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是戏曲表演的手段,我从没觉得学戏演戏苦,讲心里话,我最轻松快乐的时刻,肯定是在舞台上……”面对记者,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谢涛没有太多豪言壮语,她只是30年如一日,践行着用心唱戏的质朴誓言。
谢涛是左云县人,1967年出生于一个梨园之家,从小受到晋剧艺术的熏陶,逐渐爱上戏曲。她11岁时开始学戏,4年后进入剧团,先学青衣,后改须生,师从于晋剧表演艺术家李月仙。
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最初是一种草根艺术,给田间地头的百姓唱自己的故事,在30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有过鼎盛时期。但近年来,和其他剧种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许多演员为维持基本生活,除了常规演出,农村的红白喜事也要唱,又有一些人因忍受不了清贫,放弃唱戏,纷纷转行,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非常严重。上世纪80年代,与谢涛在同一戏班的70人,后来仅剩下5人,谢涛谨记师父的话,再苦也要将晋剧的文脉坚守。
1984年,省文化厅成立“晋剧青年培训班”,晋剧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谢涛没有受流派局限,广泛而积极取各家之长为己所用,逐步创出自己的品牌。如何让晋剧拥有更大市场,争取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和学生观众,使古老晋剧焕发出青春活力,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谢涛最大心愿。
谢涛总觉得艺术上大有可挖掘的空间。2001年,她第一次把晋剧带到欧洲;2007年,参加巴黎中国戏曲节,为山西戏剧界捧回首个国际大奖;2008年,赴俄罗斯演出,首次在国外进行商业性演出;今年,她开始尝试现代戏。先后获二度“梅花奖”、二度“白玉兰奖”、二度“文华奖”、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 “最佳女演员”奖等。在排练《傅山进京》时,谢涛读傅山传记,跑到省博物院观察书画,在走路姿势上细致揣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精神上深深理解傅山的性格,终于成就了舞台上的挥洒自如,呈现给观众精彩的东西。
成名后的谢涛,没有一点大明星的架子,仍带着脸盆、饭盒、被褥走向乡村,每年有200多天是在农村土戏台上度过的。为了能够亲眼看到她的表演,很多戏迷从数十里之外赶来,就像过节一样。演出最旺时,正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季节。三伏天,即便穿短袖、短裤都汗流浃背,谢涛却穿着三层衣服,最里一层往往湿得不成样子,她为保护戏服不被汗水浸湿弄脏,第二层是胖袄子,里面垫着棉花,架起女老生的身形,显得魁梧,最后一层才是观众看到的道袍。她在土戏台上一演就是两三个小时,精气神十足。
艺术来源于生活,城市乡村都是晋剧创作时汲取营养的地方。城市观众和农村观众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审美角度也不同。谢涛在城市演出时,为提高剧种的舞台效果,会在舞台包装上增加一些现代元素,比如《范进中举》的意境就更接近城市观众的品位。而到农村演出,她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积极尝试引导观众接受一些新剧目,当然,这些必须是民间生活素材的提炼之后,贴合观众需求,市场认可度高,晋剧的生命才会鲜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