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咚咚锵……”铿锵的锣鼓打起来,大红的幔布拉开来。但见台上你来我往,白袖翻飞,一时咿咿呀呀,小生、青衣、花脸、武将轮番登场。《教子》《调寇》《见皇姑》等一出出折子戏让台下的戏迷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鼓掌喝彩时而着急跺脚。

这是山西嫦娥梅花晋剧团送戏下乡的一个场景。这个由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胡嫦娥创办的民营剧团成立于2004年,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发展为集剧目生产创作、戏剧文化研讨、戏曲人才培训和对外交流演出为一体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山西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成功典范。

“体制不活,文化如何能活?”回忆起以前在国有剧团的生活时,胡嫦娥说:“国有剧团把人养懒了,给一块钱就干8毛钱的事,或者干脆不干事,演员积极性不高,没有了文化自觉。”

2004年,在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胡嫦娥毅然离开太原市实验晋剧院,自筹资金成立了山西嫦娥梅花晋剧团。“当时并没有多考虑跳出去该怎么办,只是想体现自己的艺术价值。”她说。

起步之初,由于资金、演员、市场等难题,剧团举步维艰。为此,他们坚持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理念,以团长负责制、演员招聘制和全员责任制为思路,严格按劳分配,将演员的收入与剧团的生存紧紧捆绑在一起。同时,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建立培训基地,自办艺术学校,成立了戏曲表演班,按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开设文化课,并在全省民营剧团中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晋剧演员。这一系列举措,吸引了许多有志于戏剧艺术事业的演员。

为了锻炼年轻演员,每次演出前,剧团都会在大戏前面排一些折子戏,给缺乏舞台经验的演员登台表演的机会。现在,梅花嫦娥晋剧团拥有演员170多人,每年演出800余场,演出收入可达750多万元。

嫦娥梅花晋剧团以自己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文化可以成为一种赚钱的产品。然而,在胡嫦娥看来,文化又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民营剧团是公司运作,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文化又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益性。”为此,嫦娥梅花晋剧团始终秉承着“源自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理念,演出足迹遍及三晋大地及陕西、河北、内蒙古、河南等周边省份的数十个县市和近千个村落,深入边远山区的山庄窝铺、矿山坑口,“只要羊能上去的地方,我们的戏就要上得去”。为了满足更多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剧团还进行了大量的公益性演出,占到年演出量的10%-15%。

除了服务民间外,嫦娥梅花晋剧团也毫不放松对艺术水准的追求,不断创作新戏,并相继推出了《莲花庵》《杨门女将》《宫变》《芦花》《逆子伐》等享誉三晋的精品剧目。

2008年5月,嫦娥梅花晋剧团承担了太原市文化惠民工程重点项目——大型新编历史晋剧《龙兴晋阳》的编排,并在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展现了山西民营剧团的高水准。2011年12月28日,剧团还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山西嫦娥梅花晋剧团的繁荣发展只是山西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山西文艺院团数量多、欠账多、底子薄,改革难度大,但山西有关部门克服种种困难,目前163家院团已全部完成了改革任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