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让更多的人学戏
更多的人看戏
——介绍王爱爱新徒郭素梅
台下的郭素梅,不算很漂亮,而她在舞台上扮演的《祭桩》中的王桂英,绝对判若两人,那么端庄大方,令人记忆犹新。那是1982在山西省第二届戏曲教学剧目汇演中我看中的优秀学生郭素梅。她主演的《祭桩》荣获了一等奖,我采录了这组节目并多次播出。
郭素梅是山西平定县古坝乡郭家恼村人。她的父亲、叔叔、姑姑都是晋剧业余爱好者。1978年13岁的郭素梅就以晋剧《龙江颂》和电影《闪闪的红星》开始了正规、系统的训练。
开始她并不注意基本功的训练,以为有一口好嗓子就能唱戏,但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入学第二年,老师就给她排戏。郭美英老师为她排过《断桥》,牛桂英老师为她排过《打金枝》《三击掌》,高笑梅老师为她排过《花烛恨》,田桂英和马西良老师为她排过《梨花狱》《教子》《祭桩》,赵中华老师为她排过《上官婉儿》等。素梅对唱腔接受很快,身上的戏就相对要差。牛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她:“先看你的走,再看你的口。”这句话使她领悟到身上的戏和唱腔一样重要,刻骨铭心般的震撼着,她加紧认真练基功。尤其是在排《祭桩》时,田桂英老师早上6点就督促她出去喊嗓,吃完早饭就到练功房跑圆场,身上穿的旦衫子都能拧出水来。每天从早到晚足有7、8个小时跑圆场,坚持半年多,近130的体重,汇演时降到了96斤,人也苗条了,身上的戏比以前提高了一大块。郭素梅体会到:自己取得好成绩,除了自己肯流汗,更熔铸了老师们的心血。
1984年,郭素梅省戏校毕业,荣幸的分到了山西省晋剧院青训班。在人才济济的大团队,竞争激烈,虽然在《见皇姑》《喜脉案》《尤庚娘》等戏里都扮演了主要青衣,在1986年青年团调演中以《打金枝》获过群体奖,但总有点“老牛掉到井里—有劲使不出”的遗憾。栗桂莲从排到后来演出《教子》,素梅场场不误,潜心学习,从念白,唱腔,到舞台调度,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默记于心。在没人的地方便模仿着表演……有一次在乡下演出栗桂莲没去,但当地观众又点了《教子》,她便自告奋勇要求演,结果顺利拿下。她说有不少的青衣戏,她都看会了。
1993年,素梅调到省晋剧院演出团,在老艺术家王爱爱、田桂兰带领下,给了她难得的“进修”机会。老师们的演出,对她都是极好的示范。在本戏《春江月》及《卧虎令》《生死牌》《游龟山》《金水桥》《汴梁图》《教子》《算粮登殿》《清风亭》《双罗衫》等戏中,她都扮演了主要青衣,乡下观众比城里观众更熟悉她。
2001年,郭素梅以《三娘教子》荣获第八届山西省戏剧“杏花奖”。人们说素梅演出的《教子》来了个飞跃。除了高亢流畅的行腔,那优美细腻、稳健大方的表演,使人物形象恰到好处,并常演常新。
2001年她萌生了办艺校的想法。省地艺术学校招戏曲表演班又没有足够的生源。她便想办一个两三年结业的培训班,既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又能为全省、市戏曲学校提供有一定基础的生源,岂也不是对晋剧事业的一份贡献?她的想法得到了爱人和全家人的支持。公公赵红元原是定襄晋剧的鼓师,绝对内行;爱人赵志坚是晋剧院的演奏员。于是一家贷款筹资数十万元,租地、盖房,在忻州董村镇办起了艺源学馆,素梅身体力行,重复着自己的学艺生涯,老师怎么教她,她怎么教自己的学生。晋剧音乐班学习2年,表演班学业3年;第一年基功训练,第二年开始排戏。并在学馆基础上,组建了艺源晋剧团。演出旺季,她爱人以教学为主,她以剧团为主。6年来,艺源学馆已向社会转送近600名戏曲人才,有的学生还当上团长,其中有10多名学生考上省戏校和地区艺校。她们的师资都是在晋剧院淡季聘请老艺术和素梅的好朋友客座讲学。王爱爱、刘汉银、姬荣生、孙昌、孙红丽及市艺校的杨志忠、韩全红等,都到学馆讲过课。她们排的《打金枝》《六月雪》《大脚皇后》《风雨行宫》《教子》《祭桩》《见皇姑》等,简直是晋剧院的“复制”品。所到之处,赞声不绝。素梅主唱青衣,她的妹妹郭春梅毕业于阳泉艺校主唱须生,所以下乡演出都称“双梅”晋剧团。
2007年10月13日。郭素梅正式拜著名晋剧艺术家王爱爱卫视。她在从艺道路上揭开新的一页,我们有理由相信:素梅不会给师傅丢脸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