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00多场下乡演出,两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晋剧第一女老生。当记者日前在山西省太原市实验晋剧院见到谢涛时,已是天命之年的她依然保持着一种向上的状态。
戏剧舞台家国情怀
谢涛出身梨园世家。16岁时,当她在旦角行当已初露锋芒时,却转身投入须生行当,由此埋下了“晋剧第一女老生”的伏笔。
身为女儿身,却经常在舞台上塑造士大夫形象。身为一名戏剧演员,却常年在舞台上抒发家国情怀。谢涛的独特,大概源自于此。
曾经,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晋剧面临观众流失、市场萎缩的窘境。近年来,在国家财政扶持、文化市场繁荣的背景下,谢涛团队接连创作新编晋剧,带着晋剧走南闯北,穿过文化差异的障碍,把晋剧推向海外诸国。
这些年,谢涛经常下乡演出。因此,她能真切感受到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山西发生的变化。
以往,在乡镇农村演出时,谢涛和她的团队经常要在野外搭建舞台。因为道路不畅,旅途的颠簸、拥堵在所难免。近年来,随着山西交通设施改善、文化建设提升,她们有了更好的演出环境。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极大缩短了城乡距离。
在山西,随着净化政治生态、重塑美好形象的推进,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历史人物于成龙也成为艺术创作者关注的对象。
近年来,谢涛团队创作了多部呼应时代的新剧。其中尤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晋剧《布衣于成龙》最为突出。
自2015年9月首演以来,这部新编晋剧巡演不断。两年间,谢涛带着《布衣于成龙》走到江苏、河北、新疆等地。所到之处,反响强烈。谈及本剧,谢涛对在太原市小店区北营村的演出念念不忘。那一天,村民点名要看《于成龙》。为了腾出准备时间,剧团在《布衣于成龙》之前加了一个折子戏。
没想到,折子戏刚演完就遭遇停电。持续两个多小时的停电,让谢涛一度认为台下观众已所剩无几。让人意外的是,当大幕徐徐拉开时,众多观众仍在守候。
谢涛说,她没想到观众会在一片黑暗中,等待两个小时看《于成龙》。
在她看来,观众的等待一是说明百姓盼望能有更多像于成龙这样的好官,再者观众盼着有好戏、看好角。
匠心打磨敬畏舞台
因为工作关系,谢涛在舞台上演绎了傅山、于成龙等士大夫形象。在她看来,“戏如人生”,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打磨事业,都需要一种匠人精神。
对于舞台,谢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曾经有一次,谢涛出演《傅山进京》。在整出戏即将结束之际,伴奏带出现意外。谢涛躬身走到台前致歉,并承诺重演一遍。观众对其报以热烈掌声。
谢涛说,对演员来说,“戏比天大”。演员离开舞台、观众,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每一次,当她扮上戏妆、穿上戏服,登上舞台,把自己的情感和舞台形象融为一体时,是她最享受的时候。
对于常年在乡村演出的演员来说,风餐露宿考验着他们对舞台的敬畏、投入。谢涛的同事说,谢涛演戏从不敷衍。盛夏时节,她往往要穿三层衣服,最里面是贴身衣物,中间一层是袄,袄里面垫棉花,既防汗水,又有助于造型,最外面才是戏服。数九寒天,乡间舞台四处跑风漏气,谢涛也只能穿一件保暖衣上场,以免影响扮相。
此前,在排演《布衣于成龙》时,为了人物造型需要,谢涛一度剃成光头。
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精品
这些年,晋剧从窘迫走到新生,从忐忑不安到自信强大。身处其中,谢涛说,文化自信源自精品,源自呕心沥血的打磨。
2005年,当谢涛第一次带着晋剧《范进中举》走进上海国际艺术节时,心中满是疑虑。在海派文化盛行的上海,观众能否接受晋剧?事实证明,艺术精品总能跨越文化、年龄的障碍,直达人心。2005年11月,谢涛凭借《范进中举》斩获白玉兰表演艺术主角奖。
两年后,谢涛携晋剧新戏《傅山进京》再赴上海,收获第二朵“白玉兰”。
其后,谢涛团队带着晋剧走进上海、广东、湖南、福建,甚至把晋剧推向法国、俄罗斯、日本等海外诸国舞台。
谢涛说,这十多年中,经过精心打磨、不断创新,晋剧走出了山西,赢得了认可,奠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期间,谢涛非常注意年轻观众的反馈、交流。在“戏剧进校园”和外出演出时,谢涛经常和年轻观众交流。有人质疑晋剧节奏缓慢、剧情拖沓;有人建议晋剧融入其他艺术元素。
对于这些反馈,谢涛总会认真对待、大胆探索。
在晋剧圈里,谢涛是极富创新精神的。这些年,谢涛尝试从声腔、表演、舞美等方面对晋剧进行改良,以此吸引、培养年轻观众。
时下,“戏剧进校园”“戏剧商演”等渐成热门话题。对此,谢涛有一番冷静的思考。
谢涛说,在国家扶持、社会关注之下,晋剧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在“戏剧进校园”“戏剧商演”中,业内人士必须精益求精、奉献精品,否则就是毁晋剧的前程。
12月1日-2日,谢涛将携《范进中举》在太原进行商演。据称,售票工作进展顺利。谢涛说,尝试在太原进行“晋剧商演”,鼓励观众买票进场,培养其文化消费习惯。这是剧团接下来的一项课题。
在她看来,当下,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业内人士更该抓住机会推出精品,真正和市场对接,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