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的一个社情民意建议初稿,可能通过专门渠道递交政协及相关管理部门参政议政,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如有其他类似建议,我可以代为通过正规渠道以议案或社情民意的形式转交相关部门。
关于拯救晋剧小流派、新唱腔的建议
民盟+++支部 +++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解放后第一代晋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40年代,晋剧舞台上出现了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张美琴、“子都生”(刘少贞)、“夜明珠”(王艳凤)、“周瑜生”(孙福娥)、任玉珍、程玉英、花艳君、王银桂、梁小云、刘仙玲、乔玉仙等一批著名的老艺人。
解放后第二代表演艺术家。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为了继承和发展中路梆子的传统艺术,成立了戏曲学校和培训班,培养出新一代晋剧演员,有王爱爱(青衣)、田桂兰(花旦)、冀萍(小旦)、马玉楼、刘宝俊、武忠(须生)、郭彩萍(小生)、阎慧贞(须生)、肖桂叶(花旦)、刘汉银(须生)、张友莲(刀马旦)、高翠英(刀马旦)、李月仙(须生)、程玲仙(小旦)、张鸣琴(须生)、侯玉兰(花旦)、王万梅(青衣)、宋云仙、筱桂香(老旦)、李树琴(须生)、杜玉梅(小旦)、李爱梅(小生)、李玉成(须生)、刘元芝(小旦)等。田桂兰、高翠英、王万梅、郭彩萍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批演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为晋剧舞台上的中年骨干力量。这批人中有的名闻遐迩,饮誉全省。
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桂英、郭彩萍、王爱爱、武忠、田桂兰、程玉英、马玉楼等艺术家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被誉为晋剧“珍宝”的解放后第一代老艺术家不少已经去世,在世的老艺术家也已是八、九十岁高龄,这对晋剧流派的保护传承带来很大难度。为此,由山西省文化厅社文处主抓,由省戏剧研究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于2010年10月下旬开始,主要围绕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五大流派展开保护性挖掘,对晋剧“丁、牛、郭、冀、程”五大流派的传承、研究、整理、总结展开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工作主要是围绕解放后第一代老艺术家中的五个大流派展开挖掘与研究。
目前同样紧迫的问题是,第一代老艺术家流传下来的一些深受观众喜闻乐见的小流派也面临失传的问题,如程玲仙(程派)、花艳君(花派)、盖天红(盖派)、张美琴(张派)、梁小云(梁派)等传人都很少。
建国后涌现出来的新一代艺术家形成的新唱腔、新流派、新剧目同样面临传承与保护的问题。这些老艺术家现在皆已是七八十岁年龄,退休在家。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老艺术家培养出来的弟子只有一两人,这些艺术家的新创唱腔在舞台上都很难看到了。例如,杜玉梅、李爱梅、刘元芝、王宝钗、武忠、王爱爱、王万梅、张鸣琴(丁门张派)、田桂兰、李月仙(马派)、宋云仙等。
目前晋剧演出存在剧目雷同、唱腔一致、大流派(如爱爱腔、丁派须生)一枝独秀的局面,为形成晋剧流派、唱腔、表演风格百花齐放的局面,建议省市相关管理部门能够下大力气,政策鼓励,经费倾斜做好拯救晋剧小流派、新唱腔的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拯救第一代艺术家流传下来的具有极大影响与挖掘价值的一些小流派。如对程玲仙(程派)、花艳君(花派)、盖天红(盖派)、张美琴(张派)、梁小云(梁派)、李月仙(马派)进行传承人命名,代表性剧目、唱腔挖掘整理,珍贵图片、音像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2.挖掘整理第二代艺术家成就。要发挥第二代表演艺术家余热,对第二代艺术家创造形成的新唱腔、新表演程式认真分析研究梳理的础上予以正式的流派命名。如,虽然,武忠属于丁果仙(丁派)、张美琴(张派)弟子,但基本已经形成其独特的老生唱腔与表演风格,其徒弟遍布各演出院团,建议通过认真研究予以正式命名武派或者丁门武派。王爱爱、王万梅、张鸣琴、王宝钗、田桂兰、高翠英等艺术家唱腔流传很广、徒弟众多,是否可以考虑予以正式流派命名。
杜玉梅、李爱梅、刘元芝、宋云仙等艺术家唱腔独特,深受观众喜爱但因为各种原因传承人极少,能否在流派命名的基础上,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予以积极推动。
3.命名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4.对解放后第三代表演艺术家新创唱腔的建设性保护。对第三代表演艺术家中,创新性显著、唱腔特色鲜明、流传影响甚广的一些新创唱腔予以建设性保护,如栗桂莲、宋转转、谢涛、孙昌、吴爱卿等新创唱腔基本成熟的予以命名,不成熟的则予以进一步完善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