看上他们的精彩表演,甚感遗憾。

在张市、宣化和柴沟堡有许多从山西来的名演员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把精湛的戏曲艺术献给了张家口人民,也为张家口的戏剧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晋剧接班人。如梨园世家云遮月(刘德荣,忻县口镇人)的后代,刘宝山、刘明山(五月鲜)、刘玉山、刘玉婵,曲阳的吴本贞和吴本荣哥儿俩,浑源的王云楼(郝玉仙),榆次的十八红(马万金),汾阳的王桂兰(宗桂兰)、王西爱(宗桂枝)姐妹,文水的刘仙梅等。特别是文武花脸黄德胜(阳高人),很早便在宣化定居,为张家口办起了第一个晋剧科班(现称戏校)。几年的时间里,培养出杨胜鹏、张胜林、侯胜忠、郝胜魁、关胜斌等好多优秀演员,他们到了剧团里都是挑大梁的台柱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政策感召和“双百”方针的照耀下,戏曲界呈现出满园春色、百花盛开的局面。山西的晋剧团和名演员来张家口演出了许多优秀的晋剧曲目。仅有记载的就有如下次:

1983年4月,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重返张家口,受到张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姐妹们陪她重游南营坊,探望了当年养育过她的乡亲们,还见到了许多晋剧老前辈和当年与她同台演出的老同事。大家叙旧情、谈往事,几多眼泪,阵阵欢笑。在庆丰剧场,郭兰英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