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孙红丽论坛上土土兄弟发布的信息得知孙红丽喜收爱徒陈改萍的,后来又在刘斐采编的录音中收听了现场的收徒仪式。戏曲发展到了今天,口传心授依然是发展以戏曲流派的必要途径。戏曲辈受年青人的冷落,但还是有不少的戏曲工作者坚守岗位,为弘扬戏曲艺术不懈追求,依然有不少戏曲的爱好者关注支持戏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种割不断乡情,是这块土地上人们所寄托的情怀。自上世纪丁果仙以其淳正浓郁的唱腔,倾倒了所有听过她唱腔的听众,被誉为晋剧的“须生泰斗”,为晋剧在全戏曲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与常香玉、新凤霞、袁雪芬、阳永鹤、红线女等地方戏名家一样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尊敬,即使现在的戏曲爱好者交流起来,他们还是会提到丁果仙。只要提起晋剧,就不能不提到丁果仙,具有了传奇的色彩,对她的态度成了一种信仰,而丁派也成了晋剧须生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流派,经久不衰。新中国成立以后,丁果仙大师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举行了几次拜师仪式,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了晋剧的中坚力量,为晋剧流
派的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仅十八岁的孙红丽的一段《空城计》,让尘封多年的丁派韵味带来了新的活力,自丁果仙去世后,很少能听到这样韵味独道,恬美柔和的丁派唱腔,确实有果子红的唱腔风格,喜欢丁派唱腔的观众一下就记住了孙红丽这个名字,她先后受到白桂英、杨效章丁派弟子真传;尤其是白桂英老师的嗓音清亮,音色变化自如,唱腔中高亢不失婉转,以及杨效章老师对丁派唱腔韵味共鸣腔的研究运用,使之融入应用于教学当中。随着不断的演出实践,兼收了马玉楼、刘宝俊、刘汉银、武忠、阎慧贞的丁派风格,并蓄了马派李月仙,郭彩萍的唱法技巧,她的唱腔日渐完善,成了最受戏迷欢迎的丁派传人之一。
孙红丽虽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丁派传人,但她为人处事谦随和,下乡演出群众想看什么,她就演什么,大家非常喜欢她演唱的《空城计》,百听不厌。这些年她一直在为弘扬丁派艺术不懈努力,她认为现在还很年青,还不具备收徒的条件。在这几年的演出中一个青年演员陈改萍一直追随着,痴迷她的唱腔,经过多年的观察相处,她认为这个青年演员很有潜力,对戏曲艺术非常执着,被这种热情打动了。4月11日在榆次陈侃村的戏台上,丁派传人孙红丽进行了简朴的收徒仪式,三代丁派传人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献上了优美绵长的丁派名段。当天丁果仙大师的亲传弟子原省戏曲学校校长杨效章即兴演唱了《蝴蝶杯》和《渭水河》中的精彩唱段,嗓音虽有失高亢,但不失丁派韵味;孙红丽清唱了《蝴蝶杯》中训子一段,这一段滚白很有难度,在表现田云山对儿子又气又恨又爱的情形,听了孙红丽的这段录音,可见她的演唱功力精进了不少,在口齿上学到了丁果仙的咬字。随后一段《赵氏孤儿》:“朝中遍布贼鹰犬……” 这段唱腔大气磅礴、义愤填膺,时而明快流畅,时而悲愤满腔把程婴十五载埋藏在内心的苦痛如江水般倾泻而出,这一大段是孙红丽自我突破的代表唱段。
丁派一直是晋剧中最受欢迎最具实力的唱腔派别,群众基础极深,谁要成为丁派传人,就会受到大家的喜欢爱。陈改萍一心向往孙红丽丁派唱腔,拜孙老师为师一直是她最大的愿望,如今她如愿以偿了,这是她个的梦想,也是戏曲发展的必然性,还有更多的戏曲艺术工作者在为戏曲艺术孜孜不倦,我们的民族文化才会源源流长。(秀容遗风博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