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近日以1元钱作为版税,把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一《廉吏于成龙》的演出版权转让给山西省吕梁市晋剧院和青年晋剧团。
移植戏曲原创剧目要付版税?在梨园界,这样的版权意识并不深入人心。作为贫困地区的吕梁市,移植上海京剧院的新戏,还千里迢迢赶来上海征求版权所有人同意、并付上这权作象征的1元版税,这对梨园界是个不小的震动。人们纷纷议论:几十年来戏曲移植时总吃免费午餐之风何时能结束?《廉》剧的1元版税能否成为开启戏曲移植付版税大门的起点?
1元版税:合法取得演出版权
“1元版税”的佳话,还得从该剧组去吕梁采风时说起。京剧《廉吏于成龙》入围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后,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等前往于成龙老家山西吕梁以寻觅继续创作的灵感。当地人民一直想将“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事迹搬上舞台,但因条件所限未能实现。得知京剧《廉吏于成龙》创作演出成功,吕梁市晋剧院和青年晋剧团就渴望移植此戏。上海京剧院欣然允诺,但吕梁市委宣传部坚持与其签移植版权合同,支付版权使用费。中共吕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锦平认为:“签合同、付版税后,我们移植《廉吏于成龙》才是合法的。”
戏曲移植:免费午餐何时休?
然而,“非法”移植,吃“免费午餐”,梨园界大都见怪不怪。同样是上海京剧院创作的新编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被各地10多个剧种、20余家戏曲院团搬演,除了中国评剧院等极少数院团支付了移植版税外,其他20余家戏曲院团都是偷偷搬演,有的剧团甚至连音乐、舞美等二度创作也完全照搬上海京剧院的演出版本。
这样的事情在各个剧种、名编剧身上几乎都发生过。著名越剧编剧吴兆芬创作的越剧《孟丽君》,三四百家民间职业越剧团几乎没有一家不曾演过,而与上海越剧院、编剧吴兆芬签署过版权协议的却一家都没有。
戏曲维权:任重而道远
在戏曲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小剧团无力创排原创大戏,“悄悄”移植国家院团创作成功的、有市场前景的剧目,成了小剧团赖以生存的一种捷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告诉记者,当地一家民间职业越剧团的团长曾很诚恳地说:“茅团长啊,我们真是靠着你们才能活下去啊。”原因很简单,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开团戏”《五女拜寿》也是同《孟丽君》一样,是每家民间越剧团乃至绝大多数县市级越剧团戏单上必有的招牌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门曾一度鼓励戏曲剧种之间互相移植,戏曲院团也以自己的剧目被其他剧种、剧团移植而引以为荣。然而,在旧时梨园界,名角们的“私房剧本”也是绝不外传的,剧团之间也靠着梨园界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避免不经剧本主人许可的搬演。孙重亮认为,剧目移植本身并非洪水猛兽,移植可以让一个优秀剧目以多种样式保存下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关键是,戏曲移植也应该尊重原创剧团和作者的版权,切忌非法移植。
戏好收入高:有助戏曲突破困境
戏曲生存状态差,某种程度上跟梨园界缺乏版权意识有关。重建戏曲原创剧目的版权意识,将有助于戏曲走出困境。正是因为“好戏无好价”、“移植不付费”,导致很多优秀的编剧人才纷纷离开戏曲。他们宁可充当电视剧编剧的“枪手”,也不愿寒窗青灯写戏曲。
没编剧高手,戏曲院团自然难觅好剧本;离开上乘的“一剧之本”,要排出好戏自然也难;戏不好,必然观者寥寥。于是戏曲的创作、演出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长期走不出困境低谷。有识之士认为,建立戏曲版权的维权机制刻不容缓。要让那些好戏被移植后,版权所有人能顺利得到版税;好戏移植得多、演出得多,戏曲作家所得也多,成为高收入群体。长此以往,必有写戏好手回归戏曲,戏曲振兴才能有望。(记者
张裕)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