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乔玉仙在太原仙逝,享年98岁。在沉痛哀悼的同时,我们撰写此文,以示纪念。
当下2月,正值农历新年刚过。在同为晋剧流行区的“第二故乡”张家口的各处票点几乎都开了张,这之间有不少年过耄耋的白髯老者。他们时常是一边听唱,一边回忆着幼时看戏的经历。谈论着这些早已泛黄的记忆,他们兴致勃勃。言语间,他们常会说起一个名字——懿莲春。有时,年过六旬的长者也会补充道,他们虽未看过这位名角的戏,但从孩提时代就听他的长辈们时时提起懿莲春。
此时,这些谈论者的年长者便顺势谈论出同德戏院,接着是一连串名艺人的名字:懿莲春、毛毛旦、彦章黑、马武黑、南定银、金金奎......还有什么“懿莲春是头牌胡子生,拿手戏《九件衣》、《月明楼》”、“牛桂英当时刚出道”......这些事不胜枚举。
老人们谈论的这些事在40年代,据今天已经有七八十年了。这些回忆中,被张家口这些老者盛赞的懿莲春究竟是何人?
在张家口晋剧界,如果说起乔玉仙,很少有人会知道是谁;但说起懿莲春,几乎从专业演员到业余票友人人皆知。但人们殊不知,这位当年在同德戏院挂头牌的胡子生懿莲春与乔玉仙是一人。而且可以说,要了解乔玉仙,必须要看她在张家口的近十年经历。
乔玉仙,1921年生于山西汾阳。1930年与姐姐乔金仙从艺学戏,1933年拜师晋剧前辈须生名伶盖天红(王步云)。在盖天红家中学了一冬,仅排了一个《杀府》。当时乔金仙较为年长,接受较快,不久便崭露头角。乔玉仙多是“打零碎”,演出的皆是《教子》、《芦花》、《杀子报》之类剧目里的娃娃生。乔金仙后与丁果仙的“步云剧社”赴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灌制了《断桥》、《血手印》、《满床笏》三张。红颜薄命,乔金仙23岁就因病去世了。
乔玉仙从三十年代与姐姐搭班学艺的开始,不断锐意进取,已逐渐能演大戏。当时班社中有个京剧女武生懿万春,本姓景,北京人,早年从京剧科班出来落到张家口,搭了晋剧班。懿万春有箱子,其兄懿万山为其跟包、掌班。乔玉仙的父亲、母亲、姐姐由于沾染嗜好,向懿万山要了400元彩礼,将18岁的乔玉仙嫁给了懿万山。也正是由于此原因,乔玉仙得名“懿莲春”。此后,由懿家请晋剧前辈说书红(高文翰)又给乔玉仙教戏三年。
要说乔玉仙到了张家口,还在40年代初。那时班社辗转演出,乔玉仙与筱桂桃、牛桂英、南定银等从山西出发,过了包头、呼市,最后到达察哈尔省首府张家口。到了张家口,搭了同德戏院的班子。同德戏院是张家口南营坊的一个席片园,很简陋。人们习惯称之为南营坊戏园。这座园子是30年代末建起的从始至终都演出晋剧的戏园,从未演出过其它剧种。同德的头牌演员就是毛毛旦、乔玉仙、南定银、牛桂英等。同德演出的同时,大清河对岸桥东的庆泉戏院也在上演。同德的乐队、演员大多是从山西来的,文武场面硬,但演员阵容不齐。庆泉的班社里张家口本地人居多,演员很出众,但乐队场面较同德差。不久,经庆泉、同德两戏院的班主同意,合班到了同德戏院。庆泉过来的演员有彦章黑、金金奎、刘明山、刘宝山、董士元、刘艳秋、刘艳琴、白翠香、筱桂芳......这时筱桂桃也时来同德演出。有了更多名家的荟萃,乔玉仙在晋剧第二故乡边学边演,深深获益。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她才让张家口的观众记住了她。记住了她所塑造的朱春登、徐达、杨继业......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张家口同德戏园女演员照片,前排从左到右为乔玉仙、刘艳琴、刘艳琴、刘彩凤、筱桂芳,后排从左到右为凤琴、岂燕云、白翠香、牛桂英、李玉环、王桂兰、兰花、李玉梅。据原张家口市晋剧团团长、刘艳秋1943年,乔玉仙的丈夫懿万山因病在张家口去世。但此时乔玉仙在晋剧舞台已经小有成就了。在同德戏院挂头牌须生,每天必有两场戏。拿手戏《九件衣》、《月明楼》、《斩黄袍》、《芦花》、《和氏璧》、《反徐州》......还有靠架戏《金沙滩》、《下河东》等。旧戏演出直到1945年张家口第一次解放。
1945年秋,中共接管张家口进行了戏改,将戏曲界分为五个“旧剧联合会”,乔玉仙到了第三分会,演出于新新戏院,这个分会是晋剧和京剧两下锅。戏改提倡排演现代戏,乔玉仙与郭兰英、京剧名丑关玉峰还共同演出了《日寇离张记》。的口述资料推断,此照片应摄于1943年
(1946年3月3日《察哈尔(省)日报》上的戏报》)
1946年九月,我军撤出张家口,旧剧联合会随之解散。乔玉仙又到了同德戏院演出。这年秋末,班主赵步桥将同德、新新的主演拉到北京,在吉祥戏院演出。同去的有王正魁、金金奎、董士元、王福寿等,1947年又去了水上漂王玉山、蔡有山、金铃黑郭寿山、牛桂英、董翠红等。在北京一直持续到北京解放,戏班自行解散了,艺人们纷纷回乡,乔玉仙回到了太原。
解放后,经多次劝说懿万山的母亲,乔玉仙又与原在同德戏院司鼓的鼓师高瑞霖先生结婚,在山西省晋剧院任须生演员。
(1981年乔玉仙在张家口演出《打金枝》的实况录音,郭子仪由张家口市晋剧团名花脸、张家口黄德胜科班出身的彦章黑亲传弟子侯胜忠扮演)
在此后近40年的演出生涯中,乔玉仙几乎未踏上张家口这片土地。直到1981年,受张家口市晋剧团团长王桂兰之邀,在张家口重新演出了《打金枝》等戏,再次倾倒山城的观众。1983年,郭兰英赴张家口演出时邀请乔玉仙,但因故未至,此后也几乎没有再回张家口。
乔玉仙老师与懿万山共有三子,次子、三子早夭,长子景耀先自幼生长于张家口,深受家传,后在张家口市晋剧团任演员;长媳梁春香为原张家口市晋剧团小生演员,须生戏多与乔玉仙老师所学。
乔老师一生为人谦虚,治艺严谨,艺德高尚。2008年,在四川地震之后乔玉仙不顾年老体衰,清唱一段《打金枝》为省晋剧院赈灾义演拉开序幕,并且慷慨解囊。2012年,92岁的乔玉仙老师仍然不遗余力,为晋剧院排演了传统剧目《斩黄袍》、《天水关》。
乔老师在张家口时成名于同德戏院,从艺几十年,与同辈艺术家同心同德,共铸晋剧的美好明天,真正地名留“同德”!我们纪念这位为晋剧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老艺术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