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启---

她是那将水袖高高扬起、稳稳接住,再重重掷地,转身、目含悲、心欲碎的王春娥。也是那“踏春光访农事田头陇上”,看“牧草肥,牛羊壮,金莲川上云蒸霞蔚百姓欢歌……”的萧太后,举手投足蕴满豪情。还是那双手反绑,踉跄上场,抬头睁目,闭目蹲身,悲呼“恨苍天不睁眼黑白倒颠”的窦娥。

幕落---

她是12岁学戏,从艺40年,依然爱戏成痴的晋剧演员。她是立志不离舞台,坚持下乡演出,送戏进村,对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的张家口戏曲艺术领军人。她是我市唯一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双奖获得者---李萍。40年,她一片深情深深系在所钟爱的戏剧事业上,为此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无畏无惧坚持着、坚守着、传承着。

入行圆梦

李萍出生于梨园之家,父亲李进德和母亲张桂英都是1952年河北艺校第一届毕业生。

“父亲是市晋剧一团鼓师,而母亲是市青年晋剧团的小旦。”受家庭影响,李萍很早就接触戏剧,在她的记忆里自己小时候就“扎”在剧团,看父母排练、演出,也跟着哼唱一些台词、名段,“那时候总想着哪天自己也能登台演戏。”

1976年,12岁的李萍怀着圆梦的期盼报考了张家口戏曲学校。

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建于1952年8月。1953年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张家口划归河北省,一度改名为“河北省少年晋剧团”。当时学校学制为六年,主要开设艺术、音乐、文化、表演、技巧、政治时事等课程,学员也有机会拍戏演出,虽然是剧团,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戏校。1955年河北省戏曲学校成立,“少年晋剧团”迁到保定,为其中的晋剧班。1956年11月,晋剧班迁回张家口,改名为河北省戏曲学校张家口分校。1957年分校撤销,改名为张家口戏曲学校。

这所有着深厚底蕴的戏校曾先后培养了晋剧、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大批艺术人才。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撤销。

而李萍幸运地成为戏校恢复后招收的第一期学生。

“那时报名的人特别多,有上千人,一层层筛选也极其严格,不仅要看长相、身段等,更注重天赋条件,印象最深的就是看着人越来越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百里挑一’。”

就这样,12岁的李萍通过了百里挑一的筛选,迈出通向自己戏剧梦想的第一步。

六年磨砺

都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知道学戏苦,进了戏校的李萍真正尝到了这“苦”到底有多苦。

那时的张家口戏校设在地区歌舞团院内。水泥地上练毯子功,院子里上身段课,学生宿舍就是老师教短剧、唱腔的教室。而“苦练基本功,上好第一课”的标语就贴在水泥地的练功场里。

“5点半上早课,不想起床,每天早晨都觉得那铃声怎么那么刺耳。”而今提起那6年的学习生活,李萍依然记忆犹新,“最苦的是‘换筋骨’,扳腿、扳腰、扳卧鱼……硬胳膊硬腿儿的,老师使劲儿给扳,有时候都能听见骨头响声,就嗷嗷地叫,疼极了也哭。”

也有人受不了这份苦,不到三个月就走了,但老师的那句:“苦,口里长牙,咬牙坚持住。”李萍刻在了心里。

一个动作,别人练一遍,她练十遍、二十遍;一个眼神,要亮,要有光彩,要含着千般情绪;一个表情,是喜是忧,是怒是哀、对着镜子细细体味区别与变化……李萍聪慧,天赋条件本身就好,但学腔、学戏、学身段,她不取巧、不偷懒。

“学戏,首先让我学会了吃苦、刻苦和坚持。”她说,那6年是最苦的时候,却也是最好的时候,收获的一生都在享用。“戏文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剧本里的故事、历史让我心胸更开阔,这些在以后的人生中渐渐都化成了我自己的东西。”

入学一年后,戏校排演恢复后的第一出大戏《红灯照》,这也是李萍戏剧生涯中排演的第一出大戏,她饰演主角林黑娘。舞台上,她把这位女英雄的侠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无数好评。之后,戏校把这出戏送到了厂矿、农村,所到之处,备受欢迎,甚至出现了这样的顺口溜:“《红灯照》,照红灯,照得戏校满堂红。”

这一年,李萍十三岁。

痴心坚守

1982年,李萍毕业后分配到张家口青年晋剧团。先后参演、主演过许多剧目,积淀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但就在她艺术之路渐入佳境之际,戏曲衰微之势也逐渐显露,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剧团遭遇低谷。没有演出,发不出工资,每人每月只有50元生活费。这样的境况下,许多人开始找门路跳槽、改行,再没心思去练功、排戏,整个单位也空空无人。可李萍每天依旧照常“上班”,空荡荡的楼道里,她一个人一台录音机,听名家唱段,再模仿、练习,遇到疑难,无人讨论交流就自己琢磨、推敲、反复练习……唯一的听众是门卫赵大爷。

李萍不是走不了,当时有三家不错的单位让她去,条件优渥:干部身份不改,待遇不变,工资照发,奖金另算。

李萍不是没有动摇过,她甚至下了离开剧团的决心。可就在要调离办手续的时候,她还是犹豫了:“我真的就这样离开晋剧舞台了吗?曾经最热爱的就这样放下了?”

明知道这一步,迈出去,是坦途、是安逸;退回来,是艰难、是清贫。李萍还是选择了后者。有人问她为什么,她笑着回答:“就是觉得自己还是更爱唱晋剧。”

留下来的李萍和那些与她一样的坚守者们,为戏剧的振兴不断努力着、探索着。

1995年,转机终于出现。这一年,在各方努力下,剧团决定排演新编历史剧《梳妆楼》,进军省第四届戏剧节。李萍担当剧中主要角色萧太后。

梳妆楼是一幢古建遗存,在沽源县闪电河畔的金莲川上,流传着许多有关大辽萧太后与这幢古建遗存的故事。剧作家杜忠根据有关史料和民间传说,推出了一个崭新的萧太后的戏剧形象。她有着威镇朝堂、胸怀韬略、驰骋疆场的刚毅威武,也有当爱婿惨死,爱女成仇,爱子反目,情人辞官后,作为女人的千般哀怨。为了精准展现人物,李萍不仅仔细揣摩角色,更是在声腔、动作等处理上进行新尝试。

在这届戏剧节上,《梳妆楼》一举夺得剧目一等奖和15个单项一等奖,李萍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单项一等奖。

1996年,经过完善的《梳妆楼》复排,并参加了第7届“文华奖”角逐。

复排李萍将之前积累的经验与新的想法结合,不仅运用不同的身段、手式、眼神,适度地加强人物性格表现力度,还有意识地进行着打破行当、运用程式和化用程式的尝试。她觉得萧太后这一形象,不属于青衣、刀马、小旦任何一种行当,但三种行当又都应该属于萧太后。所以她有意识将青衣的端庄与稳重、刀马的英武与威猛、小旦的活泼与纯真,演化组合,交错使用在萧太后帝王、母亲、情人三种身份与心态的转换中,使其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充实丰满。

1997年9月,第7届“文华奖”揭晓。《梳妆楼》一举获“文华新剧目奖”,李萍获全剧唯一的单项奖“文华表演奖”。

角逐“文华奖”,李萍显示出的艺术实力,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省、市有关方面立即协商研究,很快做出决定:为李萍申报争夺第16届“梅花奖”。

按照“争梅”惯例,参评演员要演一台新编或改编的大戏,还要演一台传统折子戏。专家为李萍选的大戏自然是《梳妆楼》,折子戏则是《三娘教子》和《六月雪》的“哭街”和“法场”。

1998年12月10日,首都戏剧界专家即“梅花奖”评委一行近20人,来到张家口,审看李萍主演的《梳妆楼》和折子戏《三娘教子》《六月雪》。

演出结束后,举行座谈会。专家们认为李萍“两场演出,满台生辉”,三个剧目,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李萍把握准确,处理得当。塑造的三个形象,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特别是李萍的演唱,嗓音甜美,韵味悠长,淋漓酣畅,卓尔不群。

1999年4月,一纸喜报传来,李萍获得第16届“梅花奖”。

“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就背后,除了痴心坚守,更有数不清辛苦付出。排《六月雪》时,为了突出窦娥在戏中的突出地位,指导老师设计了包括跄步、蹉步、跪步、飞跪、横蹉等在内的一套步法。每天练习,李萍记不清自己要跪多少次,为保证最好的效果,每次不论是飞跪,还是连唱带跪走一圈,她都坚持不戴护膝。几个月的排练中,那血肉模糊的膝盖都来不及结痂。

薪火相传

今年,李萍52岁了。其实她可以少演出一场,可以多轻松一些。但她没有。

“人到了什么时候就应该干什么事儿。我现在觉得自己应该干的事儿还有好多,除了为群众演出,还要加紧培养戏剧人才,让咱们的文化瑰宝有人热爱、有人传承。”李萍依然和同事们一起坚持下乡演出,演出地点大多在偏远的小山村,条件简陋艰苦。但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李萍从没有耽误过一场。

她说:“要说不苦那是假的,但每当看到台下父老乡亲如醉如痴的眼神,听到他们热烈的掌声,一切的苦和累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2015年,李萍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的省级传承人。为了晋剧的弘扬传承,她将自己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教授给年轻人。

2016年,魏丽丽、张文鑫、白雪静等老中青5位晋剧学员,正式拜李萍为师,成为她艺术生命的延续。她还担任万全县华梅艺术学校名誉校长,平时只要没有演出,她都要去万全给孩子们上课。

“教戏不能只教理论,还得多做示范,比如一个眼神,比如胳膊抬到什么地方,一根手指点到什么位置,要一点一点示范,一遍一遍让孩子们体会。”李萍的学生多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她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的身影,他们的每一分进步,都让李萍欣喜若狂,“我别无所求,只愿做一块垫脚石,能够帮助孩子们攀登更高的艺术之峰。”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原名为梅花奖,全称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始创于1983年,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奖”的子奖项之一,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戏剧界优秀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自第14届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自第11届起增设二度梅并评出首度获得者茅威涛、刘芸,自第17届起增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员,自第19届起增设梅花大奖并评出了第一位获得者尚长荣,这些获奖演员活跃在中国各地,成为戏剧战线上的主力军,为戏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文华奖

文化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设立于1991年,最初为一年一届,1998年起改为两年一届,2004年第11届文华奖起改为三年一届,与“中国艺术节奖”两奖合一,放在艺术节上评选。多年来,文华奖评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的原则。对于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艺术院团凝聚力,促进全国

艺术创作,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