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心里话,咱对山西唱晋剧的名角大腕连一次面也没见过,对人家评头论足,其实是大大的不礼貌。对于谢老师来说现在是炙手可热、红遍了大江南北,对晋剧的宣传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她的《算粮登殿》到《范进中举》,晋剧的改革与变革、前进与保守,这或许就是时代与变革的美丽。
以前一直听的是光碟,网络时代的到来,有了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过去只知道丁果仙、牛桂英、王爱爱、马玉楼等,甚至连晋中名家,嗨嗨腔的创始人也不知道叫什么?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没听过唱,也没听说过此人,到现在了也没记得住名字,老一辈艺人很少能像现在这样两三天就能红火起来,这就是信息时代的好处,不论你想听不想听,想看不想看,总是如潮水般的卷来,特别是这两天的世博会,对于我们这个小县城来说离上海十万八千里,也不得不天天宣传世博,老农民其实根本不知道世博是闹甚的,这就是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的宣传模式,政府主导一切,不过这有大大的好处,保证了统一的声音与整齐划一。
晋剧里面两出传统剧目《打金枝》、《算粮登殿》,同样也是晋剧的看家戏,一样样说的都是皇家的事,也同样是平民百姓的事,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人间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王宝钏的喜与悲、忧与伤、离与合;金枝女的怒与情;王丞相的怒与欲……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物的心理与现实状况。自己也同样用矛盾的心理看待,对于自己来说是不务正业的事情—晋剧,其实她的好与坏,并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活,偶尔可能也会带来愉悦感,这可能也是关心她发展的一个原因。11台早放过谢老师的《进京》了,评论声也一片叫好,我其实一点也不感冒,总觉得味不够,可能听惯了老掉牙的曲调,多少有点不适应吧,丁牛的唱腔都是一种“云遮月”的感觉,就如同山西的汾酒一样甘甜醇厚,同样也值得人回味;王爱爱老师用一种大气磅魄,堪称一绝的唱腔,独领风骚一个时代,“晋剧皇后”也就名至所归了;有幸在网上看了贾桂林的《金水桥》的汗畅淋漓的唱腔,真是一种享受;在生病住院的一段时间里,听了姬荣生老师的唱段,多少让人有点兴奋,晋剧里很少有男人唱花腔,他唱的同样婉转,他的唱法也沿用了老辈子人的唱法,晋剧里现在的丑角好像很少很少了,也算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现在最火的可能就是须生行当了,自从丁果仙的出现晋剧界第一代女坤生就此诞生,半个世纪以来,女性也就在这个舞台显现出她们特有的风彩来了,想从电视上看到山西省的戏曲很难的,每周日有个大戏台栏目,这也是唯一能满足自己那么一点奢望。不过河南的戏曲频道经常播放地方剧种,看了谢涛演出的《范进中举》,本来抱着特别多的希望,可能喝惯了山西的汾酒冷不丁的加进了女儿红,有太多种不习惯,进京里面还加进了轻音乐,我从网上下了一个《打金枝》的坐宫音乐,“等地里地等”完了后,开唱,本来庄重的帝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同样身份也掉价了许多。我不懂得晋剧的曲调,听了谢老师的唱后,一种全新的感觉,有别于以往的晋剧的唱法,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一种脱胎换骨的晋剧,这可能也会如同丁大师一样统领起晋剧的须生来。
说了许多,其实更期盼晋剧不要一枝独秀了,提到晋剧不要只说到须生,别的行当与流派同样也应展露出有特有的美丽来。如有不恭之处,敬请见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