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26日,连着两个晚上,山西省演艺中心内座无虚席,春意融融,这里正在进行晋剧名家演唱会。据在26日唱压轴的王爱爱老师出场时向观众介绍,这次演出是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提出的,又一年了,观众在想演员,演员也在想观众,应该举办这么一个演唱会,彼此见见面。两天里,先后有几十位老中青三代演员登台演唱,在省城新春的文艺舞台上着实荡起了一股润心滋脾的暖风。
这里不妨让我先介绍上其中的几位演唱者的演唱情况:
一位是著名老旦翘楚、晋剧、蒲剧“两栖”演员阎丫铮,她为观众演唱了新编晋商历史故事剧《汇通天下》里的唱段。这个戏由晋中戏研室的秦书瑞作曲,阎丫铮唱得很有气势和韵味,不仅行当特色鲜明,而且吐字发声讲究,虽然是清唱,但却明显是在唱人物、唱感情,表现出了一名旦角演员过硬的艺术功底。
在晋剧界,老旦演员一直比较稀缺,即使是老一代演员中能唱老旦戏的梁晓云、李爱华、石春香、范翠屏、张翠英等,也都是以演青衣为主而兼演老旦的,有时候在现代戏里还会由须生演员如丁果仙等来担纲老旦角色(见《丰收之后》),从一个侧面说明,那一个时期,基本上没有专职演老旦的。
在新一代演员中,也能看到一些能演老旦戏的青年新秀,如晋中晋剧团的王珍茹(见《石角凹》)、太原市实验晋剧院的孙丽芳(见《范进中举》)等,虽然演得很好,但她们的本行要么是须生,要么是青衣,同样总给人留下的感觉是在兼演老旦。
那么,现在来看,唯有闫丫铮、蔚淑珍等少数几位在专攻老旦,并塑造出了一批光彩照人的晋剧老旦艺术形象。要我说,这种对老旦行当的坚守,对于发展新时期的晋剧老旦艺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闫丫铮,一出《清风亭》,从演老版本到演新版本,二十几年下来,已演成了晋剧老旦艺术精品,即使是在《常家戏楼》里扮演介乎青衣与老旦之间的角色,也无处不闪彩出老旦艺术的底蕴,并证明只有闫丫铮扮演大院夫人才可能塑造出那样一种雍容华贵和富丽夺人。
一位是当红小旦演员、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主演奖获得者陈红,她为观众演唱了新编晋商历史故事剧《常家戏楼》里的唱段。这部戏由山西戏曲职业学院的任新宁作曲,一起唱,陈红就进入了人物,听上去,不仅腔新调雅,凄婉清纯,而且在好几处成功地改变了晋剧曲牌的固有板式,衔接的很顺畅,特别是随着戏文内容的表达,一会像鹰击长空,直耸云际,一会又像燕戏草坡,低吟浅唱,直把观众拖进了一个特定的戏曲情境之中。
陈红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自2005年主演晋剧移植川剧《金子》之后,已经形成了自己新的演唱风格,并以金石般的歌喉,把这一风格继续发挥在了2008年新排出的《常家戏楼》里。我以为,她现在的演唱特点主要是:在声腔上有一种立体感和造型感,往往能把戏中人物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通过音韵控制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来,极其巧妙而又艺术地做到了人戏合一。
这一晚,陈红穿着一件藏蓝色敞领、披肩、无袖、落地式拖裙,加上入时的发型和满身忽闪着的“铂金点”,直接增加了演唱的艺术魅力,印衬出了一个当红小旦演员的迷人风采。
一位是资深青衣演员、晋剧牛派(牛桂英)弟子芦变嫦,她为观众演唱了两段牛派经典唱段,一段是《走山》选段,一段是《芦花》选段,第二段是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加唱的。这一晚,芦变嫦除去唱得缠绵,悠长,颇有牛派声韵外,最惹眼的是她在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气和高雅,我经常羡慕一些京剧名家清唱时的舞台形象,而今天终于在晋剧演员芦变嫦的身上找到了这种感觉。
晋剧牛派艺术属于晋剧青衣行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与晋剧程派艺术(程玉英)、花派艺术(花艳君)、筱派艺术(筱桂琴)等齐名的一脉,现在功成名就的王爱爱、栗桂莲等都曾经受教于牛桂英老师,但却没有沿着原汁原味继承牛派声腔的路子走下去。
那么,目前来说,只能是靠芦变嫦、梁美萍等少数几位担当此任了。尤其是芦变嫦,经过近几年潜心向牛桂英老师问艺,加上自己多年来的艺术积淀,在继承牛派声腔上突飞猛进,许多唱段已习练到“乱真”的程度,受到了诸多专家的好评和众多戏迷的热捧。
一位是丁派传人、须生、老旦“两门抱”的李建清,她和晋剧王派(王正奎)弟子杨盛林为观众清唱了丁派名剧《渭水河》,李建清扮演周文王,杨盛林扮演姜尚,不间歇的大板成套唱腔,被这两位唱得十分的汲板、黏人。因为他(她)俩演出的这个片段,我多次看过,这一晚,李建清显然找到了艺术提升的突破口,整个唱法,气口更足了,底音更厚了,效果更好了,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如照此发展下去,肯定会在其它剧目的演唱上走出自己的特色艺术路子。
一位是一直在话剧《立秋》剧组客串演出、在晋剧界和戏迷中已经小有名气的青年小生演员方健,他为观众演唱了晋剧传统折子戏《洞房》选段。虽然只有十来句不长的一段,竟获得了三次掌声,这对年仅22岁的方健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方健的演唱,让人听起来,十分的舒坦、流畅,留给我的突出印象是:台风稳重,中规中矩,神情并茂,嗓音超好,应该是同龄男小生演员中唱功比较扎实的一个。在前一段举办的晋剧青年演员大赛中,方健有一出参赛剧目《黄鹤楼》,同时还为另一位参赛选手王红乐配演了《花田写扇》,从山西综合广播音频节目流溢出的声腔音韵看,在尾音的处理上,已颇有个性演唱特征,似颤非颤,似波非波,强音不过,弱音不软,很耐人咀嚼。
历史上,晋剧一直以女小生为主,自有了张智、王波、杜玉丰、郑强、李建国之后,女小生一统晋剧小生舞台的格局才被打破,现今出现在晋剧小生舞台上的方健,如果再加上已崭露头角的闫宏伟、韩瑞鲭、奥新平、王晋军、樊旭强、王日飞、刘月、苗小平等,可以说,已初步形成了很有潜力可挖的新一代男小生演员群。
省晋剧院要组织两场晋剧名家演唱会,是方健发信息告诉我的。第一天晚上方健随众多名家新秀演唱过去后,第二天晚上也来到了省演艺中心,因他的座号与我挨着,便有了更多说话的机会。鉴于方健尚还年轻,又正处在艺术成长期,我建议他一定要按照现在的唱法,坚持走规范发展的路子,不能为求一时的高兴和刻意讨巧专家及观众,盲目模仿他人,寻找与艺术真谛相悖的廉价“好评”,等扎扎实实习练上三年五载后,一定会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这两天,举办者还把王爱爱、马玉楼、田桂兰、刘汉银、姬荣生等老艺术家也给请了出来。王爱爱老师唱了一段《梵王宫》选段,一段《大登殿》选段;马玉楼老师唱了一段《反徐州》选段,一段《蝴蝶杯》选段;田桂兰老师唱了一段《含嫣》选段,一段《三上轿》(反串青衣)选段;刘汉银老师唱了一段《算粮》选段,两段《龙江颂》选段;姬荣生老师唱了一段《捡柴》选段,一段《假婿乘龙》选段,一段《柜中缘》选段。虽然他(她)们有的已经年近七旬,有的甚至开始奔八,但仍然保持着上佳的精神状态。这些老艺术家演唱时,最亮的地方是:轻松、自如、活泛、入骨,并能不断地把观众的热情鼓动起来,一次又一次地掀起让人无法阻挡的“喝彩”浪潮!
去看演唱会时,我还在第一天晚上碰到了孙红丽的丈夫、晋剧名净肖铁锤,因为坐得是前后排,于是在交流中我对他说:今晚也不知道孙红丽登台不登,真希望她能给观众唱一唱《麦穗儿黄了》中的唱段,如果唱,效果肯定比唱老段子要好得多!肖铁锤随即起身上了后台,回来后他遗憾地告诉我说:节目预先排好了,马上要登台,怕是不好更改了,这个建议,只能是以后注意了!
总之,山西省晋剧院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且给人总有一种人人有戏、个个会演、百花争妍、满园春色的景致,特别适合各类人才的成长。相信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一定还会涌现和锤炼出更多新的优秀艺术人才。(龚晋文2009年3月9日晚上20时41分续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