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步兴1937年7月10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从小爱好文艺,聪明、好学。1953年9月,他村唱太原市人民晋剧团(原二院)的戏,剧团要招收一批学员,张步兴和他弟弟张步昌(原太原市实验晋剧院琴师之一)就考入此团,成为随团学员。太原市人民晋剧团的琴师是刘根戍,张步兴有幸成了他的弟子之一。同年,通过政府的调整,张步兴所在的团改为太原市晋剧二团,由他们这批学员组成本团的训练班。第二年,太原市晋剧一团也成立了一个训练班。太原市文化局就将这两个训练班合在一起,于同年成立了太原市戏剧学校,为中路梆子培养了建国后的第一批戏曲人才。其高才生有田桂兰、郭彩萍、武忠、高翠英、阎惠珍、张友莲、马兆录、张步兴、张步昌等。张步兴因工作需要,被太原市晋剧二团的团长张宝魁亲自点名要到团里工作,这就给了他继续向乃师刘根戍学习的好机会。根戍师傅不单艺术高,艺德更高,在他身上看不到旧艺人“教会徒弟,饿煞师父”的观念。张非常崇拜他的老师。因此,张步兴很快就在舞台上拉上了帽儿戏,有了可贵的实践机会。
1958年,张步兴被分配到以青年为主的太原市晋剧三团。这个团的主要演员有马秋仙(小果子)、筱桂琴等。她们在唱功上是第一流的,所以上演的剧目总是以唱功戏为主。张步兴1天拉两场戏就是8个小时,使他在拉琴的功力上突飞猛进。1960年,山西省决定成立一个青年晋剧团,人才从全省各地选拔。由于张步兴的操琴艺术在青年一代已经崭露头角,特别是被中路梆子“最高学府”以陈晋元、刘柱为首的内行专家们看准,被调入省团。张步兴为中路梆子一级演员王爱爱操琴35年,从未间断。对“爱爱腔”的衬托恰到好处。
张步兴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为许多名家伴奏过大量剧目。1961年以来,他参加过的重要演出有:1961年赴京为首都人民演出70天;曾9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64年赴大庆为石油工人慰问演出3个月;1979年随中央慰问团赴云南、贵州、四川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演出3个月;曾参加了1961年以来历次的全国调演,华北调演和省调演;1986年为田桂兰操琴,赴京参加了中国第四届梅花奖的评比演出。他还频繁地为中路梆子的名家们录音、录像、灌唱片等拉主弦。录像的有:王爱爱、田桂兰、郭彩萍、阎惠珍等主演的《打金枝》,王爱爱主演的《算粮》、田桂兰主演的《打神告庙》、冀萍主演的《杀宫》、郭凤英主演的《祥状》、郭兰英主演的电影戏曲舞台艺术片《金水桥》、田桂兰、刘惠生、李万林主演的《小宴》。灌唱片的有:王爱爱演唱的20多段,田桂兰、马玉楼演唱的各10多段,尚有中路梆子《花二通》的操琴,以及由他整理的《晋剧曲牌连奏》。
他不仅操琴,还参加了《杜鹃山》、《杏花仙子》、《北国情》、《打神告庙》、《龙江颂》、《三上桃峰》等剧的音乐设计,曾写过《谈<打神告庙>的音乐形象》等论文。其徒弟有:郝森和,为平定县晋剧团琴师;郭俊福,为盂县晋剧团琴师;其子张慧明,为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琴师;康旭东,在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任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