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幼就喜欢听戏,后来也尝试着编过几个戏曲剧本。我总觉得,一个人喜欢那个剧种,其唱腔的优劣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单从唱腔方面来说,我很喜欢越剧,豫剧,黄梅戏,秦腔,河北梆子,北路梆子等。它们的唱腔各具特色,满吸引人。
咱是老西儿,当然更喜欢听咱的晋剧。
只是需事先声明,本人对戏剧是外行,故只能说些不靠谱的外行话。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可也。
近些年来,不少改编也好,新编也好的晋剧剧目,其音乐唱腔设计,实在莫敢恭维,不忍卒听,看过几出后,倒叫我这个过去的晋剧迷对它渐渐疏远了。如每周日晚我只看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而绝少看山西电视台的"走近大戏台"(这个栏目在整体状态上看已很老化了),就是实例之一。除了别的,唱腔不怎么动听,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000年买过二,三十盒带子,全是晋剧版的。有的听了又听,如孙红丽,谢涛,王小平,陈转英,宋转转等人的唱腔,真的不觉厌烦,有的则连一遍也听不下来。大体看,只有青衣的唱腔好些,老生也还行,其他行当就要差些。
我特欣赏当代晋剧旦角名家王小平的演唱,那才叫美,那才叫给人艺术的享受。如果有时间,我要好好为她写一篇评介文章),为什么她的唱腔那么吸引人,那么余味无穷?有什么奥妙吗?通过欣赏她的唱腔,我越发觉得现代晋剧的唱腔要好好改进一下了。
当然,也不是说晋剧的唱腔都不好听,绝非如此。比如,创立有年的丁果仙的"果子腔",牛桂英的" 桂英腔",王爱爱的"爱爱腔",陈玉英的"嗨嗨嗨腔",几十年过去了,仍统治着剧坛,显示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后继有人,如马玉楼,闫慧贞,田桂兰,吴忠,谢涛,孙红丽,陈转英,王晓平,王二庆,栗桂莲等当代名家,就不仅是各派的继承者,而且能发扬光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超出了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水平。
宋转转是晋剧新秀,她独创的"转转腔"是晋剧音乐史上的新篇章,近几十年来,能够创派的演员还没有出现过,她是唯一。其唱腔曾令我十分倾倒。我忍不住要问,晋剧理论家们,你们研究过宋转转现象吗?如果没有,为什么不去研究?
上述几位开宗立派的名家,为什么人家的唱腔那么好听?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也很值得戏剧理论家们很好地去分析研究。
戏剧是大众的艺术。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一下晋剧唱腔的改进。戏剧改编方面,也有颇成功的,如根据老戏<<打金枝>>改编的<<双劝宫>>,就有新意,唱腔也很好,我看非常成功,值得借鉴。<<打金枝>>是晋剧传统戏曲保留节目,堪称经典剧目,现在能改得超过原来的水平,是值得称道的。我以为交城县剧团的几出戏的唱腔设计很优秀,有人才,而我们市以上一些剧团的整体水准比人家低,应该向他们取经。
此外,它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之一是,晋剧改编也好,新编也好,音乐唱腔是很重要的,一台戏成功与否,音乐唱腔起着相当的决定作用。倘若唱腔不动听,演员又唱的差劲,那观众就会散去大半。
现如今,艺术形式丰富多采,大家不可能每部戏都有机会去看,但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借助网络,电视,收音机等现代化手段去听它,欣赏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唱比做,念,打起得作用无疑更大,更广泛。要不我们为什么只说"唱戏"了,而不说"做戏"了,或"念戏""打戏"了哩?
看来,晋剧要振兴,要光大,必须得把唱腔作为一个主要的部件来进行改革,而且非改革不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